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簡直喪心病狂,把彈幕刷到了高鐵、地鐵和公交上!
很想知道那些從來沒有上過 B 站、不熟悉二次元的人會怎么想。
來源:好奇心日報
原標題:地鐵、公交、高鐵,那些三次元的地方到處都是嗶哩嗶哩
昨天,北京地鐵 1 號線站臺,很多人看到了他們原本只在網上才會看到的嗶哩嗶哩彈幕網吉祥物:22 娘、33 娘和那個囧囧的小電視。
從 1 月 22 日開始,嗶哩嗶哩彈幕網(以下簡稱 B 站)的標志就出現在天津、成都等 7 個城市的公交車,以及京廣線高鐵上;25 日,B 站開始登陸北京地鐵 1 號線以及 10 號線,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公交車也將會出現 B 站主題的車次。
除了 B 站吉祥物,一些 B 站彈幕的常用語也將出現在車身上。比如,在京廣高鐵上就是一句:“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公交車上則印著“挖掘機技術哪家強?”
高鐵 bilibili 號
上海公交
西安公交
地鐵上的 B 站主題不僅有外飾,還有內飾。在車廂盡頭的扶手上印著魔鏡:“魔鏡啊!魔鏡,世上最美的是誰?”“長得美的人都在上 Bilibili。”
北京地鐵
每節車廂的主題不同,分別代表了 B 站上的不同區:先是用《舒克貝塔》中的飛行帽、《海賊王》中路飛的草帽、《葫蘆娃》里面的葫蘆裝飾的的動畫番劇區;像素游戲風格的魔法師代表了 B 站的游戲區。金屬感的科技區和舞臺一樣的音樂舞蹈區也同樣成為了車廂主題。電影區和電視劇區沒上,不過鬼畜區肯定表示不服——不過 Are you OK 之類的口號已經出現在車輛的外壁上。
番劇區主題的地鐵內飾設計
這是 B 站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線下營銷和推廣,整個活動的設計都由 B 站自己負責。在此之前,雖然類似 BML 之類的線下演唱會,但還是以線上營銷居多。Line 在今日中國的時候也使用過類似的方法,可以短時間內讓大量的人知道這個品牌。
“可以想象下不知情的用戶走進 bilibili 號地鐵時那種'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的心情。有趣就夠了。”B 站官方告訴《好奇心日報》的記者。這次雖然活動在全國范圍鋪開,但是每個城市只有一兩條線路,地鐵的活動也只限于北京。他們希望得到熱愛 B 站的人們的反饋:很多 B 站的愛好者們特地去等一輛公交車,并拍下來上傳到微博上,并和 B 站的官方微博互動。
但顯然,公交車、地鐵這樣的大眾渠道,面對可不只是那些 B 站的愛好者們。一大群不懂得二次元、不知道 B 站的人看到了這些有趣的推廣。他們可能因此關注、瀏覽這個網站。
然而,并不是所有用戶都希望在他們的現實生活中看到這些。他們不愿看到 B 站被越來越多的三次元占領。各種狗血電視劇、綜藝節目甚至翻唱之類的節目,對于他們來說,這些不屬于二次元的范疇;同樣,他們也不希望 B 站去大規模的搞線下宣傳。有人在微博上略略感慨:“總覺得以后 b 站就真的是狗血電視劇和三次元們的天下了。”
肯定會有不是那么了解二次元世界的人,比如那些不懂彈幕禮儀的人,會因為這次的推廣來到 B 站。對于那些因自己的凈土受到侵犯而感傷而憤怒的人,只能表示對他們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以及告訴他們:B 站畢竟已經不再是剛創立時那個小眾到幾乎沒多少人知道的網站了,它現在有實力也有必要進行推廣。所有有著獨特文化的網絡社區都期待著要有更多質量更高、更符合他們要求的用戶,比如知乎。但是當這些社區越做越大的時候,潮水一般涌入的用戶并不能夠一個個篩選——何況,他們代表著更大的價值。
大人來了,他們帶來資本和商業化的前提正是越來越多的人以及背后的流量——雖然這些人,并不都是那些原住民想要看到的。
關于「好奇心日報」:
qdaily.com — 把世界變成問號。每日報道與你有關的商業新聞,無論它是科技、設計、營銷、娛樂還是生活方式。另外還有一個“生活研究所”供你吐槽生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