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盤點】來,用數據說一個2015營銷世界的故事
是的,熙熙攘攘中,營銷人的一年又過去了。我們記住了什么,我們需要記住什么?
來源:營創實驗室(微信號:mktcreator)
作者:漩渦
原標題《來,我們用數據來說一個2015營銷世界的故事》
你最近好像也看過了不少盤點,各種“2015你不得不關注的十大……”
不想再用各種拼湊的數據再塞滿你的大腦,今天我們用2015年營銷界最新的數據只講一個故事:
● ●
互聯網移動端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勁增123.5%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來看,2015年8月中國網民PC端的使用時長是122.3億小時,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5%;移動端用戶使用時長是254.8億小時,同比增長123.5%。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是的,2015年移動端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長123.5%,在用戶上網時間中占比超六成。
在手機端用戶使用時長大幅增長123.5%的同時,Pad卻大幅跳水下滑34.4%。
是不是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為什么呢?
平板電腦興起時,智能手機屏幕尺寸還太小,無法滿足用戶的身臨其境的大屏體驗。蘋果公司iPad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外觀和觸摸屏功能,迅速增加了相當多的內容和APPs滿足了這些用戶的需求。
而如今,大屏幕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平板基本被當作一個播放視頻或查看文本的屏幕使用了,使用場景不明確。
而根據Gartner近日的調查結果,近一年只有17%的用戶打算購買或升級平板電腦,比標準的筆記本電腦還低。
沒落的平板令人反思——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塊屏幕嗎?
● ●
用戶80%的時間花在 TOP 5個APP上
根據Forrester的報告“2015 Mobile App Marketing Trends: Orchestrate Your Brand Presence, Beyond Your Own Apps, By Borrowing Mobile Moments,”
用戶絕大部分時間只花在了少數幾個主要的APP里。平均而言,英美兩國用戶每月使用APP的數量在24個,其中超過80%的時間花在他們最鐘愛的5個APP中。
在美國最為流行的應用有Facebook,Youtube,Maps,Pandora和Gmail。Forrester的研究顯示人們花費在APP上的時間偏重于即時消息和社交應用,遠高于游戲。
我們大多數營銷者可能高估了用戶在應用中的使用時長。由于5大應用占據了用戶絕大部分的使用時間,很多品牌的應用使用寥寥,甚至不被用戶發現。
在不放棄自有品牌APP和用戶數據管理為重中之重,品牌也應該積極通過與第三方流行APP合作而與用戶互動,讓你的內容觸達用戶。
移動用戶獲取信息更多來自社交Feed而不是搜索
Forrester公布的“Mobile Platforms, Partners, and Power”報告中指出,移動用戶在Facebook應用上時間要多于Google。
Facebook應用在智能手機使用時間的占比為13%,Google使用時間占比為12%,而剩余的蘋果、亞馬遜、微軟和雅虎使用時間占比都在1%到3%左右。
這個數據很清晰的再次印證了我們的判斷:移動端不存在超級入口,移動用戶獲取信息更多來自社交Feed而不是搜索。
● ●
社交營銷讓人疲憊?不管你做不做,用戶依然在這里
截止2015年11月,騰訊官方最新數據。QQ月活躍賬戶數達到 8.60 億,QQ空間月活躍賬戶數達到 6.53 億,微信和WeChat 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 6.50 億。微博月活躍用戶達到2.22億,日活躍用戶也達到1億。
其他社交平臺層出不窮,知乎已擁有1700萬注冊用戶,月獨立訪客接近1億。豆瓣,百度貼吧,陌陌等老牌平臺依舊活躍,而新進的映客等視頻直播平臺也如雨后春筍。
用戶在哪里,品牌就去哪里,社交平臺依然是主戰場。
30%的中國網民樂于在社交網絡上就當前大事發表意見,為全球之首
根據Forrester的消費技術消費數據,全球消費者利用社交媒體對當前事件發聲,而30%的中國網民樂于在社交網絡發表意見,為全球之首:
蝴蝶效應意味著某一時刻的小變化會導致另一個時刻劇烈變化,一些個人在網絡上發帖能升級成社會輿論。例如,北京霧霾治理,巴黎IS恐怖襲擊等。
蝴蝶振翅可以導致幾天后或數英里外的颶風,在社交網絡我們每天都是蝴蝶效應的見證者或受害者。
社交媒體一直是將人們聚在一起的催化劑,也是用戶發泄的渠道。當聲音能導致行動,社交媒體發布就不僅僅是暫時的虛擬內容。
有正確的心態、技術和工具,組織可以從混亂中獲得價值,將社交會話轉化為創新。例如,Jakarta市場當局與Twitter合作,印度尼西亞發掘社交媒體數據以更快響應環境災害。
● ●
移動社交營銷下一站拼什么?更加簡化有效的體驗!
