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石榴婆報告篇篇10W+是怎么煉就的?

舉報 2015-12-02

粉絲最值錢的微信號“石榴婆報告”,是怎么煉就篇篇10w+的?

來源:微互動(微信號:wihudong)

微互動第41期群講座邀請的嘉賓是石榴婆報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饅頭大師。

饅頭大師是何許人?答曰:石榴婆背后的男人!

粉絲最值錢的微信號“石榴婆報告”,是怎么煉就篇篇10w+的?

為啥這么說?看這兩位運營者神一般的 工作經驗就知道了:

石榴婆:原新聞晨報國際部記者,采訪過三屆美國大選,兩屆法國大選和一屆英國大選。
饅頭大師:石榴婆背后的男人,解放日報新媒體中心主任,采訪過三屆奧運會,兩屆世界杯。

現(xiàn)在微互動就把昨天講座全部的文字內容整理給大家,講座是以問答的形式進行的,希望這種形式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抓住饅頭大師分享的內容重點。


一.石榴婆報告介紹及內容定位

Q1:你曾經說過,公眾號取名叫“石榴婆”,意思是比八婆還要八婆,是 “十六婆”諧音,而且你也喜歡吃石榴。那你是因為特別喜歡娛樂八卦才選擇了這方面的內容嗎?娛樂八卦方面的內容很多,當初是如何給自己進行定位的?

A1:石榴婆的來歷,主持人也說了,就是這樣一個原因,其實在很多場合也說過。石榴婆還是比較喜歡娛樂八卦這方面的內容,這也和她在新聞晨報做過一個和娛樂有關的版面有關系吧。

那個版面主要是寫好萊塢娛樂八卦的,當時婆婆也很enjoy這個編輯生活。但是后來這個版面因為各種原因停了,停了以后感覺空著也是空著,這些資源放著也是放著,干脆就開始做了一個博客,名字就叫“石榴婆報告”。

所以石榴婆是從博客開始的,定位就是歐美好萊塢的娛樂八卦。


Q2:很多人看“石榴婆報告”經常發(fā)時尚八卦,會以為婆婆是時尚雜志的編輯,但實際上她是《新聞晨報》國際版編輯。據微互動wihudong了解,石榴婆公眾號13年3月開通的,此前婆婆是在做博客的,是因為什么原因想開通公眾號的?聽說是你勸婆婆開公眾號的是嘛?

A2:石榴婆確實是國際新聞的編輯,而且還是記者,也采訪過三屆美國大選,兩屆法國大選,我覺得也是挺不容易的。關于她的國際新聞我覺得還是挺專業(yè)的,當然了娛樂八卦是興趣愛好,我也挺高興的,能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當作事業(yè)做了。

說到開微信公眾號,應該是13年3月份,也是我的職業(yè)習慣的關系。我是傳統(tǒng)媒體,當時騰訊在上海邀請我們去,因為騰訊微博想邀請我們媒體入住。那天在上海總部前后一共5個人介紹騰訊微博有什么好處,希望我們的媒體能夠入駐開一個官方賬號。

前四個人介紹騰訊微博,第五個人上來說講最近有趣的東西,比較流行的微信公眾號。據我同事說,前四個人上來我一個問題也沒問,第五個人上來,問題全是我一個人問的。那時微信還沒有限制那么嚴,當天晚上回去我就開了五個微信公眾號,單純是試驗性質,其中一個就是“石榴婆報告”。

全部開通之后我就把我老婆拉過來,讓她更新這個微信公眾號。我說這個東西肯定要代表未來,比PC端的博客更有前途。

當天她也嘗試了一下,如果有人翻到她第一篇微信的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哈哈”,那是個實驗性質發(fā)的。

當然,給老婆開了賬號后,我自己效力的媒體不久后也開出了微信公眾號,在當時傳統(tǒng)媒體里也算比較早的。


Q3:聽說開通微信一個月之后就把博客停了,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初步就看到公眾號的威力了嗎,為什么來專心做微信了呢?

