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之后一地雞毛,現象級圖像APP是否難逃「月拋」宿命?
來源:全媒派
猝不及防地,又一款圖像類APP在朋友圈爆紅刷屏,隨后又飛速陷入爭議之中。
這波套路如此熟悉,以至于幾乎可以被看成近年來圖像類APP的走紅標配,從早期的臉萌,到后來紅極一時的Zepeto、FaceApp,都曾經歷過這樣的發展歷程——從刷屏到沉寂,從萬千寵愛到深陷爭議,短暫的絢爛之后,很快就迎來落幕。這個模式似乎已經固定,以至于有媒體在報道時,直接把這類圖像類應用稱作“月拋型APP”。
這是圖像類APP不可逃脫的宿命嗎?那些曾經大火又迅速銷聲匿跡的圖像類APP,如今都怎么樣了?本期全媒派從近日大火的ZAO入手,整合國外同類產品發展經驗,力求摸索出一條圖像類應用的求生之路。
AI換臉:爆紅之初即深陷泥潭
社交媒體上圖像類APP總是火的突然,比如最新的“場景化換臉軟件”ZAO,上線短短一天,就登上了App Store娛樂類排行榜第一,隨即引發了激烈的用戶隱私爭議。無獨有偶,ZAO面臨的困境,上一個大火的AI換臉軟件也曾遭遇過。
強大的軟件功能
這次的ZAO,主打“逢臉造戲“,用戶將自己的正臉照片上傳到APP內,就可以通過AI技術,將自己的五官換到知名演員臉上,體驗一把用自己的臉飆戲的感覺。
成熟的換臉融合技術,豐富的素材庫和新鮮有趣的玩法很快讓ZAO圈刷屏,一夜之間,仿佛人人都出演了《泰坦尼克號》和《大話西游》,朋友圈里平均有15個小李子和20個紫霞仙子。
而上一個利用AI技術進行換臉的FaceApp也曾紅極一時,在同類產品都專注給用戶磨皮、美顏的今天,它反其道而行之,憑借“變老濾鏡”火爆刷屏。
在這個APP里,用戶只要上傳一張自己的照片,就可以看到自己變老的樣子,滿臉皺紋、嘴角下垂,甚至還可能和自己的長輩撞臉。
這種 “變老濾鏡”的魔力幾乎是兩極化的。一方面,在用戶普遍追求“低齡化表達”、“誰還不是個寶寶”的今天,直接把“變老”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推到了用戶的面前。另一方面,它又像其他一切議題一樣,遭到了狂歡式的娛樂解構。
如果用戶進一步發掘,可以發現FaceApp的功能遠不止單一的“變老”,它的功能十分強大。應用中不僅有不同的濾鏡供用戶選擇,還可以直接改變照片的背景和景深。例如,用戶可以隨意挑選照片中人物的背景,隨意出現在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道上,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在度假或旅游中,成為名副其實的朋友圈“照騙”。
無論內在邏輯如何,ZAO和FaceApp都成功地在美顏濾鏡的包圍圈中殺出一條路,一夜之間引爆了社交圈;但與此同時,它們也遭到了質疑——這類消費新鮮感的換臉APP,在最初的“嘗鮮”之后,還能火多久?
用戶數據濫用風險
ZAO的爭議來得比誰都快。從微博到知乎,各大社交平臺在短暫的換臉狂歡后,很快發出疑問:這款擁有用戶全部臉部信息的APP,安全嗎?
法律博主@法山叔率先指出,ZAO涉嫌兩方面的肖像權爭議,除了涉嫌侵犯換臉明星的肖像權外,也過度使用了用戶的肖像權。在ZAO的用戶協議條款中,有這么一條:“用戶同意或確保肖像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全球范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一旦用戶同意協議,等于將自己的肖像權永久地授權給了軟件方,未來軟件方如何處理都是合法的。
知乎上關于ZAO的問題引起熱議
FaceAPP也曾深陷同樣的肖像權爭議泥潭。雖然FaceApp沒有使用明星肖像,但研究人員提醒說,不論用戶是否同意了FaceApp的應用使用條款,軟件方的隱私政策都默認他們可以“永久獲取照片”的權限。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Chuck Schumer甚至呼吁FBI,對FaceApp的數據使用政策進行調查。
坦率來說,FaceApp的規模已經使這種濫用數據的“風險”變成了“危險”。
即便FaceApp沒有惡意濫用用戶資料,但如果它的服務器遭到攻擊,數據就有可能泄露。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個不懷好意的賬號利用FaceApp生成的照片散布虛假新聞,造成的損失該由誰來負責?
事實上,當用戶下載FaceApp時,責任就已經從軟件方轉到了用戶自己身上。他們會被問到一系列瑣碎的問題,包括訪問相機、設備照片等權限。在服務條款的要求下,用戶必須主動讓渡出自己的隱私。
但收集到的數據究竟會被用到什么地方呢?誰也不知道,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用戶已經同意了,由他們自己承擔責任。
Zepeto:艱難求生但收效甚微
與ZAO和FaceApp一樣,Zepeto也曾經是這樣一款突然爆紅的圖像類APP。
嚴格意義上來說,Zepeto可以被定義為社交軟件。使用者在線創建自己的3D形象,俗稱“捏臉”,自己設計發型服飾,再用虛擬形象和朋友合影。用戶還可以在虛擬小鎮上同陌生人見面,在聊天室里閑聊或者玩玩小游戲。
雖然被吐槽就是3D版的QQ秀,但Zepeto還是迅速風靡。它在巔峰時期,曾經同時登頂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的下載榜單。當時的分析認為,這是年輕人在定義自我個性、打造個人虛擬品牌。
Instagram用戶po出的部分Zepeto照片
但是當代年輕人定義個性的熱情來得兇猛,去的也異常迅速。半年過去了,Zepeto早已銷聲匿跡,它還活著嗎?
