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風和日麗(微信號:singthelife)
原標題:獨家爆料NB×Karma合作火花:盡情相愛,盡管去跑!
本文已經原作者授權轉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最新上線的New Balance廣告片命名為「盡管去跑」,8個小故事場景,最后一氣呵成串聯好,整個片子就一分多鐘。
風和君看完后,覺得怎么畫風大變的感覺呢?相比之前NB的片子,一下子這么奔放,又這么多場景,節奏感極強,尤其用鼓聲做配樂。
細看這八個場景,配合八句踏實的臺詞,我們又進入了一種全新的觀影模式。
《New Balance:盡管去跑,跑出你的小確幸》: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5783.html
臺詞①:早起三小時,只為把三條車道占作私家跑道。
第一組場景的鏡頭感特別強,近景,中景,遠景,
仿佛演員的呼吸都拍活了。
整個氣息是跟著能量走的,
用演員的情緒來帶動品牌需要的能量,
這里把娛樂手法放大到了極致。
臺詞②:每次都跑出最餓感,當然不會吃出罪惡感。
奔跑和狂吃這組看似有矛盾沖擊的場面竟然也配合得如此生動,
這里的場景化效果以及排列組合產生了太多聯想空間。
臺詞③:最刺眼的不是陽光,是路人羨慕的眼光。
突然放射出一道cosplay的幽默感,
原來帶著喜感的奔跑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奔跑的情緒定位越來越寬,
而每一種情緒就是一種場景,
所以奔跑的跑道是各種各樣的,
總有一條是你最感到親切的。
臺詞④:追我的人越來越多,能追上我的卻好少。
愛情的態度,也是一種競爭的態度,
中間透射了一種女性當家做主的感覺,
仿佛嗅到了一絲絲花木蘭的氣質。
臺詞⑤:包袱誰都有,關鍵要看誰最會抖。
皮影戲這類中國傳統元素也融入進來了,
豬八戒的奔跑也是一種態度。
臺詞⑥:旅行買什么紀念品,我倆只收藏跑過的風景。
秀恩愛也可以是不矯情的,
是動靜相宜的。
臺詞⑦:你爸我老跑老跑,所以看著就沒那么老。
不一樣的親情牌,
不斷奔跑的親情牌。
臺詞⑧:不用來跑,難道用來看?愿天下跑鞋終能出柜。
另一種女王范,
這次的奔跑態度對很多定義做了太多顛覆。
風和君也獨家與New Balance品牌方以及代理商Karma團隊進行了深度溝通,看看這次《盡管去跑》背后有什么小心機呢?
New Balance×盡管去跑
Q1:這次NB的廣告片用了大概8個場景,8個小故事來串成了整個TVC,這種考量是什么?8個場景是否之前做過市場調研,覺得這些場景是受眾最容易產生共鳴的?
A1:首先要介紹一下項目背景。這波秋冬季的running campaign,我們希望我們能挖掘到不一樣的“跑者洞察”,做出一波有別于競品的傳播。
這項目啟動半年前,我們就花了很多的精力,在自己(大部分團隊成員本身就是跑者),以及身邊很多跑步的朋友身上挖掘“跑者洞察”。
我們和代理商團隊,最終發現的一個洞察是:那些長期堅持跑步的人,他們都有一個讓自己持續獲得愉悅的理由,用一個時髦句式來說,就是–每個人都跑出了自己的小確幸。
基于這樣一個洞察,我們希望借那些成熟的跑者之言,從他們的真實感受中,挖掘出那些勵志的、開心的、值得驕傲的“內心戲”,從而啟發那些依然對跑步心懷畏懼的人,讓他們意識到,其實跑步并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般枯燥、勞累,而是一種充實閑暇生活、豐富人生體驗的手段。偶爾跑跑,只要付出一點點小努力,就可以得到穩穩的小確幸。想跑的時候,#盡管去跑#。
在執行階段,我們和代理商一起,從很多跑者“小確幸”故事里,甄選了7個特別有都市跑者的(場景),發展成為最終的創意。
Q2:整個片子用了鼓聲做背景樂,隨著情節的緩急,鼓聲也此消彼長,相比之前NB廣告片擅長用的清新風,感覺突破了不少,有更多金屬,搖滾的感覺,然后也配合了劇中人物的一些張力,仿佛這一次的TVC豪放了不少。
A2:是的,成片的效果讓我們很滿意,和導演的經驗、用心、巧思是分不開的。這次我們有幸邀請到多次斬獲戛納的日本知名廣告導演 Tsugihisa Tanaka來執導,這也是他平生第二次執導跟跑步有關的廣告,之前的一部作品《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因其視角獨特,不僅被跑者們津津樂道,更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這支TVC的背景音樂,也是導演的神來之筆——貫穿全片的鼓點,靈感來自今年大熱電影《鳥人》,這個音樂的巧思讓整部廣告片看起來熱血沸騰。
Q3:TVC的文案腳本也很特別,沒有太刻意聚焦詞藻上的華麗,這次文案比較口語化,生活化,而且配合了多個場景,這次文案策劃后有什么小心機么?