A3:首先還是個趨勢,我一直覺得微信并不完全代表自媒體,或者說公眾號就是自媒體。

其實自媒體的形式一直存在,而博客作為自媒體形式來說,表現(xiàn)比微信公眾號更像自媒體,而博客可能更像是PC端的自媒體,而微信公眾號代表著移動端的自媒體。

關于趨勢問題,和什么作對也不要和趨勢作對,博客那時候確實是有個總體走下坡路的趨勢,其實那個時候石榴婆在新浪時尚博客已經是新浪名博了,但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到了,能夠在最早的窗口期抓住這個時代的機遇,那是最好的。

然后轉移到微信公眾號:

首先是用戶體驗的改變。作為讀者來說,當時一開始就有很多讀者說,沒想到真的會收到婆婆的回復,在微信對話框里收到回復,感覺像是跟婆婆對話一樣,像這樣咫尺天涯的距離可能是博客代替不了。作為運營者來說也有自己的成就感,確實覺得和讀者的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當時她做了幾期,明顯比博客和粉絲互動的更好,而且更有成就感。

當時在微信公眾號剛出來的時候,微信公眾號的粉絲還是真的非常非常可貴的,中國有句話叫“三千越甲可吞吳”。那時候微信有了三千的粉絲,真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同樣作為平臺,微信在移動端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你的每一篇文章,讀者都可以隨時隨地看到,而且當時訂閱號沒有被折疊,所以文章是顯示在好友的列表欄里的。

現(xiàn)在回憶起來那些都是甜蜜的日子,因為那時候有很多的紅利。你要是說石榴婆有做的特別的好或者怎么樣,我們也并不覺得。唯一可能比較幸運的是,我們比較早地趕上了微信的窗口期。


Q4:石榴婆目前的定位“好萊塢娛樂八卦,影視訊息,外國明星街拍,穿衣搭配”,中間有沒有發(fā)生過變化,哪些內容是讀者們最喜歡看的?

A4:總的來說沒有怎么變過,其實石榴婆最希望做的、最喜歡做的還是娛樂八卦。因為她自己寫起來挺開心,但是因為國情所限,好萊塢是有人關注,但是關注的群體肯定不是最大的,最大的群體是什么?是國內明星的八卦。

但是國內明星的八卦,說句實話還是挺麻煩的。婆婆現(xiàn)在主要的焦點還是在國外好萊塢明星的八卦上,在寫八卦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寫到一些街拍,這些明星出去穿了什么衣服、穿了什么鞋子、背的什么包,這個時候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后臺的互動、閱讀數,大家對明星穿的搭配的反響相對來說可能更熱烈一點。

另外要充分聽取讀者的意見,做穿搭的內容會多一些。但是做穿搭的話,有一個特色是這個多少錢,那個多少錢。但熟悉婆婆的會知道,她不是要宣揚一種拜金,或者買買買。她背后其實還是有一種價值觀的,需要的才買或者喜歡的才買,如果不需要或者不喜歡的你可以看,但不一定要去買。

石榴婆報告也做影視,以前我們一直是看美劇的,每天都會看,兩個人會去追很多劇。但是做石榴婆賬號以后就不同了。群里在座的很多是公眾號的運營者,我們玩笑說叫“公號狗”。做公眾號以后就沒有多少時間是屬于自己的了,所以很長時間沒有時間去追劇了,偶爾空下閑來可以追兩集劇。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前兩天她推薦了《福斯特醫(yī)生》,好像是說男人找小三的,我是不感興趣的,但是她看了。今天我在后臺看見有很多讀者截圖給她看A站的彈幕。(因為我們看的時候都把彈幕關了)后臺截圖里很多彈幕都說是婆婆推薦來看的,所以她說準備去看一看是不是這么一回事。


Q5:每期內容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怎么確定選題,微互動wihudong群友還很好奇那么多的漂亮圖片、有趣的動圖都是在哪里找的呢?

A5:每期的流程: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自己工作挺累的,有時候我覺得她也挺累的。每天早上一早起來,因為現(xiàn)在請了兩個助理,幫她一起裁圖、看圖,一起商量。所以一早就會開始商量選題、找圖片,然后吃午飯,下午繼續(xù)干活,干到四點多。她去接我們的寶寶,助理下班了。晚上的話她就會自己做,基本都是做到凌晨一兩點。很多人都很羨慕做公眾號的生活,但其實她還是挺辛苦的。

就像剛才她還在做推送。我說已經八點半過了怎么還沒有推,她說還想再插一張動圖。其實她自己也知道,插或不插這張動圖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但她做事情就是比較認真,不插這張動圖她自己這關過不去。我記得她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做一件事情就認認真真地去做,不然就不要去做。

文章里的圖:圖片真的是成千上萬的從海外網站上去找。有人提過,婆婆也就是從國外網站搬些圖片來而已。確實是這樣,但問題就是在于那么多的圖片,千千萬萬的圖片,如果讓你自己去找的話,可能就會眼花了。但婆婆的作用就在于把這些圖片歸納起來,以一個個主題的方式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當然關于使用圖片也有版權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也是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在購買圖片的版權。

關于圖片版權問題可以點擊查看→《如果不重視圖片版權的問題,就等著被告吧!》


Q6:石榴婆報告的標題都是非常精彩的,平時的標題是怎么確定的呢?“一條”的老板徐滬生說過他們起標題會改100遍,你們的標題會改很多遍嘛?

