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瘋狂的創意人致敬!400 萬個塑料瓶改造一片臺灣墓地
來源:看見臺灣(微信號:iseetaiwan)
原標題:震驚!臺灣墓地用400萬個塑料瓶改變了關于死亡的印象。
400萬個寶特瓶
歷時半年
陵園,變成了文創勝地
以大地為畫布,七彩的寶特瓶(就是飲料瓶啦)化成梵高筆下的顏料,在暖暖的草坪點上滿地星光。
這項堪稱2015年臺灣最大的文創藝術工程,由基隆市擁恒文創園區發起。這也是該園區繼「風車鴨」之后繼續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大工程。這個前所未有的藝術計劃由臺灣彰化師范大學教授、知名地景藝術家王振瑋所領軍,使用了四百萬只的寶特瓶,在3.5萬平方米的草地上拼湊出了梵高的名作「星空」。這幅以環保概念出發的梵高「星空草原」,白天在一片綠意中透出粉彩,到了晚上加入投射光影又展現絢麗的星空之美,兼具環保、藝術并能療愈人心。
這個藝術計劃從構想到執行,籌劃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但在收集寶特瓶時卻困難重重,為了克服這個困難,王振瑋帶領團隊到處走訪全國各處資源回收場,耗費了許多精力。同時,為了帶動全國的向心力與溫度,在社群網站上也發起了公益募集活動,讓民眾在樂捐寶特瓶時,就能幫助憂郁癥患者,許多藝人紛紛拍攝影片響應,讓地景藝術更加的溫暖人心。
為了貫徹環保的信念,收集來的寶特瓶清洗后還需要做分色才可以使用,舍棄噴漆上色的工法,使用寶特瓶的原色來做創作,雖然增加了作業上的復雜度,但王振瑋老師認為,如此才能貫徹環保的理念,讓寶特瓶還能夠再次被回收。運用色卡的妝點,寶特瓶的色彩變得更具變化性,也讓經典的《星空》舞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動人生命力。
指的一提的是,擁恒文創園區事實上是一座現代文創墓地,并以地景藝術聞名。
擁恒文創園區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墓地的刻版印象,將藝術、文創、科技與懷念結合為一體。園區主題是以生命紀念,讓人了解到生命不是結束,而是永恒的存在、情感永恒連系,是一座思念的公園,也是一座人間樂園。
在這里,生命與藝術結合,用一種莊嚴又美麗的方式為逝去的家屬親人送別,也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來紀念。正如Mr. Ben很喜歡的電影《入殮師》所描述:死亡就是一道門,逝去并不是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穿越過這道門進入另一階段。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