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回到大學》——來自一位阿里實習生的實習感悟
來源:阿里味兒
關于作者:
梁奕曉,花名易瀟,是阿里巴巴集團技術保障團隊的一名研發工程師,他也一名實習生……他寫下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同學的共鳴,叫做《假如回到大學》,記錄了他入職前后所經歷的一些事。
在學校的時候,我綜合成績排名專業第二,獎學金手到擒來!國家級和省級計算機競賽,獲獎不要太多,全國服務外包大賽一等獎、電子商務大賽一等獎統統拿過。
當我拿到阿里實習offer的時候,我覺得大廠不過如此。
面對還在四處找機會的同學,我的內心是優越和暗爽的~
然而直到我來這里實習,我才發現……
臉好痛!
聽過很多的道理,卻依舊做不成自律的人
入職阿里實習,我的崗位是研發工程師。
接到的第一個項目是一個內部工具系統的前端任務,我在一名產品經理的需求安排下開展工作,每天被P0-P3不等的需求排滿。在學校散漫慣了的我,非常不習慣有PD來給我安排滿滿當當的工作,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居然每天都要check進度。
拖延癌晚期的我,常常為此加班,甚至在周末。我一個傲嬌的少年自然非常不爽,早已經在內心把PD罵了百八遍!
項目告一段落后,我開始了新的項目。這一次,沒有PD,直接和業務運營同學配合開工。
終于松了一口氣,哈哈哈,我的自由鳥,終于回來鳥~
沒有PD安排的情況下,需求雜亂無章地堆到我的面前,而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節奏不緊不慢地往下做,自由自在~
直到deadline到來,業務方問我:
——“親,好了嗎?了嗎?嗎?”
當時的我是懵逼和奔潰的,我甚至沒有感知到大把時間已經流逝,而我還沒有做完六成!
——“呃…因為有時候還需要回學校上課,所以暫時還沒有完成…”
這是我編的然并卵的理由,自然逃不開暴風驟雨般的吐槽。
那時我才知道,為了項目的最終完成,階段性check是多么重要!而作為項目的一員,自律是基礎素質。
假如回到大學,我會學會自律,不是害怕壓力,而是利用壓力,規范自我。
學習 學習 學習
實習幾個月后,我被安排去支持集團某部門的核心工具系統,我跟著我師兄進行系統的前端重構。
一次,師兄問我:
——“我們這個系統前端得重構過,你覺得這個框架怎么樣?”
Excuseme?我完全不懂啊!
——“我先去研究下看看…”
我只能害羞地回答一句,然后瘋狂地谷歌去了。
正當我想要把臨時抱佛腳的心得告訴師兄時,師兄又來了:
——“們還是嘗試用這個新的框架來寫吧,你說呢!”
——“額,我看一下,我也沒有用過…”
我連賣萌的心思都沒有,冷汗直冒啊!
第三次,我看到師兄欲言又止,干脆自己動手開搞了,留我在風中凌亂…
在阿里實習,經常能遇到各種大牛的技術分享會。出于對他們的崇拜,我會經常去聽。但是你能理解——當他們在臺上滔滔不絕,你卻除了雞湯部分,完全聽不懂的感受嗎?
假如回到大學,我會拼命學習,不至于讓自己在追趕大神時,看不到尾燈!
你以為的小事
搞技術的,誰還不是抱著改變世界的想法!
帶著一番雄心壯志,做一個高大上的系統,才是我們理想中的職業。然而現實往往并非如此。
曾有一段時間,老板安排我每天去打電話跟進系統報警。在一個技術部門,每天在做著類似客服的事情,總顯得有些尷尬。當時我打電話跟進,忙得底朝天!但報警壓制毫無起色,亂七八糟的報警依舊每天有成千上萬!
你以為我讓你去打電話就只是打電話嗎?
What?難道不是嘛!
讓你打電話跟進,不是要你告訴別人:你的業務報警很多,請知曉!而是去了解業務邏輯,搞清楚報警究竟怎么來的?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能不能優化?怎么優化?
我開始反思,開始懂得洞悉問題,分析原因,給出方案,推動改變!
假如回到大學,我會沉下心來對待每一件小事,通過小事解決大事,就是本事!
試愛
我學習了多年的專業,只是我高考后填報的志愿,并不是我從心選擇的事業。
相信很多小伙伴會和我一樣認同這句話!
當初懵懂進入計算機系,不知道未來的職業會是什么樣。雖然天資聰穎的我(羞羞臉)一路學習下來,取得不少成績,卻也迷茫,技術,真的要陪伴我一生嗎?
一個平靜的下午,我正在統計復雜的鬼數據,身旁師兄湊過來看了我一眼,毫無防備地裝個逼說:
——“看你這樣很費勁啊,在chrome上寫個插件不就好了嘛!”
(boom!)這TM還能這樣!?!?
好吧,開搞。
——“js真偉大!(花癡臉)”
接下來,慢慢地在老司機們的引領下,學會了很多奇技淫巧。他們讓我看到程序猿謎一般的吸引力,帶著獨特的孤獨奢華感,華麗麗地寫下驚人的代碼,舉重若輕地改變著這個世界,真是酷斃了!
確定,這就是我將要終身從事的事業!
假如回到大學,我還是會堅持,堅持找到一生所愛!
過去畢竟回不去,假如終究是假如!
慶幸的是,每一個當下我都認真度過,分享出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未來的工作未必有你想象中的這么可怕,也不會有你想象中那么輕松!
然而最終,只有試過,才會知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