A6:

100遍不至于,沒有那么多,但是確實也會斟酌。說實話標題黨還是非常重要的,標題黨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而且我們都是傳統(tǒng)媒體記者編輯出身,對于標題的要求會比較高,有時我在辦公室她都會打電話給我,問我哪個標題應該怎么樣,如果在家的話,大家有時一起商量這個標題應該怎么取。

大多數標題都是她自己取的,有些我覺得確實也不錯。比如前幾天有一期《不要試圖理解男人,他們的腦子都是被槍打過的》,當時她就專門來問我“腦子被槍打過”這句話是不是帶有很大的侮辱人的性質。我倒覺得不至于,一般說腦子被槍打過了,按我們上海話講起來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腦子一時進水了唄。而且用這個形容那些偷情的男人,也沒有什么過分的地方。

粉絲最值錢的微信號“石榴婆報告”,是怎么煉就篇篇10w+的?

7喜補充:“不要試圖理解男人,他們的腦子往往是被槍打過的”,標題確實是非常精彩,翻看文內的評論也可以看見小伙伴們評論標題贊,被標題吸引進來了。所以好的標題還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今天下午我正好做一個新媒體的講座分享,關于現(xiàn)在微信傳播,有兩句話很多人都講過:標題決定是否點進去,內容決定是否傳出去。

用戶點進去只會為你貢獻一個閱讀數,當然這個很重要,人家會了解你,進入你這個入口。

但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微信每條內容的傳播流量主要來自朋友圈的轉發(fā)。這樣的話,只是能讓讀者點進去還不夠,你要用內容去真正打動他們,擊中他們痛點,能夠讓他們有感慨,感同身受。這樣他們才會傳播到自己的朋友圈去。而這一點比標題做得好要更重要。

在這,我也想表達一點,無論標題也好,文章也好,包括一些措辭也好,還是要斟酌的。畢竟對讀者、對我們運營者都要負責。而且也不怕大家黑,我是處女座的。


Q7:目前石榴婆報告閱讀量最高的文章是哪篇呢,有多少閱讀量了,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A7:因為后臺我并不是每天都去看,每天都去比較。所以說閱讀量哪篇最高,還真沒有印象。

但有一篇我印象比較深的,幾乎所有號都做。當時我們發(fā)了一個文章《Met Gala丨大都會除魔記》。

粉絲最值錢的微信號“石榴婆報告”,是怎么煉就篇篇10w+的?

在這個慈善晚宴上女星都會爭奇斗艷,穿各種各樣的衣服來參加這個晚宴,時尚號第二天都會發(fā)這篇文章。

那天我還在辦公室,婆婆打電話問我今天能不能早點回家,說今天這篇文章推送還是比較重要的。因為白天很多時尚號都推了,那么晚上石榴婆推的話,還是想盡量顯得跟大家不一樣。

等我六點多回去,看到她桌子旁就放了《西游記》,還有一本《紅樓夢》,說今天想寫成一篇類似于除妖記,這種半白話文方式的文章,叫我?guī)退黄鹂础.敃r我們把推送的文字從頭到尾,一遍一遍對,一個字一個字的改,把那些符合現(xiàn)代語境下的詞語都換掉,換成類似于白話文里的那種說法。

那篇文章我確實印象蠻深的,第一天閱讀量是50萬閱讀,第二天、第三天我就沒去看。這篇文章好像流傳度也比較廣的,給我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

這個場景描繪出來,大家可能腦補出來的是這樣的:一間夫妻老婆店,這樣的小作坊,兩個人起早摸黑,趕著一頭拉磨的驢子,這種小作坊的生產方式。


Q8:你個人比較喜歡的文章有哪幾篇,喜歡的理由是什么呢?

