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嘉佳、papi醬到咪蒙,我發現了一些閃光點
這是一個這個網紅多如狗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偶像遍地走的時代,而我們又恰巧處在一個浮躁的年代。那么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我們又怎么讓自己的文字價值100萬呢?
接下來的三點是我從張嘉佳papi醬到咪蒙的光芒中看到的。
原標題:《從張嘉佳papi醬到咪蒙 如何讓你的文字成為爆款?》
數英網DIGITALING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第1、會講故事——共振
翻開首頁,你會看見那些長期霸占在眼前的,似乎都有著一個相同的模式。就像是宋小君、顏夕謠、安梳顏啊,這些作者,在他們的字里行間都是滿滿的故事,或溫馨的、或傷感的、或勵志的,似乎每一個故事在他們手上都能“絕處逢生”,開出不一樣的“奇葩”。就像是張嘉佳,不是也號稱“微博最會寫故事的人”嘛,而真相也如此,他的睡前故事的確讓人拍案叫絕。
其實最開始我關注宋小君的時候,起初只是因為她的故事或許還有點“宋小君”這個比較女性化的名字的緣故。畢竟除了女性,誰會把故事講的這么細膩,而我作為男性荷爾蒙的本能也更喜歡這些文字中透露的“異性”的色素。
等到后來加了他的微信,才發現這哥們只是“悶騷”而已,無怪乎微信上會有那么多“小黃詩”。只是“小君”哥的主戰場大約不再簡書,從那日更的微信中不難看出,畢竟人家在那里擁有更多的讀者,畢竟一篇“小調”就有幾百人的打賞和留言。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的是宋小君在簡書的故事依舊讓人有一種“過電”的感覺,就像是情人在耳邊傾訴,又像是閨蜜在抵足夜談。它們娓娓道來,就像一杯白酒:入口濃烈,后勁十足。只可惜我不是小君筆下的主角,我的故事沒這么多,也沒這么“浪”。
或許是我作為男性讀者的興趣,又或者是我作為男性作者的本能,請原諒簡書上我關注的作者大多是女性。
第2、情緒飽滿——共鳴
在這里,papi醬女神的演技可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明明靠臉吃飯就可以,偏偏要靠才華”。我想這句話大概就是papi醬的最佳寫照,誰又能想到在視頻中扮丑搞怪的papi醬,竟然像極了“蘇菲瑪索”了。可是papi醬就這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就霸占了2016年的熱點,只用3個月就完成了從屌絲女士的“第一網紅”的逆襲。
我想papi醬的“吐糟流”如果不是以視頻的方式配上低配版“蘇菲瑪索”這張臉的話,是不值得賊佬羅振宇1200萬的投資的。不過現實中沒有如果,而papi醬恰好又站在了風口。很難想象那些窮極一人也只能走在遠方這條路上的人,是以何種心情來欣賞papi醬像暴風雨一樣來臨的轉身。
我是該哭了、還是該笑了,這是個問題?
我想papi醬“小視頻”的成功大概歸功于她那“流于表面”的演技,正因為這種表情極盡浮夸之風讓她情緒更加豐滿。觀眾們就會不知不覺進入共鳴狀態被她影響,進而跪伏在她那“老掉牙”的段子新編和那一貫黑色的石榴裙下。
這里不妨看看我再兩天之前的首頁投稿《從J.K.羅琳小說退稿到這些年被拒稿的生活》。在文章中完全是以一個“失敗者”的角度來宣泄那些被拒稿的情緒。竟然作為我第一篇本首頁收錄除小說之外的文章,要知道中間我甚至有“隱射”首頁君的意思。139的評論雖然有一半是我的回復,但是對于我來說高質量的互動還是讓我欣喜莫名,而且回復中絕大多數的鼓勵和安慰,更讓我羞恥萬分。
第3、思維偏激——共情
當然,作為咪蒙女神腳下的信徒們可不要噴我,說她偏激的又不是我一個人。
其實與其說咪蒙的成功是因為她講好了故事,不如說她的成功是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段子”之上的。只是咪蒙很擅長在一個個的老梗和段子之間蘸上自己的價值觀,然后引起讀者的共情,進而“兜售”自己的價值觀,而觀眾老爺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兜進去,所以這也就是咪蒙的粉絲們極端化的“原罪”。
喜歡她的,會興高采烈的把她捧上神壇,女神說的就是“神諭”,而后就在一陣陣情緒的高潮之中不自覺的做了“自來水”;不喜歡她的,可能偶爾會被咪蒙的論點給驚艷,可是等到下一次理智加滿的時候再看,咪蒙那只捏著自己鼻子的手,真TMD討厭。
于是后者又“憤世嫉俗”的變身成“猶大”,一門心思想把女神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我似乎兩者都是不是,畢竟我也是一個同樣懷抱夢想的“作家”。就拿我自己寫的文章《從《星你》到《太裔》,《韓劇究竟是有多不自信》來說吧!
這篇文章雖然一如既往的被首頁拒稿,但是昨天卻被片刻上了推薦;于是頭一次的我收到了手機一直發來“嘟嘟嘟”的提示音,盡然長達4個小時。后來統計了一下數據,本文的互動人數差不多破1000了吧。而且部分讀者直接說我偏激,還有讀者說在我的文章中看見了“弗洛伊德”,甚至還有部分女性集中起來“圍毆”我,上升到了“侮辱”女性的高度。我想那大概是我在寫作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的“世界觀”給代入了吧。
稍顯男子主義的我,確實會給女性“壞印象”。
其實共振、共鳴和共情這三者:
共振玩的是手段;
共鳴玩的是技巧;
共情玩的是心跳。
就物理學和難度上來說,共情更需要操作,但是從心理學和效果上來說,這三個詞并木有優劣感。不過,理論終究只是理論,只有自己實踐過,那才是自己的。
好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堅持,是你唯一走向文字巔峰的捷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