A3:在這支TVC里,我們呈現的是都市跑者的群像。每個跑者說出來的“內心戲”,就是他們通過跑步得到的「小確幸」,各不相同,各有情趣。我們正是要借這些直白、有趣又有態度的文案,引發跑者的共鳴,也勾起那些不跑步的人“出去跑跑”的欲望。
Q4:這次TVC的主題是「盡管去跑」,是一種突破約束的號召力,當初為何會用這個話題點?近幾年NB非常注重在生活態度上去影響消費者,通過生活的潤化,再去提煉產品功能,NB情感牌的策略是什么?品牌日常做消費者人群畫像的時候,是否發現了很多不一樣的有趣的消費者情緒化數據呢?
A4:正如我們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一樣,「盡管去跑」,是跑者對自己既得成果的肯定,也是對「非跑者」的鼓勵。我們想通過這波廣告傳遞給所有人一個信息:跑步帶給人們的樂趣,是無窮無盡的,但是只要跑起來才能體驗。
Q5:整個拍攝時間有多久?拍攝過程中有什么奇葩或者難忘的事情呢?
A5:在臺北拍攝了三天。
花絮一:臺詞是“追上我的卻很少”的那個女生,因為拍攝當天氣溫很高,又反反復復的跑,最后跑吐了。
花絮二:豬八戒的皮影,是找了杭州當地的一個皮影戲班的專業道具師定制的。
Q6:這次8個場景中有一個父女跑步的場景,這是NB難得一見的家庭溫情牌,是否預示著未來NB的情感范圍會擴大?
A6: “父女”場景的出現其實也非常意料之外,這是我們和一個業余馬拉松跑者聊的過程中聊出的小故事。她說在一場馬拉松比賽中看到這樣一對父女,就穿著背后印著“I run with my father”和“I run with my daught”的Tee,兩個人跑得不算快,也沒有過多的交流,但他們之間互相支持的氣場、肩并肩一起前進的畫面特別動人。
所以與其說是情感范圍的擴大,倒不如說是品牌在消費者洞察中發掘出了都市跑者的更多不同形態,并與他們一起發聲,將跑者心中講的明甚至道不清的小確幸分享給更多的人,從而引發廣大都市跑者的共鳴,也鼓勵更多對跑步心懷向往而未動身的人們可以放下顧慮,沖破糾結,盡管去跑。
同時,品牌作為百年慢跑鞋世家,不僅為不同層級的跑者提供與之相對應的跑步裝備,更是以一個同行跑者的身份,密切關注跑者的裝備、心理甚至體驗上的需求,全方位地輔助跑者能夠更好更長久地享受慢跑運動。
Q7:這次多個場景,有美食的,有校園,有Cosplay,也有文藝的,還有皮影戲這種,你們是如何把這種場景的差異化無縫貼合,最后串成一整個片子的?