A8:我第一時間腦海里反映出來的可能是這么幾篇。

因為我是男的,所以我對純粹講時尚的印象不深。有一段時間烏克蘭President頻繁迭代,一會是美女,一會又是個男的,然后又是個女的。婆婆就寫了一篇烏克蘭President的歷史,是從美女學霸和帥哥的角度去寫。通過一篇文章就把烏克蘭混亂的President迭代史說清楚了。我覺得這個還是比較有用的,因為我自己也喜歡歷史。

還有一個是年初的時候她決定辭職,寫了一篇關于她為什么辭職以及做這個號的心情,那篇文章我也是從頭看到尾的。實話實說,她很少有文章能讓我從頭看到尾,因為我不大感興趣,但那篇文章她說出了很多真心話,我看了之后我也覺得挺感動的。

然后就是迪奧秀,迪奧請她去法國,另外一個是歐萊雅請她戛納電影節(jié)走紅毯。那段時間她在法國的那幾篇文章,我都會看,確實也感到很不容易,因為做自媒體,最后不管怎樣都得到了品牌方的認可。當然這個也全是靠讀者的支持,我還是挺為她自豪的。

有時候我也會判定某期文章是不是受歡迎,也有個標準,就是哪天晚上我發(fā)現(xiàn)我自己的朋友圈里的朋友轉石榴婆的文章多了,那這篇文章可能又擊中某個點了,我就會點進去看一下。


Q9:剛剛說的烏克蘭President這類政界文章,此外,石榴婆報告還會根據當前全球熱點、時政類大事來決定選題嗎?還有其他成功的文章嗎?

A9:沒有沒有,其實絕大多數情況還是根據時尚的熱點來的,而不是跟著國際時政的熱點。

那次應該是她自己手癢了吧,做為一個國際新聞編輯,實在忍不住了,就寫了這么一篇吧。但平時的話主要還是跟著時尚的熱點來的。


二.石榴婆報告運營與粉絲增長

Q1:石榴婆報告最初的粉絲來源是哪里呢,微博上面的嗎? 除了依靠內容吸引粉絲外,還使用了哪些方式,分別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A1:最初的粉絲就是來自博客,當時在博客說了一下,今后會在微信公眾號上更新了,希望喜歡看石榴婆報告的就可以添加石榴婆的微信公眾號。當時一個星期引來了3000粉絲,就這么點。

當時也很有意思,有一些留言說“微信是什么?沒有裝”,“沒有智能手機怎么辦”,就是兩年時間,兩年之后已經發(fā)展到這樣。這就是時代吧,這些留言也反映出那個時代的一個特征。

石榴婆做到現(xiàn)在兩年多了,當然我們這個是個特例,并不是說這個是個值得推廣的經驗,但我們確實是這么做的——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一次互推,完全是靠內容增長,沒有做過任何的營銷和運營手段,就是這樣做內容,默默地增長,就是純人肉的方式這樣增長的。


Q2:石榴婆的粉絲轉化率非常高,有沒有大致計算過閱讀量和粉絲增長之間的比例,你是怎么維護與粉絲的關系,和粉絲互動方面有什么訣竅?有沒有建立用戶群,和他們深度服務呢?

A2:維護和粉絲互動的話主要是在后臺。其實這個方式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后臺多互動,多回復,能回復的盡量都回復,而且后臺全是婆婆本人回復的,從來沒有什么助理或者誰來幫忙回復,有時她出差的時候我會回一兩條,但是這是很少很少的情況。

微信群沒有建立過。在座的肯定微信里都有很多群了,每天對著群煩都煩死了,如果再建一個群,其實我們也沒想好怎么管。

如果沒想好怎么管就建群,會對用戶造成一些體驗上的傷害。因為我自己做新媒體的,自己的公眾號也開過群,確實一開始都加滿,大家興趣都很高,但到后面如果沒有一套強有力的群規(guī),沒有專門的人來管理,這個群就會失控,或者很快就失去聲音。

但是我覺得這個方向還是值得探索的。


Q3:現(xiàn)在賬號內擁有的粉絲,在屬性上有哪些有趣的數據嘛?目前內容生產團隊大概有多少人,還有沒有做別的賬號呢?

A3:數據上可能相對來說,有意思的有幾個:

1.前兩天剛看過的,接近89.52%的粉絲都是女性粉絲。上海的粉絲占到了17%左右,接下來是北京。我們原來以為可能四川、成都的粉絲會多一些,現(xiàn)在看來是北上廣的粉絲最多。

2.用iPhone的數量是73.64%,之前有個讓我驚訝的事,iPhone6 剛出來的時候,第二天、第三天用戶里面已經7%是用了iPhone6 和iPhone6 Plus,這讓我印象比較深,因為當時我自己都沒有買到,這些可能是一些海外讀者吧。

3.每天的閱讀數,從我們睡覺到第二天起來的時候會增加一段,后臺也有很多留言說自己是時差黨,英國和美國留學生看得多,他們會在那個時間看。

團隊除了婆婆,現(xiàn)在是兩位助理。一位主要是內容上的助理,另外一位兼顧一些合作談判、日常事務的處理這些。整個內容團隊是三個人,我不算,畢竟我不是在里面的。

