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說他是教科書級別?
北上廣和文藝圈的朋友一早應該就被“新世相”四小時逃離北上廣的文章刷屏了,這場活動效果到底怎么樣?來看兩組數字:(截至當天下午五點)
數英網DIGITALING 用戶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遵循文章底部規范
“新世相”公眾號:
閱讀量:116萬
文章留言:5200條
后臺互動留言:8萬條
漲粉:近11萬
“新世相”微博:
2小時后上熱搜,#4小時逃離北上廣#話題閱讀量1322萬
二、成功之處
1、人性的把握
主辦方在人性把握上是大師水準,搶免費機票的活動不是新世相原創的,甚至很多組織和機構都做過,包括在聚募上眾籌成功的一個錢包,今年過年的時候做過發全家福投票送日本游的活動,大賬戶一周年也送過,但都是反饋平平,甚至只有跟這些產品保持相對密切聯系的用戶知道,更別說傳播效果了。
能把占便宜這么low的事情渲染出當斷則斷,向死而生的陣勢,新世相是第一家。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1)渠道
新世相本身的粉絲群體高度吻合、這個活動本身其實就是針對新世相的粉絲群體的設計的
(2)文案內容
全文用第二人稱的語氣,對人的觸動會更加強烈,相當于就是加入了“點名”環節,也是一種“下指令”,更加容易激發人去行動,不管是參與活動還是去轉發傳播。
現在是早上 8 點,從現在開始倒計時,只要你在 4 小時內趕到北京、上海、廣州 3 個城市的機場,我準備了 30 張往返機票,馬上起飛,去一個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
2、發酵式的持續性傳播設計(策劃)
(1)預告
預告發布在活動正式開始前10小時(7月7日晚),打破了新世相一貫的發布時間,就是為了能夠做到更好的預熱。同時在微博上也做了預告。
(2)立即復盤(二次傳播)
當天中午13點左右開始就開始復盤整個活動的策劃方案,包括文藝連萌和知乎上都有長文詳細介紹策劃者的構思,有預謀有計劃的可能性非常大。
(3)話題、撕逼、討論(知乎問答、微信跟風等渠道)
很快在各個渠道就有人探討壓力山大的北上廣是否真的能夠逃離,北上廣對我們的吸引力是什么?
以及會被這種活動召喚的人是否要被開除或者拉黑,是不負責任還是放飛自我?
目前已經有扒皮帖可以證明有些問題是新世相刻意安排的……
(4)機票上任務的設置和符合文青的設定,利于三次傳播
如:喝一瓶嶗山白花蛇草水后再喝一瓶嶗山可樂;撿一段長白山小樹枝、去香港找黃大仙算命、在三亞把一封信裝進漂流瓶……
并且在這30個人出發之后還會有后續的游記、心得、照片什么的。
(5)迅速做事件發酵(四次傳播)
在這篇所謂“引爆之后的第一個說明”里,新世相說:
表達了他們的初衷并不只是為了動員那些人去旅行,還有很多深層次的追求和鼓勵。說實話,我個人覺得這部分還挺感人的,抱歉我身體很誠實。
(6)目測還會有第五,甚至第六波的再發酵
既然這是第一次,那必然會有第二次……
3、時間觀
時間的選擇恰到好處。有人說,“像新世相選擇在周五早高峰做這個活動,為毛?你對一個大城市的恨,隱隱的在這個時刻達到了頂點。內心的野蠻人馬上就要突破飆臟話的關口。這是小的時機。”
當然,七月初這個時間點還有隱藏在我們身體長達19年甚至更長的“暑假”情節。
4、福利是助燃劑。
很多人還是會覺得是福利的力量,拜托,30張國內航班的機票,撐死5w。上文也已經提到過,送機票送旅費的活動又不是沒人做過,花的錢比這大的多了去了。
福利有助于傳播,但怎么用好福利,是技術活。
三、漏洞及反思
1、航班管家(甲方角度)
立意:航班管家真正的訴求和目標客群應該是其一脈相承的商務人士,它也是以此起家的。在航班管家的官網對自己的介紹仍然是“航班管家,是國內首款移動商旅應用”,這次卻把關注點放在了一群文青身上。