A7:把一些彼此沒有聯系的場景串成一條片子會不會成功,其實一開始,我們心里也是不太確定的,直到第一次在后期公司看完A copy,心里懸著的石頭才放下了。這八個場景雖然看起來是獨立的,沒有一個故事線貫穿全片,但因為每個場景所表現的「跑者小確幸」都很有趣,文案都很有梗,所以串起來之后,接近兩分鐘的片子,看起來卻感覺只有30秒,特別暢快,而且還不過癮。
KARMA×盡管去跑
Q1:這次是第一次和NB合作么?感受如何?
A1:還真是KARMA和NB第一次合作,感覺挺不錯的。雖然合作過程中,各種“小摩擦”不斷,但不摩擦,哪來的快感呢?
Q2:這次你們主要負責哪些合作范疇?
A2:KARMA主要負責整波running campaign 的傳播策略制定,以及創意發想和執行。在執行層面上,除了常規的TVC、平面制作,我們還負責社交推廣策略的制定和執行。
Q3:片中Kama客串了一個廚師角色,當時為何會選你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A3:因為前前后后casting了好幾個角色,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犯難的時候,導演提議說“Kama,說要不你來演吧”,剛好Kama又是表演科班出身,于是就順理成章的得到了這個一秒鐘的角色。
Q4:KARMA之前都是側重一些娛樂動圖,或者娛樂視頻什么的,這次NB的視頻還是挺不一樣的,為何會接這個片子?你們接活的標準有哪些?
A4:其實在創立之初,KARMA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家創意廠牌,我們特別擅長的是傳播概念的產出,至于用什么樣的手段執行,是視頻、動圖、平面海報、文章,我們會根據創意的需要來決定。這次接NB的項目,一開始我們也是花了很多時間在挖掘消費者洞察和制定傳播策略上,最后在“盡管去跑”這個傳播概念出來之后,我們才決定用海報、視頻這些物料來作為推廣素材。
被外界說是一家主打娛樂創意的公司,可能是因為我們團隊自帶幽默感,喜歡做有趣的事情吧,之前很多KARMA的作品,譬如岡本、趣多多、餓了么,都是走黑色幽默、詼諧路線的,所以這次和NB合作,我們也想試著把我們身上的這股快樂氣息,帶到NB的廣告里面去,讓大家看到,跑步不僅僅是流汗熱血的,也是充滿無限快樂的。
我們接活并沒有嚴格的標準,但我們總是喜歡和有趣、正能量的品牌合作,因為我們一直相信廣告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廣告既然可以改變一個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就必定可以改變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我們希望KARMA出品的廣告,能不露聲色地影響世界,讓每個人更積極地生活。
Q5:在你們眼中,什么樣的視頻才是好玩的,能引發共鳴的?
A5:KARMA堅信,對人性有精準的洞察,才是一件好作品誕生的基礎。比如周星馳的電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講最刻骨銘心的道理,讓觀眾放聲大笑的同時,也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只做無腦的搞笑視頻,不是我們的追求。要好玩,更要在笑過之后,給觀眾留下點什么,才是創意的最高境界。
Q6:接下來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項目呢?能爆料木?
A6:一大波KARMA風格的作品,正在醞釀中。只能暫時保密,但一定會持續驚嚇到你。
Q7:NB這次項目熬了多少夜?整個團隊有多少人?如何激發大家在這種環境下的斗志?怎么看待KARMA的團隊精神?
A7:我們NB團隊的十個同學,有好幾個都是長期堅持跑步,并且跑過好幾場馬拉松的,所以大家從一開始做這波running campaign,都表現得超興奮,不遺余力地貢獻自己的跑步洞察。這次項目,與其說是工作,更像是對個人興趣的總結匯報。KARMA和別家公司不一樣的地方也正體現在這種地方,大家的身份是創作人,也是某一方面的“玩家”,因為我們身上總有一股勁,總懷著一腔熱忱,所以在工作的時候,也自然而然地把這些積極的能量釋放出來,成就了我們高水準的作品。
而最近在風和君脫口秀節目《風和呵呵秀》中,Karma的主理人Kama也接受了風和君的專訪,你可以感受到Karma團隊更多的腦洞空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