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從特別關注到互相關注,只是一句“我喜歡你”的距離
8月3日,在微博超級紅人節主論壇——V影響力峰會上,IMSOCIAL紅人加速器入駐達人@我是李雪琴啊受邀出席,在現場生動有趣地與大家分享了當自己成為超級紅人后,從特別關注到互相關注的親身經歷。
以下為演講全文——
李雪琴:大家好,我有點緊張,尤其是剛剛聽了前面幾位老師的演講,受益匪淺。
正式介紹一下,大家好,我是李雪琴,首先來說一下我的公司,IMSOCIAL紅人加速器,I′m social,意思就是李雪琴特別能social。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我是怎么在微博上發展的。
把social變成創作內容,在社交之路上策馬奔騰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從特別關注到互相關注需要走多遠》,這個事要從去年的會議說起。
去年我就來了,當時是史里芬老師演講到了觀眾提問環節,我在現場觀眾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就把手舉起來沖到前面去提問,以至于史里芬老師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以為我是微博安排的托。那一次我獲得了史里芬老師的互相關注。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收獲,就是我在提問老師的時候,我跟史里芬說你是我全微博第二愛的男人。
雖然他非常不想知道我第一愛誰,但是我還是堅持告訴他,我第一愛的是銀教授。然后我就獲得了銀教授的互相關注。
好巧不巧,我還碰見了咱們剛才演講的大綿羊BOBO老師,畫小頭像的,當時我就死皮賴臉的讓他給我畫了小頭像,假設自己跟王校長是一個待遇。
之后我開始在微博社交之路上策馬奔騰,現在講一下我是怎么策馬奔騰的。
第一,積極的點贊、踴躍評論,爭做評論區的交友小能手。今年1月份的時候,我稍微火了那么一下,我就每天在微博上看誰艾特我了,誰轉發跟我有關的內容。比如說看到了特別喜愛的一些老師轉發了跟我相關的內容,我就像過年一樣。
但是逐漸的,這種在評論區的互動已經無法滿足我的需求了。
我就開始了第二步,主動出擊、四處碰瓷,我開始在我的微博上艾特別人。
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在我自己的微博上艾特別人,就會有無數的好友幫我一起艾特。
比如說剛剛演講的王建國老師,我就很喜歡他,我在微博上艾特他,我說我想要一本新書,最后果然得到了。
我還喜歡二手玫瑰樂隊,我天天去艾特他們,后來成功的成為了他們的朋友,還跟他們學習了化妝技術。
第三,擴展到線下,用微博拯救社交恐懼。
我是一個社交恐懼特別嚴重的人,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跟一個特別喜歡的人一起參加活動,我不敢說話。
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我知道要和誰一起參加活動之前,先上微博艾特,我之前跟張瑋瑋老師有一個活動,參加活動之前,在我的微博上發張老師的歌詞,然后艾特他,張老師見到我的時候,就知道我發了微博,他收到了我喜歡他的信號,我的緊張感就消除了。
與此同時我發現,圍觀的網友們比我自己還興奮。
我去搜索、社交的這個人,跟我越不搭邊他們越高興,下半年我會把社交這件事情變成我的創作內容,把跟別人交往的過程、聊天的過程分享給大家。
互動帶來的不僅是社交關系,更帶來了尊重和認同
很多人會問我,你為什么執著在微博上互動?
我們知道馬斯洛需求層次,社交需求在第三層,滿足的是人的情感和歸屬需要。
我跟這些喜歡的人在微博上互動,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社交關系本身,更是社交關系背后他們對我的尊重和認同。
每一個內容創造者都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事實就是我們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我遭受到很多的置疑,比如說我大姑父。他是年近70的人,他質疑我三點,第一點說“你北大畢業,你就干這個,有啥意義”,第二是說“你作為一個女孩,能不能自重一點”,第三是說“你看看你創作的那個內容,有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方向,有沒有緊跟社會進步的步伐”。
我相信這三點問題的置疑,根本上可以代表大多數人對我的置疑。
我面對置疑的時候,我也會懷疑自己,我會想,我是不是在給社會生產垃圾,我做的事是不是沒有意義的,我會疑惑我錯了嗎,我甚至會想我到底是誰。
但就是這些我一直欣賞、尊重的人,他們愿意在微博上跟我進行互動,讓我知道我還是我,讓我知道我現在堅持的事業是對的。我今天能夠站在這里,非常感謝大家。
無盡的遠方和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我今天站在這里,不能只感謝愿意跟我互動的人,我還要感謝我的粉絲,事實上我并不是特別習慣稱呼他們為我的粉絲。
我更喜歡稱呼他們為“喜歡我的朋友”,我每天在微博上跟大家分享我的家常里短、喜怒哀樂,這些人比我生活中的朋友更了解我。
我難過的時候跟我一起難過,我開心的時候跟我一起笑,比我父母還關心我有沒有減肥成功。
正是這些人讓我覺得我理解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無盡的遠方和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他們讓我覺得這個世界特別的大,不管你過的多不如意,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愿意理解你、喜歡你,會讓你覺得這個世界特別小,那些看似遙遠的人就活在我們的身邊。
我會想我要如何去回饋這些喜歡我的人,我之前特別迷茫,特別沮喪,這個時候我的一個朋友,也是我們微博的一位大V王村村老師,他說李雪琴,你的關注和回應要留給愛你的人。
他說完之后我恍然大悟,醍醐灌頂,那之后我知道,喜歡我的人他們想要什么,我能給他們什么。我能給他們的,就是真誠和熱情的回饋。
從那個時候開始,每一條私信、艾特我的微博,我都盡量回復,跟我的粉絲互相關注,跟他們聊天。
很多人會問我,你這個過程特別難吧,多累啊,他們覺得不可思議,我為什么能做到這樣。
有一個粉絲跟我說:“李雪琴,我覺得你就像我身邊的一個朋友,我仿佛認識你”。
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我做的所有的努力,我花的所有的心血都值了,我打開了我的生活,歡迎他們走進我的生活,他們愿意來跟我分享生活,又逐步的理解我的生活,最后深深的印刻進我的生活,我也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我在跟我的朋友們拍一個關于合租的視頻內容,很多人說看了我們的互動,覺得我也住在你們家。
我們家特別小,來來往往就6個人,但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讓我們家的一方之地好像裝進了成千上萬人的情感和成長。
最后我想說,從特別關注到互相關注,可能只是一句“我喜歡你”的距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