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樂高:從瀕臨破產到全球第二大玩具公司
從1932年開始,樂高(LEGO)公司在丹麥制造有趣的玩具積木。紅黃藍綠五彩繽紛的LEGO積木絕對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 。即使對于現在的小朋友來說,電腦、手機、電視的吸引力很大,但這似乎并沒有讓樂高積木的魅力減少。
文章來源:開竅
原標題:《揭秘樂高(二):從瀕臨破產到全球第二大玩具公司》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下圖可見:樂高近年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
一、任何品牌的成功,都離不開產品。
1、功能價值:激發創造力
眾所周知,樂高不是普通的積木,其復雜性賦予它無限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樂高砌不出來的。因此,它在創造力激發這方面有著強大的優勢,這是樂高功能上的價值。
樂高經典系列
樂高超級英雄系列
專門為女孩兒開發的[Friends]系列
2、那你是否知道,樂高給人們帶來的情感價值?
從1958年確定了組件的基本規則后,樂高的顆粒尺寸、規格幾乎沒有改變過!
也就是說,如果你拿到一塊1960年的樂高顆粒,完全可以跟2014年的顆粒拼在一起!
這讓產品得以不斷的延伸跟重復利用。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把自己童年時玩的樂高拿出來跟孩子的新樂高拼在一起——樂高不僅是玩具,還是兩代人情感產生共鳴的載體。
我們常說:功能成為標配,情感成為強需。或許樂高積木本身可以被復制,但這幾十年來積累的情感價值,造就了讓競爭對手望而卻步的壁壘。
即便是擁有這么優秀的產品,樂高在2003年也一度瀕臨破產。
面對小朋友注意力被各種玩具稀釋的情況,樂高并沒有坐以待斃。從1996年開始,樂高試圖利用積木組合無限這個特性,開發不同的產品線,嘗試與各種不同的品牌做合作。到2003年,因大量不同的產品線造成生產與庫存成本增加,樂高陷入了嚴重的虧損,出現新的品牌危機。
相信大家都會好奇:
二、樂高到底是如何從危機中重新站出來的?
除了【修正產品策略】外,采取【內容營銷】無疑是品牌逆轉的大功臣。那么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1、修正產品策略
(1) 讓用戶參與產品研發
樂高自身產品的魅力,使得很多癡迷于樂高的玩家,充分發揮自己的設計靈感,制造各種UGC的內容。比如:任性放棄百萬年薪的律師身份,轉身投入到樂高積木創作的世界的“世界上最杰出的樂高藝術家之一”的Sawaya。
Sawaya設計的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樂高小金人”
樂高當然不會錯過用戶的這種UGC力量。樂高建了個“Cuusoo”的平臺,讓發燒友聚集在一起,他們可以發表設計提議,樂高還會通過票選,從中選出好作品并真正商品化,這使得新產品的市場調查在上市前就已經完成!(星巴克也有類似的做法:人多力量大,收集用戶的好點子!)
(2) 推出高階產品
隨著現代人生活形態的改變,樂高也不再僅僅定位自己是“兒童玩具”。樂高開始不斷的推出新的高階產品,限量、精細系列,具有收藏價值。原本簡單的樂高玩具積木,變成高價的收藏品。
樂高星球大戰系列千年隼號珍藏版
價值2萬!!!
(3)研發數字化產品
在數字給積木玩具帶來的危機真正到來之前,樂高將做好足夠的準備。樂高未來實驗室第一款試驗性產品Fusion,通過攝像頭掃瞄可以實現實體積木與數字游戲的互動。
2、內容營銷
(1)講產品的故事
每一個樂高系列產品、如Lego Chima ( 樂高神獸傳奇 ) 、 Lego Starwars ( 樂高星際大戰 ) 、 Lego Ninjago( 樂高旋風忍者 ),都有屬于自己的系列的精彩故事。每個系列都有專屬的網站,網站上有視頻、游戲、音樂等等。
Lego star wars專題站上有上百部迷你視頻
(2)借熱點事件講故事
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結婚,樂高費盡心思搭建了他們的婚禮現場,借此送上祝福。
去年北美熱門電影《五十度灰》的預告片也沒能逃脫,樂高公司把它改成了洗腦視頻大范圍傳播。
(3)讓消費者講故事
樂高搭建了兒童版和成人版的社交網站,玩家可以在上面曬出自己的作品,就像我們在朋友圈曬美食曬美景一樣。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個人相必都會如數家珍地介紹自己的作品故事吧!甚至時不時秀給身邊朋友看:嘿,這是我的作品哦!當然了,這個過程中樂高就被不斷地轉介紹!
有那么多粉絲,樂高干脆自己成立會員俱樂部,只要你加入,樂高就會把免費雜志送到你家(這可是一個很棒的推薦理由!)。雖然是免費的雜志,但內容編輯卻相當豐富,有漫畫、智力問答、猜謎游戲、比賽、專題報導。
(4)用新技術講故事
2014年,和華納兄弟合作的《樂高大電影》在全球范圍內卷走4.6億美金,大約是29億人民幣。要知道,2015年票房最高的國產電影,也只有23.8億的收入!作為一個玩具公司,拍個電影只能說是兼職,能做到這份上,不得不豎個大拇指!
《樂高蝙蝠俠》(The Lego Batman Movie)計劃于2017年上映
三、【產品】+【內容】,就是樂高扭轉危機的兩大利器。
產品:老品牌、老產品在新時期遇到新挑戰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在品牌、產品積極轉型的同時,不妨停一停,回歸到品牌與產品本身,深度挖掘自身的價值,讓“老東西”也可以煥發新活力。(案例:《說品牌:老牌百雀羚的品牌營銷成功之路,重回少女時代》)
內容:樂高僅僅在賣積木嗎?樂高賣的是參與感,是故事,是內容;更是內容背后的價值主張。當我們為樂高那些充滿創造力的故事鼓掌時,我們就和樂高形成價值觀上的共振。認同了故事,等于認同了樂高公司獨特的價值主張——激發無限的創造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