所謂“洞察”,究竟是個什么鬼?
作者:陳社長
數英網用戶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剛入行的時候,社長看了很多廣告大咖寫的書,其中有一個詞反反復復被提及:
這個詞在廣告圈可謂家喻戶曉,甚至很多行外的老板也動不動就像模像樣地說兩句:
“小陳啊,你這個文案洞察力不夠啊”
“你看人家這個廣告寫的,洞察做的多好!”
關于洞察這個概念,還有一張非常有名的圖,大體是下面這樣的:
意思就是做廣告做文案,你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洞察到更深層次的消費心理,這樣才能寫出好文案。道理貌似講的很清楚,可是有句話說的好。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有的小伙伴就表示——
既然有人提到了,那社長今天不妨講一講我對“洞察”二字的理解。
“洞察”究竟是個什么鬼?
看過營銷人公社之前文章的小伙伴應該知道,社長對文案一直有一個很執(zhí)著的理解:
從這個理解出發(fā),社長對“洞察”的看法是這樣的:
社長認為,文案的本質是通過勸服達成銷售,而有效的勸服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即是通過將具有銷售力的“細節(jié)”展現出來,讓消費者接受你的產品,比如現代廣告教皇大衛(wèi)·奧格威的經典之作:
為了說清楚勞斯萊斯的非凡降噪效果,奧格威并沒有旁敲側擊的去琢磨勸服人的方法,而是將最具有說明性的“細節(jié)”展現給客戶——60英里的時速下,你只能聽到電子鐘的滴答聲,這是何等的安靜!
其實我們中國的俗語中也不乏這種表現手法,比如同樣形容安靜,很多人都會這么說——
再比如,某襯衣品牌(忘了是哪家了,sorry)為了突出襯衣的抗皺性,文案是這么寫的:
“我家襯衣有多抗皺呢?這么跟你說吧,地鐵上那么多人,你上去隨便擠,咱不怕!”
在社長看來,這種具有說服性的細節(jié)的發(fā)掘與展現過程,就是洞察。
所以“洞察”其實很簡單?
“照社長的說法,那洞察很簡單啊,只要把細節(jié)告訴客戶就行了唄。”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在我看來,洞察雖然不那么“玄乎”,但也并不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情。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寫出一個洞察力很強的文案,你需要做到以下2點:
這兩個點具有上下的邏輯關系,只有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產品,才能找出具有銷售力和說服性的細節(jié)。比如為了形容母愛的偉大,沒有感受、沒有細節(jié)的文案可能是這樣的——
而某年母親節(jié)的時候,奧妙有個H5里面的一句話是這么寫的:
這句文案洞察到了“媽媽為了讓我每天干干凈凈的出門,要洗很多我換下來的臟衣服”這個細節(jié),盡管沒有多少華麗的詞匯和巧妙的比喻,通過這個細節(jié),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母愛的偉大。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但如果不深入地去回憶和母親相處的細節(jié),去再次感受母親的付出與努力,你是不會輕易發(fā)現的
再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句廣告:
雖然看上去簡單粗暴,但既然出街了,在廣告法這么嚴厲的前提下,OPPO顯然是有實驗證據的——如果不是對自家產品有充分的使用體驗,誰會堅持掐著秒表看5分鐘的電能撐多久?
在我看來,這就是“洞察”的功力所在。
“洞察”的范疇?
剛才我講的幾個例子大多屬于產品文案的范疇,將產品的某些令人驚嘆的細節(jié)展現給潛在客戶。那么是不是說“洞察”只適合產品文案?(關于文案的分類參見我的《怎么寫出有銷售力的文案?》)
當然不是。事實上,洞察到的細節(jié),既可以是產品功能上的細節(jié)——如抗皺到不怕擠地鐵、5分鐘電可以用2小時,也可以是目標客戶情感上的細節(jié)。比如有個房地產的廣告是這么寫的:
說實話,社長第一次看到時,實實在在被這句話打動了——幾年前背著行李和驕傲來到北京,換過好幾份工作,卻依然買不起哪怕最小的房子。無論在家里出來的時候感覺自己多么牛逼,沒有房子就是這座城市的游子啊!
另一方面社長也暗嘆這句文案的洞察之深——這么微妙的情感細節(jié)居然也能捕捉到!
再舉個來自民間的神文案
這個文案的妙處在于,作者避開了人流手術最常用的“無痛”這個賣點,而去思考和挖掘究竟什么才是患者最需要的——很顯然,他get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點。
很多女同胞多多少少不愿意別人知道自己去做了人流手術,所以人流手術的康復周期是個她們很關注的點。這樣一來,“今天做人流,明天就上班”就非常具有說服力了。
所以對于文案而言,洞察絕不能僅僅去考慮產品層次的事情,而要去深入地感知消費者使用產品的過程,去挖掘那些打動人心的細節(jié)
結語
以上是社長的對于“洞察”的理解——具有銷售力的“細節(jié)”的發(fā)掘與展現過程。關于這個廣告界流傳已久的概念,你是怎么看的?
——end——
本文禁止從數英網直接轉載,需獲得本人授權
轉載請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營銷人公社:MarketingCommun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