我們沒有做其他的賬號,還是那句話:做一件事就是要認真做好。我們覺得認真地把一個賬號做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目前并沒有做得很好。

另外就是和我們兩人的觀念有關吧。我們兩人的觀念還是比較一致的,在有一次講座分享的時候也講過,錢是賺不完的,開心是自己的,然后我們并不是要做很多號成就一番大事業(yè),或者接受很多的投資去納斯達克敲鐘。

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真正能把這個號做好,這個一點也不是裝逼,能讓讀者看到這個號能感到一種快樂,或者和婆婆一起交流能產生一種快樂。還有就是能把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好點,就是自己過得舒坦就行了。

所以可能有時候我們對廣告客戶也會相對來說更堅持一點。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不傷害客戶體驗為前提的,傷害讀者體驗的我們都不會做。


Q4:我們看到石榴婆的QQ公眾號已經申請了,并且還被官方推薦過,說一下你們怎么看待QQ公眾號及那邊的讀者吧。

A4:QQ公眾號還是一塊比較陌生的領域,我們確實也是想先試試看。看看怎么樣,也非常感謝QQ公眾號給了我們一天的推薦位置,目前加的讀者還是挺多的。

目前來說沒有特別地做,只是把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在原封不動也轉過去。但是,兩邊的讀者肯定是有區(qū)別的,那邊肯定要更低齡化一點,以后可能會做一些改動,但目前確實沒有精力,還是先試試看吧。也向在座的各位有QQ公眾號的前輩多學習。


三.石榴婆報告廣告與商業(yè)變現(xiàn)

Q1:關于廣告選擇方面的,石榴婆推薦的產品粉絲一般都特別認可,有粉絲留言說婆婆的推廣是他所有關注的公眾號里最有品味的,請問這是怎么保證的?

A1:怎么保證質量,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舍得,要舍得不做。

可能會影響品味或者影響讀者體驗的廣告,哪怕價格開得再高,我們就是不做。比如有些客戶,他一直堅持要求你要加進某個詞,你必須要體現(xiàn)我們這個體現(xiàn)我們那個。

那么這時候就要堅持。堅持不加,大不了不做。所以說還是舍得。

有時候必須要承認這樣是挺困難的。客戶方面也會有各種需求。這個時候還是要想自己為什么這么做這個號,所以我前面說一點也不裝,我真是希望讀者能看到一個好的內容。而不是其他什么,那么這個時候該放就要放。


Q2:好多人也都問怎么寫廣告軟文的編輯,確實現(xiàn)在很多公號接廣告粉絲都非常反感,但也有很多和廣告內容高度結合,又很有趣的文章。就像是石榴婆報告的。
石榴婆的廣告已經和內容高度融合,粉絲不僅不反感,還留言“連推廣都如此有看點”,在廣告推廣方面有沒有什么經驗告訴微信運營者?

A2:這個東西其實有點難說,簡單說的話大家可能認為我講了也是白講。

首先,你的廣告內容要打動人吧,我指的是整篇文章的內容都要打動人,但這個東西為什么說了也是白說,因為你會說誰不知道應該這樣,對不對?

那我舉個例子,我個人喜歡一個號:六神磊磊讀金庸,這個號我是挺佩服的,因為一個寫金庸的號都能夠接廣告,而且你看他文末的評論“看到磊磊的廣告我就放心了”。這樣離錢遠的內容他都能這樣來打廣告,你說還有什么內容可打不了廣告?人家的內容是用心來寫的嘛。

另外一個微信公眾號我一直看:三表龍門陣。他的是視頻,說實話那也是我向往的一個形式,可以打產品廣告,比如,“找工作就上XX網”這樣的,接著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內容,這種方式我覺得挺好的。

作為石榴婆如果真要說什么訣竅的話,主要還是換位思考,我寫這個廣告的時候會把自己當作是讀者,讀者會想看到什么內容,會對什么反感,用怎樣的形式轉承接會讓讀者盡量減少這些反感。

說句實話,沒有反感是不可能的,任何插廣告都有反感的體驗,要思考怎么把這不良的體驗減少到最小。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個應該是石榴婆堅持出來的特色。你要事先讓讀者知道你做的是廣告。比如,所有推廣的標題上面必須都要寫上“推廣”兩個字。關于這個已經記不住有多少客戶強行要求一定要去掉推廣兩個字,我們也是一直堅持,不管怎么樣都不能去掉推廣兩個字。

