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MA 內部公開信——我哪天 last day?
來源:KARMA(微信號:karmaisme)
兩年多前,我決定離開奧美要創辦 KARMA 的時候,很多人問過我:你真的準備好了么?開公司可沒這么簡單,你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麻煩。運氣不好的話,會把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 事業、存款、生活、身體、甚至家庭都賠進去,輸個精光。
說實話,那時我很不以為然,也不想去揣摩他們說的那些麻煩長什么樣,直到我親自遭遇了紛至沓來的各種麻煩。這些麻煩,有來自稅務的,有來自客戶的,有來自團隊內部的。這兩年多來,我幾乎沒有休過假,沒有在十點前下過班,也沒在十二點前睡著過,因為每天總是有處理不完的事,接不完的電話,操不完的心。
慢慢的,我開始明白了他們曾經跟我說的話。但我并不后悔。
還記得公司成立沒多久,我寫了一篇《害怕讓我熱血沸騰》,一夜之間被同行瘋轉,被媒體轉載,被點贊,也被狂罵。很多人來 KARMA 面試的時候,都會提到這篇文章,說之所以想來 KARMA,就是因為被這篇文章所點燃。這兩年多,許多優秀的人才加入了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做了大小幾十個案子,收獲了許多新客戶,沒日沒夜的害怕,并熱血沸騰著。
但是,也有人離開了 KARMA。那些離開的小伙伴,有的是因為被別的公司挖角,有的是因為要去追求做服裝設計師的夢想,當然,也有的是因為很多廣告人在離職時常常會說的理由:工作負荷太重,家人反對做廣告……
大公司,幾百上千號人,每天都有可能是某人的 last day,不足為奇。而對我們這樣僅有區區二十幾位員工的小團體來說,任何一次,任何一個伙伴的離開,都是一次巨痛。更何況,這次,一走就是三個,說走就走。員工組團離職這種「家丑」,本不該拿出來說。也許說了,團隊會亂,客戶會丟。各種我們不敢想的后果,會毀滅我們。但我還是想說一說。因為,KARMA 從一開始,就沒做過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也永遠不會做。
坊間關于任何一家廣告公司的傳聞,甚至緋聞、流言,都只能用作茶余飯后的談資,如果不是親身參與其中,每個人都不應該僅憑這些信息碎片,就妄下判斷。
當別人看到我們在朋友圈分享圖文,比如我們拿到了創意獎項,比如裝修一新的公司,比如我們拍余文樂,拍王祖藍,都覺得 KARMA 這一路走得一帆風順,工作輕松愜意,其實我只是不愿意跟大家分享那些光鮮背后的磨難和痛苦,因為就算我告訴你們,又能怎樣?除了在我自己的傷口上撒一把鹽之外,對于局外人來說,毫無意義。與其做無謂的抱怨,我更愿意讓別人知道:我,今天還和我在一起其他 KARMAer,我們還在堅守理想。
理想之于我是什么?
我不能確保每個人的理想都一樣。但在 KARMA,我相信能夠加入并且最終留下的家伙,看中的都不是這里的辦公環境、福利等等條件,說到這些,我知道我們遠不如大公司做得好,他們看中的是這里的“空氣” - 對創意的尊重和對創造的渴望。相比創意或者高級的 creative,我更喜歡稱自己以及身邊的工作伙伴為“創作人”,其實我們和畫家、音樂家、攝影師、導演沒有本質上的的區別,我們也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夢。之前,我在奧美作為創作人,也帶領我的團隊一起創造過夢,而現在,我要帶領KARMAer們繼續創造,創造那些更瘋狂的,別人不敢想的夢境。
造夢的過程必然是辛苦的,因為沒有公式可循,沒有模版可套,一切都必須從零開始。這也恰恰是我們這個行業的迷人所在。每一個新案子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未知的旅行。從接手的那一刻開始,就要開始制定攻略,找到一條可行的路,接著,我們要背負著時間和精神和重壓,踏上旅途,直面那些意外和風險,翻越那些拔地而起的高山,直到從一條長長的隧道中走出來,最后被刺眼而溫暖的陽光所擁抱。我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這樣誕生的。它們就像母體里的嬰兒,直到健康降生的那一瞬間,才被所有人所認識并寵愛,而這個時候,沒有人會關心他在漆黑的母體里是如何度過漫長的孕育期。作為這些作品的母親 – 我們,也不會輕易告訴你,懷著它們的時候,我們是多么的操心,生它的時候,我們是多么的痛苦。我們只希望它們被所有人看見,并喜愛。我們只希望,我們的孩子,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光明和樂觀。
有的人覺得廣告這行做起來辛苦,而我的看法是:說辛苦,只能說明你對它不夠熱愛,或者說,你對它缺乏企圖。改變這個行業的現狀,永遠沒有時機成熟的時候,一切都只在于依然身在這個行業的我們自己。而作為一個創作人,我可以完全控制的事情就是:思考。因為所有的想法,關于夢的想法,偉大的想法,都來自于我自己的大腦。而我永遠相信,當一個想法足夠偉大的時候,它自然會引爆開來,讓每一個人從中受益。所以,當我有條件自己為自己創造一個夢想的工作狀態的時候,我為什么不?KARMA,便是所有 KARMAer 的小時代。
當我創辦這家公司的時候,初衷就是改變廣告的游戲規則,如果說剛剛起步的時候,這個游戲規則還只是一句虛無的口號,那么今天,我可以告訴你們,我想創造的游戲規則就是——
在 KARMA 這家公司,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疆土,無論你是創作人,還是客服人員。
因為你只有在自己的領地,你才可以以一個王者的心態來統領一切,并對你所做的一切負責。每個初進 KARMA 的人,我都會告訴他,你不是來這里為我打工的,而是來為你自己做點什么,為這個世界創造點什么。別小看你自己。我們和大公司不一樣,因為小,所以我們更需要巨人。
我們公司樓下的馬路上,每天入夜,總能看到一些打扮妖冶的女子在經營她們的事業。與一群性工作者在一條馬路上為鄰而棲,我并不覺得有什么,相反,我還覺得挺好,仿佛這也是 KARMA 這五個字母在冥冥中為我們所做的安排。
不確定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karma 在英文里的意思是“因果報應,因緣”,當初給公司起這樣一個名字,就是因為我想告訴自己,從今往后,這家公司所得到或者所失去的,都緣于我們自己的造化。就算今天我們在客戶眼里只是一家沒什么背景的小公司,我也不覺得有何不妥,因為我們盡心盡責的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我們的夢想而付出所有。如果將來有一天,KARMA 變成了創意熱店,或者,KARMA 變得一無是處,我也不會因此而狂妄自大,或自慚形穢。
當我老去的那一天,我希望當我在床榻上失去活動能力,任人擺布,尊嚴盡失的時候,我的腦袋里珍藏了無數我創造過的夢想,無數我經受過的磨難,無數與我共同造夢的好伙伴。我需要這些猶如回顧電影畫面一樣的回憶。因為只有這些刻骨銘心的東西,能讓我保持最基本的尊嚴。
為了在人生的最后一程露出別人讀不懂的微笑,我愿意就此繼續。
(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