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個人軌跡”刷屏:懷舊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
5月27日晚上,一個名為“QQ個人軌跡”的H5在朋友圈刷屏,來自QQ20周年的回憶殺傳播,沒想到竟然被微信短暫封殺了,也阻止了這個H5在朋友圈的大面積刷屏。大叔簡單做個點評。
先說H5的刷屏套路。
大叔在《刷屏》里反復強調了,因為有套路,所以,刷屏是具有可復制性的,這個案例就能充分說明。
你是哪一天注冊的,那天有什么特別,你注冊QQ多久了,超過**%的用戶,你換了幾次頭像,有幾個群,多少人來過你的QQ空間,你的QQ有幾個太陽和黃鉆……
這些文案和數據,基本上把一個QQ用戶的線上數據都用到了,也勾起了無數人少年時代的記憶。
無論是一頁頁翻頁的形式,還是每一頁文案和數據的內容,QQ這個H5的刷屏套路,酷似網易的年度歌單和支付寶的年度賬單。
尤其是和主打“走心”共鳴的網易云音樂,比如:那一天,你聽某某歌聽了20多遍,想必你那天有什么心事。
網易的年度歌單,把冷冰冰的數據變成了能體現你過去一年的心酸與快樂,而QQ20年則同樣是用大數據,一下子把時間拉得更長,展現了你的青春年少時的“網絡人生”。
大叔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看到,用戶參與分享的動力其實就一個,那就是由回憶產生的情感共鳴:懷舊,這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點:
1、界面
這個配圖的界面,采用最原始的QQ界面,大叔看到很多這里,就開始截屏在朋友感慨當年在網吧聊QQ的經歷,那些年下過的大雨……但也有人竟然忘記了密碼,可見距離青春已經很遠了,暴露了年齡。
實際上,QQ前幾天專門請《啥是佩奇》的導演拍攝的一個短視頻,也是聚焦在了QQ密碼和網戀這兩個時代標簽上。
2、Q齡和太陽
除了具體的注冊時間可以PK,分享頁面還有一個細節,當年,QQ流行過一陣比較誰的在線時間長,當年,大叔有兩個太陽,已經非常厲害了,因為天天在宿舍電腦上掛著。
3、QQ空間
這個產品,當年非常流行,大叔曾經也更過好幾年,寫日記一樣的,但后來就停更了。
4、QQ位數
你的QQ號到底是幾位的,說明了你的江湖地位。比如大叔的第一個QQ號是6位數的,來自一個師哥送給我的。你看,不由地開始回憶了……
其實QQ在制造各種場景,勾起你的回憶,緬懷你的青春,然后讓這個H5代表你的青春,出現在你的朋友圈,進而刷屏。
雖然刷屏套路是抄襲而來的,但QQ有一點是別人無法替代的,就是它作為陪伴大部分PC時代聊天工具的地位,這其實也是這個H5刷屏的必要條件。
但大叔也有一個疑問,雖然這個H5靠著回憶刷屏了,但QQ想要借助這次刷屏重新喚醒QQ老用戶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為大家更習慣用微信了,現在的社交關系都在微信上,那么,這么勾一下QQ的價值何在呢?
大叔覺得,得分兩個維度看這個問題。
對于QQ來說,就是品牌曝光吧,QQ刷了一波存在感,至少我們都還掛著,沒忘記密碼,不然這個H5生成不出來海報。大叔估計,今晚的QQ同時在線人數會創一個階段性新高,但也僅此而已。
對于想刷屏的品牌來說,怎么學習QQ,勾起用戶的回憶殺,是這次刷屏最重要的知識點。但請別忘記了,再模仿QQ這個套路的時候,先搞清楚自己是不是QQ。
至于微信短暫封殺這個H5,大叔覺得吧,一定是觸發了朋友圈刷屏的閾值,估計是QQ求了情,很快解封了。
但是,你會發現,雖然短暫地封殺,可能不超過1小時,這波刷屏的勢頭就被打擊了不少,這也是大叔之前的觀察,僅自己可見或者直接封殺的素材,如果恢復之后,再想繼續在朋友圈刷屏的可能性極低,因為裂變式刷屏最重要的就是連貫性,才能起到裂變式的增長。
所以,因為誘導分享導致的封殺,真的是微信的必殺技,所有素材都逃脫不了這個宿命,這也可能是現在的H5很難刷屏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萬能的大叔(ID:wannengdedashu)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