現(xiàn)在都在說原生廣告,但是像原生廣告做的早的,比如紐約時報的數字版,他的原生廣告會用另外一種顏色標出,因為有些原生廣告寫得太好了。讀者一下子辨別不出來,但是他有個新聞倫理,會用另外一種顏色標出來讓你知道這是廣告,而不是新聞內容。

我覺得這是一種態(tài)度,明白告訴大家并沒有暗地里騙你什么,這是廣告你可以點進去看也可以不點進去看,這是你的權利。這時候點進去看,用戶的不良反應或者厭惡性會減掉很多。


Q3:每次的廣告內容都是放在第二條的推廣圖文里嗎?那每次你們的廣告文案是怎樣創(chuàng)作的,廣告主會不會干涉呢?

A3:所有的內容都是第一條是正文,第二條是推廣,標注著“推廣”的推廣。廣告文案創(chuàng)作說實話,確實婆婆有很大的精力在這上面,不一定都是為了廣告主,也是想讓讀者的用戶體驗盡可能的不要被打擾。

廣告主當然干涉廣告文案的創(chuàng)作了,整個做廣告的歷史就是和廣告客戶相互爭執(zhí)的歷史,目前是我們比較有道理,但我覺得這也算是一個經驗。我自己的想法是作為一個企業(yè)、一個品牌找到這個KOL,當然是相信這個KOL的能力和人氣、語言的能力,不然怎么找他?

他已經有了很多的粉絲,既然相信他,已經找到他了,但是還用自己的文案來讓他用,就有點暴殄天物,已經花了錢邀請了KOL卻不讓他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因為這個KOL最知道自己的讀者需要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感動到他的讀者,你卻不讓他自己寫,這肯定是一種浪費。包括我們接的廣告,我們不接受對方的文案,全部都是要自己重新寫過的。

每次會預覽給對方,對方也會提意見,但是大多數意見我們都會堅持自己的立場。確實有些客戶從他的角度出發(fā)會覺得這樣更穩(wěn)妥,如果不打擾我們自己的用戶體驗我們會虛心接受。


Q4:關于微信公眾號商業(yè)化饅頭大師是怎么看的?現(xiàn)在微信公號商業(yè)化的方式,有下方流量廣告、打賞、發(fā)文章、嫁接微店,你覺得最好的方式是哪種?石榴婆報告有打算嘗試上面這些商業(yè)化變現(xiàn)方式嗎?

A4:首先我想說都很好,能賺到錢的都是好方式。但是作為我們來說,不會開打賞也不會做流量的廣告,我們已經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得了收入,那就不應該讓讀者再為我們掏腰包或者通過其他的方式再來獲得收入。

不少人說石榴婆開了打賞一天肯定能獲得不少打賞,但是我們不會開,那不是我們想要的。嫁接微店的話,至少對于我們自己來說,我覺得能力還不夠,無法把控商品的質量,進而造成對讀者的傷害。

很多人說石榴婆這個性質最適合轉型做電商,但是我覺得電商這個市場,幾萬億砸下去,那么多前輩一片血海拼殺過來,多少人跌在坑里,哪有那么容易做電商的,至少我們覺得目前能力不夠,暫時沒有這個打算。

關于盈利模式是廣告,這并沒有什么自卑的。廣告從原始人開始,到現(xiàn)在一直都是人類的剛需,只要有商業(yè)的存在,只要有推廣的存在,廣告的需求永遠在,只不過需要的是流量。

原來傳統(tǒng)紙媒是通過廣告模式,現(xiàn)在并不是廣告模式不行,而是紙媒吸引眼球、獲取流量的能力不行。廣告的模式還在,只是轉移到了其他的載體上。

做內容以廣告為盈利模式并沒有什么不妥。


Q5:廣告主會不會反饋一下效果呢?有沒有哪期廣告效果特別好的?目前接到的比較“貴”的品牌廣告是什么呢,能說一下當時寫文章的思路嗎?

A5:會呀,廣告主都會來說。比如前兩天某品牌舉辦的活動,開放報名一百個名額,婆婆的普通讀者可以去參加。推送半個小時就有100個人發(fā)郵件報名滿了,他們就來說沒想到滿的那么快,可以再多一些名額。

包括有些商家其實是貨款兩訖,已經完成,但是他覺得推廣效果特別好,所以會跑過來說,婆婆這個效果太好了,再挑一點你自己喜歡的東西吧,不是我們品牌的也行,只要報出來我們去給你買。

商家的反饋也是很多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有閱讀原文跳轉的,效果看得見。

這些品牌我覺得其實都挺貴的。


Q6:8月份盛傳石榴婆報告被6000萬收購了,當時這件事是怎么發(fā)生的,也在此做一個正式的辟謠吧?

