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揭秘微信用戶行為習慣,用戶究竟愛看什么?

舉報 2015-09-21

知家第一期微信運營官課程整理分享。

主講:蘇超網絡事業群\移動社區產品中心高級講師,專長產品運營。
曾就職于CCTV2,擔任財經記者和編導。
2010年進入騰訊公司,從事過騰 訊博客\新聞客戶端\微博\微視\微社區等多部門的運營工作,帶領騰訊博客1000多名寫手,通過4年多的時間經歷和見證了微信的誕生與發展。

來源:知家(微信號:zhijiadongshi)
主講/作者:蘇超
原標題《微信班干貨完結篇:文章轉載背后的秘密都是人類演化的結果!》
本文經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只有深度了解用戶的習慣和行為,才能做出最火的內容;用戶為何選擇分享某些信息,又為何對某些信息視而不見,了解這些有助于在注意力的競爭中占盡先機。

中國用戶的習慣

1. 用戶每天在微信上平均閱讀5.86篇文章

騰訊資深運營官:微信用戶行為習慣大公開!

不同的用戶每天閱讀的文章數存在挺大差異。23%的用戶平均每天只閱讀1篇文章,但也有20%的用戶每天閱讀6篇到10篇。日均閱讀文章數超過3篇的用戶占比51%。重度閱讀用戶愿意在上面花更多時間看文章。

2. 訂閱號80%的閱讀量來自朋友圈

2.jpg

這是來自張小龍在12月微信公開課上的一個數據分享。訂閱號有非常多的閱讀量來自朋友圈,這符合2/8原理。所以,有大量粉絲的公眾號如果不能生產有吸引力的內容,同樣無法提升閱讀數。

3. 情感、養生和政法新聞最受大眾歡迎

3.jpg

情感、養生和政法新聞穩居閱讀人數和分享人數前三名。尤其是情感資訊和養生內容,用戶既愛閱讀也愛分享。

疾病病理雖然不是閱讀人數排名前十的內容,但卻在分享人數中排第四。財經新聞閱讀人數不少,但在分享人數中排名落后。

4. 微信用戶61%的轉發文章發到了朋友圈

5.jpg4.jpg

微信用戶分享文章是比較有目標性的,雖然轉發到朋友圈可以讓更多朋友看到,但依舊有接近40%的內容轉發給好友。


用戶更愿意分享怎樣的內容?

1. 主題積極,讓人感到興奮的

能夠激起讀者情感反應的文章比對讀者情緒毫無影響的文章受歡迎,進而能夠帶來快樂情緒的文章比帶來悲傷情緒的文章受歡迎。

2. 讓人非常憤怒和恐慌的

雖然讓讀者樂觀積極的內容更受歡迎,但如果激起足夠激烈的用戶情緒,比如憤怒和恐慌,文章被分享的概率也很高。像政治丑聞和引發癌癥高發的因素等內容。

3. 顯示自己聰明、消息靈通、見多識廣的

讀者在分享一些內容時,往往想表達這個內容我能明白,或者增強自己在朋友中間“消息靈通”的形象。對用戶而言,分享這些內容是提高自己在社交圈形象的方式。

4. 實用且容易記住的

之所以“榜單”性質的文章很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簡單、實用且容易被記住。一方面用戶在分享實用性質的內容時,會覺得自己在幫助朋友,另一方面容易記住的內容會隨時被拿出來作為談資。

5. 有價值的故事

人們喜歡有故事性的內容,故事能激發人們的興趣,被分享的可能性就高。

分享的必要條件:

第一,用戶必須有機會看到你的內容;
第二,用戶必須確實看到你的內容;
第三,內容必須能夠引起他們的反應并讓他們產生分享意愿。


用戶為什么不分享你的內容?