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預測結果稱,到明年年底,全球手機用戶將達到48億,智能手機用戶將占到全球人口比重的46%。
消費者將繼續在少量應用上花費大量時間,例如Facebook、Google Maps以及微信。不過,他們也會開始逐漸關注聚合應用以及其他一些平臺,以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內容和服務。”
雖然承認需要及時給消費者傳遞需要的內容,但是,營銷人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54%的營銷人員表示在關鍵時刻給消費者提供無縫品牌體驗,但是只有1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企業有整合消費者數據的能力。
2016年,消費者針對移動設備將開始要求更加簡化有效的體驗,而品牌商將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內容營銷依然是重頭戲,形式更豐富多元
根據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的研究,在全球范圍內有60%的品牌計劃在未來一年增加內容營銷的投資,提升品牌知名度、獲取用戶和增強用戶參與度是內容營銷的主要目標。
60%的品牌計劃在未來一年增加內容營銷的投資,他們希望達到提升品牌知名度、獲取用戶、增強用戶參與度的目標,而內容的形式更多元化,除了常見的圖文和HTML5外,短視頻、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也是下一步重點關注和投入的方向。
移動端形成交易閉環超PC,移動電商大有可為
從今年“雙十一”阿里公布的數據來看,全天交易額912.17億,其中68.67%來自手機端。
根據KPMG發布的《中國網購新生代-2015年中國消費者調查》,人們能承受的最高網購單筆金額為4,200元人民幣,遠高于2014年的1,900元人民幣。最常見的網購商品是化妝品,其次是女鞋、箱包皮具、女裝和配飾。
而由Visa發布的《2015電子商務消費者行為調查 》指出,77%的中國購物者使用智能手機瀏覽網購信息,并有68%的人使用手機進行購買,高于亞太地區平均數據。
還在猶豫移動營銷到底能實現什么?移動電商已經被阿里驗證,此路靠譜!
● ●
萬物互聯:2016年全球物聯網裝置數將增長30% 達到64億個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16年全球將會使用64億個物聯網(IoT)裝置,比今年增長30%,屆時每天將有550萬個裝置連網。
在2016年與消費者物聯網硬件及應用相關的市場規模應可達到5460億美元,而企業物聯網領域的支出則是8680億美元。
而Forrester預計,2016年超過25%的公司在與其消費者互動時會改變使用移動設備的方式,這些公司在衡量和追蹤移動設備線上線下影響力方面也會做得更好。
例如,Facebook旗下廣告平臺Atlas可以通過各種設備對消費者進行追蹤,將移動廣告和店內的POS系統相連接。
衡量和追蹤移動設備線上線下與用戶的互動方式成為大勢所趨,看看VR/AR市場的火爆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 ●
所以,我講的故事框架是這樣的:
開篇:2015年,互聯網移動端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勁增123.5%,Pad卻大幅跳水下滑34.4%,沒落的平板令人反思——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塊屏幕嗎?
Chapter 1:移動用戶這么多時間上網時間花在哪里了呢?80%的時間花在TOP 5個APP上!并且,移動端不存在超級入口,移動用戶獲取信息更多來自社交Feed而不是搜索。
Chapter 2:社交營銷讓人疲憊不堪?不管你做不做,用戶依然在這里。你看:
30%的中國網民樂于在社交網絡上就當前大事發表意見,為全球之首!
Chapter 3:移動營銷下一站拼什么?更加簡化有效的體驗!內容營銷依然是重頭戲,形式更豐富多元。移動端形成交易閉環超PC,移動電商大有可為。
Ending:萬物互聯:2016年全球物聯網裝置數將增長30% 達到64億個,衡量和追蹤移動設備線上線下與用戶的互動方式成為大勢所趨。看看VR/AR市場的火爆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故事背景和框架完成了,2016年,營銷劇情如何鋪設,可能得由你來創造。
- 完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