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還是入股?阿里拿下考拉的野心已無法掩藏
作者:彭倩,首發: 36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阿里看上考拉,海淘市場格局生變。
丁磊要用電商再造一個網易的構想將很難實現。
36氪從多名接近網易的消息人士處獲悉,阿里將以入股或并購的方式將網易考拉(下稱考拉)收入囊中。另有網易方面人士向36氪表示,阿里已入場考拉進行盡職調查,若談判順利,有可能在十一前后完成交易。36氪就此事向網易考拉、天貓求證,雙方均回應稱:“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
雙方未對此事公開表態,但多家媒體的報道仍不斷為該筆交易填充更多細節。8月13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道》稱已從匿名投資人士處了解到,考拉正在進行融資,接觸方可能包括了阿里巴巴、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現在來看,還沒有完全敲定的對象”。隨后,《財經》表示阿里和考拉目前談判結果基本確定,收購價格在幾十億美金左右,正在討論具體細節。拼多多方面則向36氪否認了入股考拉的消息。
去年以來,考拉在資本市場尋求突破的傳聞一直沒有停息。市場曾一度流傳過考拉主動尋求并購亞馬遜海外購,網易CFO楊昭烜針對該傳聞也曾回應稱網易“一直以開放心態尋找商業戰略伙伴”。但一位來自網易內部的員工對36氪稱,與亞馬遜的談判已經黃了,原因是價格沒談攏。
考拉曾希望通過并購方式拆分出去,謀求獨立上市的機會。但目前看來,此路不通,考拉只能另擇他路。
一
網易和考拉的算盤
考拉的財務數據顯示,它并非“混得不好”而尋求賣身。
雖然盈利壓力較大,但考拉的年營收達到百億規模,僅次于天貓國際。在市場份額上,考拉目前也穩住第二的位置,和天貓國際一起占據市場的半壁江山,是第三名海囤全球(即京東海外購)的兩倍。
2018年Q4國內跨境市場的占市情況
圖片來自易觀
但無論是并購還是融資,都表明網易考拉目前急需大量現金流。這與它的商業模式有關。從一開始,為了做好品控,考拉采用的是自營模式為主,以京東為例,堅持自營為其構建了競爭壁壘,但也造成長達十多年的虧損。這是因為自營對供應鏈和倉儲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單單是開設保稅倉就需要大量投入成本。一種說法是,考拉看上亞馬遜海外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得到其倉儲資源。線下擴張也在增大考拉現金流的壓力,畢竟考拉曾表示工廠店要靠加盟開遍全國。
站在網易集團的立場來看,無論是賣掉考拉還是引入戰略融資都能獲得好處。
一個直接的影響就是能在短期內提振股價,還能帶來一部分現金收入。更重要的則是替電商業務找到一條新出路,為集團減負。
網易電商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營收增速目前都不太樂觀。雖然本季度電商業務的毛利已經超過10%,但是和游戲業務的63%、廣告業務的55%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拖了集團后腿。而本季度電商業務的增速則進一步放緩,只有20%左右,與高峰時期近200%的增長相比,縮水了近十倍。
一種解決方案是犧牲利潤擴大規模,京東和拼多多走的都是這條路線,但網易目前已經選擇放棄這種做法。網易CFO楊昭烜在2019年Q2季度財報電話會中曾表示,電商業務方面需要在增長速度和電商盈利模式兩者之間達到平衡,網易的經營理念并不支持用不惜虧損來換取快速增長的模式。
即使沒有這樣的決定,網易電商也很難繼續獲得高增長。這首先在于流量問題很難解決。原先來自網易內部的流量已經轉化得差不多,引入新的流量成本十分高昂,一位接近網易的消息人士曾告訴36氪,網易嚴選的獲客成本高達200元。其次,由于模式太重帶來的庫存問題也限制了網易電商業務的持續擴張。雖然得益于嚴選上線9.9元專區清理清庫存,本季度電商業務的庫存降至40億元,為歷史新低,但在如今的商業模式下,網易若要做大規模,庫存依然會越積越多。此外,清庫存會進一步影響電商業務的毛利,這意味著網易未來想靠電商賺錢更難了。
海淘市場政策趨嚴,也是網易可能想為考拉尋求買家的理由之一。自2019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施行后,海關總署先后發布多份文件加速跨境電商行業的合規化。自2019年3月31日起,跨境電商過渡期正式結束。
二
阿里的防守和野心
考拉曾和亞馬遜海外購、拼多多、阿里都傳出了資本運作上的緋聞,但目前看起來,阿里是走進最后一輪角逐的那個。
一位來自網易的離職中層曾對媒體表示,考拉的商業風格和阿里更為接近。在網易,考拉一開始就是獨立項目,類似阿里的狼性風格,對營收增長等指標的追求較為激進。
從營收的角度來看,引入新的平臺代表新的增量。財報目前并未單獨披露考拉的盈利能力,但光是其超過百億元的營收規模,就能給阿里的海淘業務帶來不小的新增動力。海淘行業利潤率低是行業共識,因此做大規模獲得營收的持續增長,是第一要義。
阿里還有彌補海淘業務品類缺陷的需求。網易考拉的核心品類是母嬰產品,最新一批的簽約品牌也仍然是以母嬰為主。而天貓國際目前最強勢的品類則是美妝,天貓方面在今年舉辦的金妝獎上也曾表示,美妝是其如今增長最快的品類。并購或入股考拉,對阿里來說能夠引入考拉在母嬰品類上的供應鏈能力。母嬰本身也是海淘業務用戶粘性最強、需求十分旺盛的品類,發展潛力很大。
此外,這筆可能的投資更多是基于戰略上的考慮。
天貓國際和考拉是國內海淘市場的前兩名,若二者達成資本合作,阿里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多了一份大的助力。既可以停止價格戰,還能集中手頭的資源占據保持絕對第一的市場地位,無論是在引入大品牌還是議價權上,都有更大的優勢。
為了防止京東、拼多多等競爭對手在海淘這個賽道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阿里也須先下手為強,做好防守。三大電商巨頭目前的競爭是全方位的,在618等大促期間,不僅都祭出補貼大招深耕下沉市場,對大品牌和高消費人群的爭奪也很激烈。今年618期間,拼多多開啟“百億補貼”,試圖培養用戶上拼多多購買高性價比品牌貨的用戶心智,其中海淘產品占比不小。天貓國際和京東旗下的海囤全球也一直在努力的吸引大品牌入駐。數據顯示,2018年天貓平臺海外品牌加速入駐,新商家同比增長122%。
可以預見,交易若達成,阿里將主導考拉和天貓國際進行融合。雙方在供應鏈、流量、品牌合作等方面都將展開合作。
無論是入股還是并購,一旦交易達成,阿里在海淘市場都將占據絕對的壟斷地位。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36氪(ID:wow36k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