露出:航班管家作為整個活動的贊助商和推廣方,傳播的目的理論上是為了推廣自己“出票快”和“做自己的主”的全新slogan,但是在本次的操盤和宣傳中,全部變成了新世相為主導。當然,以航班管家的資產規模這次的傳播量之大,哪怕露出少,都已經值回票價了。
2、新世相
(1)活動立意
這場活動真正所需要的參與者(上班族們),是最沒有時間參與活動的人。而真正有時間參與的人,又是最沒有逃離北上廣需求的人。(小問題)
(2)露餡
知乎上被八拿到第一張北京出發去滿洲里的機票的人,是新世相工作人員的男朋友。
同時,主持人、瑞麗知名模特的邵玉菲居然為了2張香港往返機票自帶妝容、自帶港澳通行證到達偏僻的北京機場參與活動。
(3)傳播平臺同樣也是一大敗筆
直播作為一個年輕用戶特別是90后用戶的聚集平臺,本身白領人士以及商務人士的關注度并不高,文藝青年上直播同樣是無稽之談,更何況靠大多數直播平臺的主流觀眾并不在北上廣,而是在二三四線城市,所以選擇直播媒介對目標受眾的傳播同樣不具備價值。
不過這對于整個活動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傳播平臺的嘗試,實際效果并不重要。
(4)高門檻、低中獎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避免
支付寶集五福極高的參與門檻仍帶來了4.2億人參與,但只有79萬人中獎,中獎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而最終也帶來一波極大的負面輿論,因為較高的參與門檻帶來的是用戶較高成本和較高的獲獎期望,當用戶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最終演變成一場負面的輿論,支付寶集五?;顒雍笙破鸬男遁d和刪除好友行為就是例證。
4小時后逃離北上廣同樣也是這樣的活動,用戶參與門檻極高,需要從居住地到機場,到了機場后才能判定是否中獎,即使不考慮事先安排的中獎用戶,每個城市也不過8個或14個用戶可以中獎。而從世相后臺公布的數據看,上千人報名,有人微博爆料自己在還剩三張機票時趕到機場卻被工作人員攔下。
高期望用戶到現場后若不能獲得獎品也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口碑風暴。
四、啟示 and 趨勢
1、傳播的生命周期在嚴重縮水。
不管是故宮的H5,還是寶馬的H5,其80%的傳播量都是在24小時完成的,目前來看,可能得提至12小時或者6小時,我們上午還在被逃離北上廣刷屏,下午可能就被故宮的H5吸引了。
對于公關傳播從業人員來說,再也沒有針對一個事件長達一個月的鋪墊和炒作過程了,轉而借助一張圖片、一個視頻甚至一個段子,就能自動刷屏。去中心化的社交傳播時代,只有脈沖式的傳播才能起到效果。
2、自媒體把傳播節奏打散了。
這個現象在故宮H5和逃離北上廣兩個事件中尤為突出。按照一般公關傳播的套路,應該是先把事件炒熱,可能要經歷鋪墊、高潮、發酵、二次傳播、解密等多個過程,現在呢?自媒體由于采編的獨立性和隨機性,就像視頻直播一樣,從一開始就參與到了整個事件中,甚至成為其中的一員。按照以往的邏輯,一個H5火了,大家第一天是積極轉發,第二天是紛紛贊嘆和分析,第三天是請幕后人員解密,現在呢?不管這個H5實際上到底有多火,解密文章可能3個小時后就出來了。
一個現象就是,有些時候,不少人實際上是看到了解密的文章,才知道了這個事,如果用戶覺得這個傳播案例真的好,再進行二次傳播。
“消息”和“解讀”摻雜,甚至“解讀”幾乎與“消息”同步,這種形態會成為常態,我們一直強調的傳統的公關傳播節奏快要被打得粉碎。
參考資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