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剖:為什么淘寶造物節(jié)的 H5 能炸了我的朋友圈?
就在6月的最后1天,朋友圈再次上演了現象級H5的刷爆狂潮!和月初就已慘遭封殺的三個關鍵詞這支H5作品不同,這次的現象級刷頻僅僅是事件風暴的前奏,而推廣的活動主題卻是橫空出世的淘寶造物節(jié)。
究竟這么碉堡的H5是誰做的?這牛逼的效果是怎么實現的?這么好的創(chuàng)意又是怎么產出的?本期就讓小呆帶你來細致的分支下這支H5的前臺與幕后吧~
來源:H5廣告資訊站
作者:小呆
數英網DIGITALING 用戶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
淘寶網:淘寶造物節(jié)邀請函H5
造物節(jié),造造造造造!掃描下方二維碼~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不管是專業(yè)人士的設計師、運營,還是普通的群眾,看完這支作品都大大的受到了震撼,并且用分享刷翻了自己的朋友圈!就像是小呆的朋友圈:
小呆的朋友圈截圖
帥呆了!酷斃了!屌飛了!技術太強了!淘寶的設計運營都太牛逼了!我全家都服了!好吧,真的是你們這么想的么?咱們就從幕后團隊開始講起。
造物節(jié)邀請函設計方是誰?
大家都知道像是淘寶這樣體量的甲方,每年會有大量推廣產出,而自己的設計部是承載不了這么多任務的,這時品牌會找各種代理商來做推廣執(zhí)行,像是我們之前專訪過的LxU就是阿里的代理商之一,而這支H5的主創(chuàng)也同樣出品于代理商團隊,這支團隊就是VML 上海 。
VML早期H5作品截圖
這支互動營銷團隊剛剛更名不久,而且在圈內極為低調,就之前的H5作品產出來看,產量極低但作品質量普遍極高,有點像是H5營銷領域的“勞斯萊斯”。夸張點講,只要作品貼了VML的標,就水不了!
那么,這么牛逼的技術是怎么實現的?
群眾們真是在分享時發(fā)揮著各種想象力,什么3D H5又來了,VR H5又爆了,好像這支H5又用到了某些新的尖端技術,事實究竟是怎樣?
小呆的聊天記錄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被這部分內容給震撼到的,一個可以交互并且?guī)в兄亓Ω袘牟瀹嬋笆澜纾娴奶烂盍?
H5全景進入畫面
從原理上來說,開發(fā)者實際只是用了一個非常常規(guī)的展示技術,就是CSS3的空間變換命令,而這個所謂的3D場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3D。實際用戶們早就見過這種玩法了,只不過以前都是用在真實場景圖片上,而這次是首次用在插畫上,所以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新鮮感。而且這支H5并不算是虛擬現實,也不能算作VR H5,真是十分糟糕的技術混淆!
全景圖演示圖,該H5與之原理相似
這支H5的全景圖
我們通過畫面的緩慢播放發(fā)現,原來背景圖是一條條的,被切割了!
尤其是當你進入場景內,把畫面放大時,會發(fā)現一條條接縫,這就讓我們更確信了一個判斷,而當通過后臺把元素羅列出來時,就一目了然了!
不僅僅是主背景,就連其它畫面元素也都被切割成了類似樣式,這又是為什么吶?
其實這就是CSS位置變換命令的一個巧妙用法,開發(fā)者將所有的圖等距離大小切割成了一條條,并把它們圍成一個圓形,這樣在體驗上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空間。利用一些算法和簡單技術就創(chuàng)造了比較豐富的視覺表現,這真是非常聰明的用法!
H5空間原理的示意圖
但問題又來了!一般情況下,想要在H5上實現真實3D展示,需要借助webGL這種編輯方式,而想繞過這個技術壁壘的話,常規(guī)有以下三種方式:(視頻、div+css、canvas)
視頻、div+css、canvas
視頻做成3D糊下群眾,這個很好理解。但我們通常又會認為canvas相比div+css是更好的解決辦法,并且效率更高。可以處理數量更大的素材,并且不耗費請求數量,那么為什么開發(fā)者會選擇div+css吶?
通過分析小呆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有兩個:
1.就該案例而言,它的圖片數量并不大,本身對性能的耗損就不高,而且對于一些低端機來說,CSS的門檻更低,也是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2.這個可能是主要原因,小呆觀察VML已經近乎1年多了,他們的H5作品我們有過大量研究,我們驚奇的發(fā)現他們的技術團隊對于CSS3的位置變化使用的頻率很高,并且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內部應該已經形成了成套的解決方案,所以選擇div+css是一個經驗判斷!
最后在技術方面,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jié)可以和大家分享,就是本案例的圖片格式采用的是base64格式,而不是常規(guī)的PNG或者JPG,這種格式是代碼級的數字圖片,有著更小的體積,對于H5來說意義重大。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實際在前端領域,base64也是一種常用格式,往往也是通過程序員來完成轉碼和壓縮的,而唯一的缺點就是圖片如果過多,瀏覽器的解碼壓力會比較大,用在這支案例上應該說剛剛好,脫它的福,H5整體體量控制在了2.3MB,非常小巧實用!
這支H5的技術深度只能用位來形容,并沒有去特意炫技,也許這才是H5老司機的正確姿態(tài),把技術用得恰到好處。
關于這支H5的創(chuàng)意表現,小呆你怎么看?
如果你把這支H5丟給創(chuàng)意人,說它創(chuàng)意非常贊!他大概會非常不屑的告訴你,這只不過是一個小聰明,談何創(chuàng)意?如果你把這支H5拿給程序員,說這個H5技術有多好,他則會很不理解的反問你,這么簡單的東西,好在哪里?最后你又拿它給設計師看,說H5設計做的好,他更會郁悶到,這哪里有設計,不就是一組很炫酷的插畫么?
當我們拋開這些所謂專業(yè)人士的所謂專業(yè)觀點之后,你會驚奇的發(fā)現,絕大多數用戶會認為這是一支創(chuàng)意、技術、設計都很贊的作品!
在這里,你會發(fā)現專業(yè)領域的工作者和受眾存在一個認知斷層。而當你從營銷這個點來切入時,真正能產生購買欲或者說分享欲的H5,往往都是一個看上去非常刺激的小花招,一切的技術、創(chuàng)意、設計都在為它做各種妥協,以往的創(chuàng)作經驗將會全部失效,而這樣做確更容易打中用戶的痛點,造成大量傳播,創(chuàng)造現象級的作品。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之前的吳亦凡H5、BMW H5,和這支淘寶邀請函H5,無一例外都走的是同樣的套路,它們的所謂創(chuàng)意就是一個過猛的形式、一個炫酷的外表而已,不會攜帶任何內涵和所謂的情懷。這樣做,真的非常貼合微信端大多數的用戶喜好,也非常有助于短時期內獲得大量傳播,但這樣真的利于這個行業(yè)長久發(fā)展么?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就只能心存疑惑了。
所以說,當我們從創(chuàng)意層面去分析這支作品時,就短期時效來看,它是成功的,但就長期發(fā)展來看,誰又知道怎么去評價吶?
關于淘寶造物節(jié)邀請函H5的分析實際還有很多點可以挖,但是文章已經很長了,以后有機會小呆還會寫更深入的分析給大家。為了發(fā)這篇帖子,我們延緩了月總的上線時間,也希望它能夠解開你心中對于這支作品的諸多疑惑。
公眾號:H5廣告資訊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