安卓應用商店的更新日志表明,Zepeto正在奮力掙扎,但收效甚微。過去四個月內,它一共上線了9個新版本,可惜次次都在修復bug,完全沒有推出新的功能。
安卓應用商店Zepeto的更新日志
而在Instagram上,#zepeto的話題標簽熱度只能算得上“不溫不火”。在這個話題廣場上,爆紅時期的一張Zepeto圖片平均點贊量能達到686個,但最近上傳的照片點贊數都是個位數。
Instagram上#zepeto的熱度統計
Prisma:立足圖像,創新轉型
和Zepeto境遇相似的應用不止一個,早期的“臉萌”、“足跡”也是一度大火,但隨著新鮮感的下降,很快就被用戶光速拋棄。
這是圖像類APP的宿命嗎?Prisma打破了這個魔咒,它用長達三年的火爆證明了,只有花樣足夠多,圖像類APP也能維持高月活。
技術革新,打造社區
2016年,幾名開發者上線了Prisma,在短短幾周內下載量就達到了7000萬,月活用戶猛增到幾百萬名,登頂了70多個國家的下載榜單。
這款APP的官方推薦是這么說的:“利用神經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普通照片加入藝術效果的照片編輯軟件。”
雖然聽上去似乎是個夸夸其談的P圖軟件,但Prisma幾乎完全變革了修圖的概念。它不是簡單地給照片加上一層濾鏡,而是利用圖像識別技術,重新分層渲染并重建圖像,用特定藝術風格表現原有圖片。比如用戶上傳一張照片,可以把它修成畢加索風格或梵高風格的油畫。
Prisma里有三百多種修圖濾鏡,而且團隊幾乎每天都在更新。在照片增強模式下,用戶還可以使用多種工具來調整照片的曝光度、清晰度、對比度和亮度等參數——Prisma幾乎是一個真正的照片編輯器,擁有多種強大的功能。
但Prisma走到今天,靠的絕不僅僅是會修圖這么簡單。團隊還在APP里打造了一個社區,讓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同時模仿和學習其他用戶的技巧。在應用里,他們不僅可以和其他人交流,還能根據地理信息發現同城用戶。
Prisma社區用戶集中的幾個城市
開闊視野,全面轉型
團隊的野心遠不止于此。他們成立了一個名叫Prisma實驗室的公司,目標是利用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開發新的移動攝影和視頻創作技術,讓人們能更好地表達自己。
這家公司推出了另一個APP,名叫Sticky。這款產品與Prisma簡直算得上姐妹APP,它可以很方便地摳圖、添加文字和濾鏡,不過主要目的是幫助用戶制作表情包。
Sticky應用
在Prisma大紅不久后,公司的發展策略更加開闊,隨后轉向了B2B。他們采用軟件開發工具包(SDIs)和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s)兩種方式,為其他軟件的開發人員提供圖片風格轉化、自拍特效等技術支持。
2018年,公司兩位創始人Moiseenkov和Aram Hardy重新創業,拿到1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后,又推出了一個新的應用Capture。這個軟件更像是一個基于地理信息的“實時論壇”,主打的是陌生人圖片社交。
根據用戶提供的位置和照片,Capture會通過機器識別,自動判斷照片內容,為他們推薦主題合適的聊天室。
對Capture來說,手機里最重要的信息來源就是相機應用,通過獲取相機權限,它甚至可以分析出照相機此時的視角,結合地理信息,來判斷用戶此時是靜止的還是在閑逛。
在默認狀態中,Capture的聊天室是公開的,因此開發方也可以得知用戶都在討論什么內容,反過來為新用戶提供更多推薦。
不僅如此,Capture還整合了Apple Music等第三方軟件的服務,包括可能會引起討論的歌曲、藝術家和專輯。在它的聊天室里,用戶可以討論附近舉辦的音樂節等活動。
Hardy解釋說,他們希望容納一切新鮮事物,包括流行文化、新聞和地方事務等等,只要是可以引起討論的話題,都可以在Capture中討論。
“人們厭倦了訂閱關注式的信息流,”另一位開發者Moiseenkov說,“我們希望為互聯網上的每個社區創建一個更小的空間,所以用戶可以隨時加入任何一個群組,開始自由地聊天。這是Facebook時代做不到的,那時你在互聯網上是一個真實的人,而在capture,你只需要提供對事件的觀點。”
“Capture的目的是借助人工智能,改變人們交流的方式。在用戶等于數據的年代,我們力求做到重視每一位用戶。”
回到最初的話題上來,圖像類APP究竟如何打破“月拋”魔咒?Prisma給出的答案是,在不斷賦予用戶新鮮感的同時,開發者也要將目光放得更長遠。無論是增加產品功能,還是打造用戶社區,亦或是轉型做社交和B2B,都可以讓單一的圖像應用打出更精彩的玩法。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全媒派 (ID: quanmeipa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