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全民網課”時代來臨,教育品牌如何轉型“自救”?
這幾天和遠程辦公一起刷屏的話題是網課,因疫情影響延遲開學的學生們還沒來得及趕完寒假作業,教育部就號召“停課不停學”,以線上教育新模式彌補線下教育需求。
多家教育機構都推出免費線上課程配合延期開學安排,如向湖北小學生捐寒假作業上熱搜的網易,出面辟謠網易有道精品課提供的是相應年級的全學科寒假系統課程。
教育培訓行業各大機構、企業都轉向線上授課,線上教育需求迎來大規模爆發。
疫情加速了用戶對線上教育的認知,無論是教學場景本身的線上化,還是教學服務運營流程的線上化,線上與線下融合都是必然趨勢。
一、疫情影響、轉型線上大勢所趨
疫情之下,線下培訓機構為避免聚集而停止營業,但是停課退費關系著員工生計,許多線下教育機構采取線上授課的方式自救,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在線教育則迎來契機。
由于2月可能是疫情爆發高峰期,所以線下培訓機構復課時間預計會推到3月之后,對于很多K12、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等機構來說,線下是極其重要的陣地。
線下教育機構是現金流模式的企業,一般利潤率在20%左右,春季是重要的升學季,考前輔導需求旺盛,現在因為疫情生源無法集中上量,更別談現金收入。
全面停課要停多久,之后會不會出現集中退費潮?受技術經驗制約,倉促轉型線上或許會磨損口碑、流失學員,這些問題都困擾著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的從業人員。
被資本稱作教育培訓業一大“風口”的在線教育,一直有獲客成本較高的問題,因為國內線下教育模式更成熟,教學水平和質量更易被用戶感知,容易培養忠實用戶。
真正能盈利的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只有5%左右,且獲客成本高、續客率低,讓一些機構將主要精力放在營銷推廣上,這只會繼續暴露在線教育的諸多弊端。
但是此次疫情卻“逼”著全國大中小學生適應在線教育,明顯幫助在線教育降低獲客成本,而且多家在線機構紛紛免費送課,既為公益援助,也具有拉新引流效果。
因此,在線上教育培訓需求暴增的情況下,線下機構要把握時機轉型線上,在線教育機構要提升質量轉化留存這波流量。
二、把握流量、拉新獲客 搭建線上平臺
目前很多頭部企業,新東方、好未來、高思等均提出將“原老師、原時間、原內容”的課程平移至線上完成的應對方案。
新東方先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所有春季班直播課程,后為全國大學生免費提供包括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等課程,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從而獲取廣泛的用戶。
幾十萬學生已經開始陸續接入新東方線上直播系統“云課堂”,上萬老師也從線下轉到線上,新東方最大程度上挽救用戶流失,并且通過免費課程吸引大量新用戶。
眾多企業都推出免費課程,降低體驗門檻會增加在線教育產品的使用率,利于企業在用戶流量高峰獲客拉新、轉化留存。
對于缺乏線上培訓經驗的機構,教學平臺、技術維護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其實前期可以借用免費資源平臺,培養用戶習慣與教學口碑后慢慢搭建自己的線上教學平臺。
目前ClassIn、沐坤科技等在線直播平臺均免費開放技術能力,1月底釘釘“在家上課”計劃,已有20多個省份加入,超1萬所大中小學、500萬學生通過釘釘直播上課。
有了線上平臺,培訓機構可以逐漸將自己的授課內容、運營模式、教師團隊搬到線上,一步步實現線下到線上的轉型。
當然中小機構實在不想倉促轉到線上,也可以選擇延期,但是延期等待的每分每秒都是巨大的用戶流量損失,以不變應萬變放到現在是行不通的。
三、線下教育機構積極調整適應
從一線城市到低線城市,線下機構都在轉型線上授課,多數低線城市用戶首次大規模接觸線上課程,這批用戶對線上教育的認知就在這個階段加速形成。
線下教育機構要從具體方面入手,根據教學內容調整班型和課程時長,錄播課程與直播課程的時間都要短于線下課程,一般可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隔著屏幕聽課非常考驗用戶的專注力和自制力,將時間縮短增加頻次也是給用戶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
時長調整后,收費標準隨之變動,如1個線下課時費用抵扣2-3個線上課時費用,與用戶靈活協商,盡可能避免集中退費導致的現金流斷裂。
由于線下、線上教學存在差異,教師也需要接受包括上下課流程、教學平臺操作、教學互動反饋等方面的系統化培訓,教師做好準備才能制作出良好的教學內容。
重視線上教學服務,原有線下運營團隊跟著將重心轉到線上,做好課程前中后期的一系列服務,明確劃分職責權限,讓專業人員做專業的事。
四、在線教育提升品質、交互性
一旦解決在線教育存在的單一講授模式、交互性差、忽視教育個性等問題,在線教育機構才能真正掌握新的契機,積累用戶口碑,提高續客率。
有一定技術和內容積累的在線教育機構,應當提升線上教育的質量,打造定制化差異化精品課程,豐富授課模式,提升交互性,利用新興技術增加趣味性互動課。
在線教育機構要利用好這個階段,完成用戶轉化留存,積累應對需求暴增情況的技術、內容經驗,提升知名度和口碑。
疫情之后,線下教育機構能否平移及適應線上模式還是未知,獲客成本回升后是否會影響在線教育機構的用戶留存轉化?
線下教育機構仍然是必要的,線下社交、學習氛圍是目前線上無法媲美的,所以當在線教育滲透率和轉化率短時間大幅提升后,線下線上融合才是未來主流。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