1. 用戶缺乏對你的信任

如果人們懷疑內容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他們就不會分享。2011 Edelman Trust Barometer研究發現全球只有56%的人相信企業會以做“正確的事”為導向。

要點:第一步是讓人覺得你值得信任,要積極與粉絲公開對話,并表現誠懇,不畏懼批評。

2. 你的品牌對用戶并不重要

事實上,粉絲對品牌的記憶總是短期的,他們會問:“你的品牌最近給我帶來了什么價值嗎”?

粉絲需要的是有價值的信息,優惠的產品,及尋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機會。即便粉絲并不會忠誠于品牌,但需要讓他們對你提供的信息抱有興趣。

要點:確定你對粉絲的價值,并持續提供這些價值,如果能超越他們的預期當然更好。

3. 你的內容很無聊

用戶更愿意分享他們認為有趣,搞笑的內容。

要點:讓公司的創意人員把幽默元素加入分享的內容吧。

4. 人們更在意事業而非品牌

紐約時報發現人們更愿意分享他們關注的事物。他們會考慮能為自己關切的事情做些什么。不局限于你的品牌或產品,而讓用戶覺得是在參與一項有意義的事,會讓他們興奮不已。

要點:展示品牌人性化的一面,讓粉絲知道你關注的活動,給他們機會融入某項事業。

5. 用戶通過分享來建立和維護關系網絡

人們看重與他人的關系而非與品牌的關系。用戶需要歸屬感,而你的品牌可以成為歸屬感的平臺。在紐約時報的調查中,78%的受訪者表示分享鏈接是他們與某些朋友保持聯系的唯一方式;73%的受訪者表示分享內容幫助他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要點:評估你的內容并考慮用戶愿意分享此內容的原因。

6. 用戶希望獲得認可

人們執著于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希望在朋友眼中有自己特別擅長的領域,這一點需要通過內容分享來體現。在紐約時報的調查中,68%的被訪者表示分享內容就像給自己打廣告,希望通過分享內容來塑造和提升個人形象。

要點:分享那些能讓轉發者提升自身形象的內容。

7. 用戶通過分享來管理信息

73%的受訪者表示當他們分享一條信息時,會思考得更多更深;85%的人表示別人的評論也能幫助他們思考。

要點:給出可以激發用戶思考的內容,最好能讓他們有話可說。

8. 你誤會了你的用戶

Marketing Persona:提倡通過用細節描繪絕對理想用戶的方式來了解用戶。了解誰是你的用戶可以幫助了解共同的分享動機。

要點:根據你想溝通的群體制定差異化的內容分享戰略。


粉絲的七種類型

1. 利他主義者(Altruists):分享動力純粹來自分享互助。他們希望自己被當作可靠的信息來源。

2. 事業家(Careerists):通常受過良好教育并希望通過分享內容提高自己聲譽。他們傾向于分享比較嚴肅和專業題材的內容。

3. 時尚褂(Hipsters):都是生于信息時代的年輕人。他們分享最前沿的時尚創意信息,通過分享來建立自己的網絡身份。

4. 自娛自樂型(Boomerangs):只要收獲評論就很滿足,即使是消極的評論。

5. 純社交型(Connectors):通過分享內容與他人保持聯系。分享內容對他們是很隨意的事。

6. 信息篩選者(Selectives):對于他們分享的內容和對象具有較高的選擇性。他們對于分享內容深思熟慮并期待回復。

7. 趨勢帶領者(Trendsetters):通常是領導者,營銷者,商業領袖。他們緊跟所處行業的前沿,并將信息快速有效的分享散播出去。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南皮县| 英德市| 阿合奇县| 紫云| 沅江市| 宿州市| 古浪县| 中阳县| 怀化市| 奎屯市| 阿鲁科尔沁旗| 兴宁市| 隆安县| 玛纳斯县| 汶川县| 甘德县| 临高县| 西峡县| 嵊泗县| 海口市| 辽中县| 苗栗县| 英山县| 哈尔滨市| 富源县| 崇信县| 饶阳县| 鄢陵县| 石河子市| 汝阳县| 雷波县| 噶尔县| 安西县| 宁武县| 广州市| 聊城市| 曲周县| 沧州市| 思南县|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