A6:╮(╯▽╰)╭,這事兒我也不說了,最開始是1500萬、1800萬、2200萬,一點點調成了6000萬,我也不知道6000萬是怎么出來的。

大家可以想一下石榴婆如果6000萬被收購了,了解婆婆的人知道她一個月肯定會玩一次的,如果有注資的話,投資人怎么會允許婆婆一個月花上一個星期時間出去玩。

前面我也說過,錢是賺不完的,開心是自己的。6000萬也好,什么也好,說實話投資人確實找的也很多,但是后面基本上是不見面,全部謝絕他們的好意。我們暫時不會考慮融資,因為我們自己做的還是很開心的,也自由。

所以6000萬的投資都是假的。希望在座的大家可以幫我們辟謠。


Q7:所以,謠言需要分辨呀。小伙伴做微信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關于謠言這事兒,前幾天有文章說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大幅度下降,有人說微信將死,饅頭大師對這事兒怎么看,有什么想對在座的運營者說的呢?

A7:以下是我個人觀點,說微信將死沒有什么錯,人也會死,世界上沒有不朽的事,所有的東西都會慢慢衰落,只不過“將死”是什么概念。

這點我個人看,如果說馬上會衰落,我個人不會認同。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出來沒有任何一個苗頭、任何一個產品是可以替代微信的,所以微信還是會繼續(xù)下去。所謂的下降沒什么稀奇,因為微信是一款偉大的產品,原來的基數實在是太高了,現(xiàn)在的下降是在所難免的。

關于運營經驗,這個我也沒有太多資格和在座分享的,因為我知道今天群里有很多微信的大牛,輪不到我來分享。但是我自己有一個感受,我自己是做傳統(tǒng)媒體的,大家都知道目前傳統(tǒng)媒體處于一個困難時期,一個轉型期,這個轉型期要多久,能否度過,有多少能存活下來并沒有人知道,我們也在一個艱難的時期。

但是我始終相信一句話:達爾文說過,在地球這個46億年漫長的進化史里,什么物種存活下來了?并不是最強壯的物種,比如恐龍,也不是最聰明的,最后生存下來恰恰是最能適應環(huán)境的物種。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大家可以想想,有這么一批活躍的人,從BBS時代開始、到開心網、人人網、新浪微博、到微信,他們其實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這并不是一個偶然現(xiàn)象。

不能說他們是非常非常牛逼,但他們肯定是一批最能適應時代變遷的人。現(xiàn)在這個時代實在是發(fā)展太快了以至于絕大多數的我們并沒有做好思想準備。至于未來五年、十年,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微信是什么樣。說實在的,別說是我,馬化騰、馬云、李彥宏他們未必能知道十年后互聯(lián)網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最能適應這個時代變化、最能適應未來變化的,這批人是能最好的生存下來的,不管現(xiàn)在是怎樣的,哪怕微信平臺沒有了,或者是之后會出來什么新的平臺,只要能第一個敏感地捕捉到這個窗口期并盡快地適應它、更好地利用它,肯定還是有一個美好時代的前景等著我們的,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

也是借這個機會,代表石榴婆謝謝大家一直的關注和支持,說實話我們是一個很小的號,也是慢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可能會讓大家有些失望,并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內容。

但是我敢保證確實說的是我們的心里話,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石榴婆報告的關注和支持,也希望大家以后能夠多提意見,多批評。當然也希望能夠多支持,謝謝大家。


微互動wihudong群友問答

Q1:時尚類的賬號,關于服裝時尚潮流這些話題如何深入開發(fā),如何讓較小眾的話題做到更廣的傳播度?包括在編輯的內容上要注意哪些方面,是要以實際內容出發(fā),盡量的去吸引用戶眼球,還是從標題做到吸睛,將文章內容做的寬度、廣度涉獵很多呢?

