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文案竟也成人生信條?
日本汽車文案竟也成人生信條?
汽車行業的廣告文案,或激昂慷慨,揮斥方遒;或細膩情懷,走心入肺。以前總是看得云里來霧里去,不明就里,從欣賞的角度看僅僅只是覺得高大上,直到心里有個聲音反復在說:再看看吧,看多了就有買的動力(哭)...好吧,這些汽車文案或許就是這樣成為島國人民的人生信條。純欣賞的態度,一起來感受一下日文的精煉美感。
來源:一天一文案(微信號:CWtoday)
豐田皇冠在中國的廣告文案:
車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豐田車。
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一度成為日系車占據汽車銷量排行的最佳佐證。
豐田在日本的廣告詞也是家喻戶曉,很多甚至成為心靈雞湯,甚至是人生座右銘。就如下面整理的這些:
(1)
遠回りをしなければ見えないものばかり
(譯文)
不繞遠路怎會邂逅未知的風景。
汽車的發明是為了提升交通運輸效率,更是個人旅行的“捷徑”,但當實用主義也讓人覺得單調乏味的時候,“繞遠路”這種與效率相悖的事情,又開始變成是種美好的憧憬。
(2)
希望をもつから怖くなる、
怖くなるから希望を探す。
(譯文)
因希望而心生恐懼,
因恐懼而尋求希望。
想要擺脫恐懼,試試為自己持續注入向前的動力,駕車飛馳,是不是也會給人注入一往無前的豪邁勇氣?
(3)
迷ったらシンプルに考える、
正解はいつも単純だ。
(譯文)
困惑就不必想得太復雜,
答案總是更簡單。
這句文案看起來有些虛,也跟汽車毫無關系,但對于選擇障礙的購買者來講,又無疑是一句赤果果的誘惑:別想那么多,就選我這臺吧!
(4)
駆け出す前から、
そのクルマは頂點にたどり著いている。
(譯文)
起步,已凌巔峰。
文案一開始已經贏了,大概意思是,咱這車就差上天兒了,您選了它,從一開始就甩別人好幾個山頭!
(5)
まだ見たことのない、
コレカラへ。
(譯文)
去往
未知的將來。
未來就是會讓你有所期待:買了車,將會展開一段全新的生活?人生自此大不同,大實話,有車沒車確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6)
走れない距離はない、
屆かない夢はない。
(譯文)
沒有奔跑不盡的長路,
沒有達成不了的夢想。
日本汽車做為其引以為豪的產業,大多以激烈人心的勵志廣告面市。比如這則文案,以長路奔跑比喻追逐夢想,句式對仗,過目不忘。
(7)
本當になにかを変える人は、
口より先に動いてる。
(譯文)
真心想要有所改變的人,
早已在行動。
光想沒有用,光說不練也是假把戲,只有起而行才能有所改變。趕緊買車,人生從此邁上新的臺階、進入新的境界。
(8)
重圧を感じるのは,
人生が加速しているいるからだ。
(譯文)
當你感到重重壓力,
那是因為人生在加速。
文案的痛點即是賣點,當你花了大筆的錢,甚至貸了大筆的款買車之后,你就會更加拼命努力去賺錢了,擁有了車實際上就等于有了奮斗的驅動力。
大眾高爾夫的這組廣告文案,同樣是對仗的句式,創造了朗朗上口的感覺,成為汽車廣告中的經典。
(9)
伝説をつくるのが好きだ、
伝説になるのはイヤだ。
(譯文)
我們只想創造傳奇,
我們不想成為傳說。
文案很巧妙地傳遞了一個信息:這部車注定將成為永不過時的經典。
(10)
みんなで一緒に、は好き、
みんなと同じ、は嫌い。
(譯文)
我們追求相通,
我們拒絕雷同。
粗一看文案顯得非常奇葩,相通與雷同,這是要告訴我們設計是抄襲的嗎?但實際上,它要告訴你的是——我們外形的與眾不同,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是個性。
(11)
ゴールは、進化する。
(譯文)
終點,
一直在向前。
就算你已經有車,現在又出來更新款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技術不斷在進化,目標一直在向前。所以,你又該換車了,乖乖買單吧!
(12)
自分の人生の、
主人公になろう、
人生の、ドライバーになろう。
(譯文)
做自己的主導者,
做人生的掌舵人。
MAZDA馬自達汽車2014年的廣告文案,是想對你說:買車千萬不要被老婆/老公的意見所左右,我的人生想買什么就買什么。
(13)
何もしなければ、失敗しない、
けれど、何かを生み出すこともない。
(譯文)
什么都不做,就不會失敗。
但什么也不會獲得。
だから勇気をだして、
試す人になろう。
(譯文)
所以,勇于去嘗試吧。
本田技研工業2012年的廣告。滿屏的驅動力,到底是買呢還是買呢還是買呢?...看吧!
人生信條,有車不是唯一標準,何況咱還有文案,打打雞血,說不定點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星星之火就在你的手上。
好了,雞血boss的時間到了,一起來打打:
(譯文如下)
只要一直努力,終有一日會得到回報,只要堅持下來,夢想便會成真。
這是幻想,多數情況下,正義不會取得勝利;多數情況下,夢想不會成真。
在現實世界中,這些是常有的事。可是,這又怎么樣?
起點就在那里,技術開發有99%的可能失敗,只要嘗試新東西,就一定會摔跟頭。
很惱火,所以便連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不放過,反復去做。
來吧,超越昨天為止的自己吧。超越昨天的Honda吧。
怎么可能認輸呢?!
——本田技研株式會社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