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消費者購買決策行為分析
前不久我們研究了跨境電商(俗稱海淘網站)的行業現狀【點這里查看】。
今天,我們將通過不同案例,著重分析海淘消費者具有什么樣的購買行為決策模式——他們的痛點是什么?消費行為又有什么樣的特點?
1、海淘消費者特點
消費者畫像:
個性&特點:
注重生活品質
喜歡獵奇求新
購物首選美妝/母嬰/服飾/鞋包等品類
數據來源:360大數據平臺《2015 Q2 海淘行業分析報告-發布版》
易觀智庫《中國跨境進口電商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
Jenny的畫像:
Jenny,上海X廣告公司客戶經理,3張信用卡,每個月至少買3件新衣,換季時因為打折和衣服過時會買更多。
護膚品只用歐美大牌,堅持至少一年一次出國旅行,每次出國必剁手,名牌包包不下3個。
以上所出現的商品一般會在出國時購買或海淘購買。因為工作原因沒有辦法出國的話就會選擇海淘。一般會上大型海淘網站,同時也會直接在國外網站購買轉運回中國,上國外網站質量有保證,但是物流時間太長,像護膚品之類急用的東西一般會直接海淘。
海淘時6大特點
嘗新獵奇特征明顯
海淘模式的創新性及海外產品的初次引入,激發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
更傾向平臺型電商
電商平臺的服務承諾以及更優異的服務體驗,能讓消費者更滿意。
在體驗中不斷學習
購物流程比一般國內網購復雜性,從搜索到下單、買單,上傳身份證,填寫物流信息等都需要不斷學習。
受限于政策、品牌供應、物流的限制,目前74%的海淘商品集中在美妝\母嬰\服飾鞋包等品類。
品類偏好明顯
消費者更信賴原產地知名度高的的商品品質。
產地偏好明顯
高額的郵資等問題導致消費者更愿意進行湊單等以降低單次購物成本。
湊單行為明顯
2、海淘消費者痛點
售后難保障:
Jenny海淘了一款心儀已久的表,但戴了1個多月就壞了,拿去專柜修,專柜說這是國外的表,雖然都是一個品牌,但國內不負責維修。
品質難保障:
沒多久Jenny又海淘了一盒面膜,拿到手發現跟國內專柜包裝居然不一樣。賣家的說法是因為國內外版本不同,所以包裝也會不一樣,可是自己并沒見過國外專柜的包裝,在無法辨別真假的情況下,也只好用來壓箱底了。
支付流程繁瑣:
除了要綁定信用卡,還有很多網站需要上傳身份證正反面,甚至貨物到手了還要再支付一筆關稅,買一樣東西花了十倍的精力。
個人隱私泄露:
自從海淘以后,除了經常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自己的郵箱也被各種外國文字郵件塞滿,一封讓你claim PPI,一封提醒你你還有50元現金沒有領取,總之能被騷擾的渠道都被騷擾個遍,根本停不下來。
物流慢成本高:
Jenny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海淘網站,進入個人賬戶,查看物流信息。黑色星期五買的包包,這都快到第二年了,還卡在海關動也不動。
品牌信息不對稱,了解產品渠道有限:
一個牌子的爽膚水分了歐美版,大陸版,日本版,香港版,包裝也是五花八門。有人說好用,還有人說用了長痘痘,很多產品內頁看起來就是從別的網站QQ截圖下來的,甚至還有些就根本不放內頁,英文看著吃力,日文法文德文就更像天書,看著心癢,但還是不敢跟錢和臉開玩笑。
3、海淘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及行為特點
用戶分類:
決策過程:
1. 需求認知
2. 搜尋商品
3. 選購評估
4. 行動購買
5. 購后行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