A1:比較疑惑,已經知道這是小眾的話題,那怎么還想做的更廣泛的傳播呢。小眾話題肯定是感興趣、關注的比較少,除非有一個大事件出現(xiàn)之后,你借這個大事件來借勢傳播一下,不然一般情況下它之所以成為小眾就是因為它沒有很大的傳播度。

從實際內容和將文章內容做的寬度比較廣,并不矛盾,標題做的吸睛大家都知道,如果能做肯定要做到的,但是很多時候都做不到,包括我們有時候也做不到。

那么吸睛的同時內容也跟上,就看你要傳播的小眾內容是什么東西,如果確實是很冷門的東西,說句實話,上來就說從實際內容出發(fā),那真是從標題到內容都會一路不感興趣到底,這個時候就真的要扯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話題,然后慢慢地轉到這個上面來。

另外同意主持人的說法,不應該借勢的東西千萬不要借勢。


Q2:現(xiàn)在自媒體紅海階段,新起自媒體聲音很容易被淹沒,如何才能做起來?

A2:現(xiàn)在還不是紅海,應該是血海,現(xiàn)在要從頭做一個自媒體建一個新的公眾號讓大家看到真的很難。如果一定要有方法,可能有之下這么幾種:

第一,有錢,去砸廣點通。當然像一條那樣砸廣點通性價比那么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xiàn)在如果砸點錢應該還可以,可能現(xiàn)在廣點通的粉絲價格算下來大概兩塊五到三塊。并沒有想象中的六塊到七塊那么貴。如果你真的有錢去砸。

第二,有獨特的資源,比如你認識很多明星、或者在這方面確實有非常獨到的觀點或水平、能力,那做下去,可能會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跳出來。

第三,文筆特別好,文筆好這個東西說句實話,這個東西很難判斷的,有的人寫的好就是寫的好,寫的不好哪怕再用語言去修飾還是不好。這個東西是很難判別的,如果你真的文筆好,現(xiàn)在可能還有一點機會,借助一兩次事件冒出來。

除此之外,說句實話,如果這三點都沒有的話,真的是挺難的了。你說靠堅持、靠毅力,我并不贊成這樣做,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階段。你可能一直在堅持,一個月兩個月粉絲還是幾百小幾千,互動非常少,這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可能會讓你耽誤很多事情。我并不贊成這樣做,如果這樣我說句實話還不如嘗試換個方向,放棄。

補充一點,還有一個方式,靠服務。但是服務是要靠資源的,如果你沒有資源只靠服務把公眾號做起來很難,資源包括人脈,其他各種資源,人脈都沒有,光靠你一個人腦,很難做成服務。


Q3:請問下饅頭大師,婆婆一天的工作量是當天的推送嗎?她在選題上是怎么進行的呢?我覺得做公眾號的工作效率是個很大的問題,我現(xiàn)在自己做,有時候只要出去一趟就沒時間做當天的推送了。另外,建議我們每天都發(fā)推送嗎?讀者貌似沒時間每天看。

A3:婆婆一天的工作基本上是推送。所以前幾天我們去馬爾代夫休假的時候,要回來的前兩天,晚上她也開始做夢,夢見選題。

工作效率不是問題,這是你認真做公眾號肯定會帶來的后果。所謂的出去吃一頓飯時間就沒有了。前幾天我去北京的時候,商務范的范主請吃飯。這頓飯,很早的時候她就要把選題這些全部都弄好才有機會出來。大家都是這樣的。

上帝是公平的,沒有什么投機取巧,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或者說得到多少就會付出多少。如果要把一個號做好,肯定是不存在輕輕松松,吃個飯遛個狗,推個送就結束了。

都說公號狗公號狗,我認識的一個做微信號的整整一個月沒有下過樓,結果他下樓出去發(fā)現(xiàn)車的電瓶都沒有電了。一個月他就沒有出過門開過車,天天在家里發(fā)公眾號。

關于推送的問題,還是要看你怎么看了,每天推送是可以提醒人們這個號是存在的。但是照目前情況,訂閱號每天那么多紅點存在,每天發(fā)一篇不過是24未讀變成25未讀,多了一個紅點而已。

所以這取決于你,還有你和后臺粉絲的互動。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和你后臺的粉絲每天并沒有那么多互動,或者沒那么多強烈。倒是可以嘗試不用每天推送,過得輕松點,過得舒服點。

這就是我個人的看法,因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賬號,也不知道你具體的是什么內容,所以僅供你參考。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巢湖市| 疏附县| 镶黄旗| 泾阳县| 开远市| 阿尔山市| 固阳县| 平安县| 康马县| 无锡市| 贡觉县| 海兴县| 郑州市| 景洪市| 福鼎市| 光山县| 蓝山县| 沅江市| 璧山县| 涟源市| 沛县| 两当县| 柯坪县| 滨州市| 隆林| 远安县| 固阳县| 光山县| 河曲县| 天全县| 泸溪县| 邢台县| 桑日县| 香港| 清流县| 泸定县| 米林县| 通江县| 巢湖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