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NGO公益組織,他們用長文案打敗了一群開發商
來源:六發子彈
今天分享的長文案,是為臺灣的一個NGO組織創作的海報,文中提及的“蘇花高”,全稱“蘇花高速公路”,這是一條連通臺灣東海岸的高速公路,旨在改善當地交通情況,但由于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因此各界一直頗為反對。
1990年,陳政府初次提出興建“蘇花高”計劃,因預算高達1300億新臺幣,被行政院駁回。2007-2008年,該計劃死灰復燃,毫無意外,再次遭到各界尤其是環保人士的聯合抨擊。
此系列的海報即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槍口直指政府當局、開發商、大財團,邏輯縝密,行文潑辣,不怒而威,處處諷刺,一字一句,都在痛斥這些為經濟罔顧環境的做法,雖然我們不是當事人,讀來卻也不禁同仇敵愾。
(根據網上搜集到的一些資料整理,如有錯誤請指正)
贊成開挖蘇花高的請舉手!
是的。
砂石業者舉手,大財團舉手,炒地皮的舉手。
劣質旅行社舉手,酒店公關舉手,山坡地開發業者舉手,流動攤販舉手,杉林砍伐業者舉手,游樂場業者舉手…936億的龐大商機讓有利可圖的廠商無不舉雙手贊成。但身為游客的你,得到的會是什么?
首先,你將得到一段四十分鐘幽閉隧道的地心之旅,等車開出來,你已錯過清水斷崖的世界美景。再來,你將得到飆高的“污染源指數”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施工期間沒三十秒就有一臺污染的廢土卡車駛出。當然,你還會得到一條通過17個“環境敏感區位”造成嚴重土石流和大量坍方危險的高速公路。最后最后,本有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資格的太魯閣峽谷,將永遠喪失角逐權利。
試想,在你迅速以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到達花束之后,你得到的可能是走馬觀花、成堆的垃圾,人山人海的車陣擁塞和自然資源的瞬間消耗。
請問,這是你想要的嗎?
936億,可以為花東做很多偉大的事,
但毀花東,只需政府的錯誤決定,一次。反蘇花高學術文教團體聯盟
集體掏空花東的時代來了!
借用你3秒鐘問個問題:“你贊成興建蘇花高速公路嗎?”
如果你能多給幾秒鐘,讓我來告訴你一些事實:在立法院,委員不分藍綠破天荒大團結,一致通過蘇花高興建。借用哈姆雷特的一句臺詞:“這事必有蹊蹺!”如果提示你整個工程需要936億臺幣。你大概會有不好的預感,上網搜尋“工程回扣”或是“建設黨政績”,則能讓你豁然開朗。不必上網就能知道的是,砂石業者、工程商肯定是笑得高舉雙手。
也許,你對于金錢、利益糾葛感到唾棄,卻選擇投下贊成票,只因這樣去花蓮旅游更方便。于心不忍的對你說,因為絕大部分的路段都在洞穴中,你將錯過壯觀的大魯閣公園、世界知名清水斷崖。終于開出了洞穴來到了風光明媚的花蓮,見到的卻像是車水馬龍的臺北。百萬年形成的花東生態美景,十年內都將成為泡影。每年觀光人口從十萬人次暴增至二百萬人次,接踵而至的是山坡地開發、政商連手炒作地皮。
一個被過度擠兌的花東,試想,掏盡之后,他還剩下什么?如果你想留住花東的美景,請在背面留下你和親友的簽名或上網參與聯署。你們這一刻的聲音,將成為花東的美景寫下決定性的歷史。
反蘇花高學術文教團體聯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