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小馬宋2025年度演講:營銷的變與不變【附全文含PPT】

原創(chuàng) 37 收藏44 評論1
舉報 2025-04-18

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

首發(fā):小馬宋

本文內容來自于4月12日在「杭州」舉辦的「小馬宋案例大會(2025)」中的年度演講內容,有刪減。

大家好,我是小馬宋。

每年的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都會在杭州召開小馬宋的年度案例大會。

一個是給大家匯報我們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還有就是聊一聊這一年,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今年,我們的主題,叫做擁抱變化。

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

這幾年,我們確實很明確感受到了變化,尤其這一周,我們感受更加地深刻。

橡樹資本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馬克斯在最近接受采訪時說了一句話:這是我職業(yè)生涯中,見過最大的一次環(huán)境轉變。

其實我也很想說這句話,可惜他比我提前說了,我就只好引用他的說法了。(笑)

今天大家在現(xiàn)場,有400多人聽了我們前面講的7個案例:可能會有這樣的一個感覺,就是今天的這些營銷案例,并沒有一套固定的解題思路。

比如,我們在服務1949的時候,我們其實想的是讓它做什么樣的午餐?以及怎么做才能獲得優(yōu)勢?

我們在做挪客的時候,去調研,我們更多是去看歐美或日本的市場,它究竟是怎么在城鎮(zhèn)化發(fā)展起來之后,發(fā)展休閑露營的?

我們在服務淘蛙的過程中,更多是發(fā)現(xiàn)了它企業(yè)經營的核心思路......

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客戶,都不一樣。然后它的解題思路,也不一樣。

為什么呢?

因為在一個變化的時代,是不存在確定解決方案的。

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

過去我在4A公司工作,我工作過的4A公司,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那為什么很多4A公司可以100年長盛不衰?因為早年的變化是沒那么快的,變化不大,所有的事物就都會相對穩(wěn)定。

歷史上的4A公司,從誕生開始,經歷了直郵、報紙、廣播、電視,大概一百年的歷史。但不管是從紙媒變成了廣播,還是從廣播變成了電視,都還是“軸心媒體時代”。這時候它的解題思路,無非是從報紙變成廣播,從廣播變電視,而且這三種媒體并不是替代,而是共存的。

在變化不是很快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同樣的解題思路來解也是同樣類型的題目。

但在變化特別快的時代,你會發(fā)現(xiàn),今天有些客戶,還主要是依靠線下渠道;
那有些客戶就做線上渠道了;
有些客戶做私域了;
有些客戶做直播了...
那解題思路,當然就不一樣了。

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第一個話題,叫做:營銷,因客戶而變。


一、
營銷,因客戶而變

不管是你是甲方做品牌的,還是像我們乙方做品牌咨詢的,都是會因你的客戶而變。

我特別喜歡統(tǒng)計學家喬治·博克斯說的一句話,他說:“所有的模型都是錯的,它們只在特定的尺度上成立,假如只用一個模型觀察世界,就會讓真理成為公式的犧牲品。”

這是我今天要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很多人會說,XX理論就應該是確定的。

其實理論都是不確定的、都是在某些條件下才適用的。哪怕是牛頓經典力學也不確定,因為它在微觀狀態(tài)、高速狀態(tài)、強引力狀態(tài)下也會失效。

對人類來說,大概只有數(shù)學公理和邏輯是確定的,但這也僅僅是全體人類對它們的定義。

所以,每個理論、每個方法都有它成立的條件和模型,并不是一個理論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而且我們今天面臨著一個變化更快的時代,那我們面對的客戶,也會都不一樣。

每一個客戶,都有它獨特的成功法門。我們就應該按照客戶自身的不同稟賦,來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

比如,
1949,是產品結構問題;
華洋的關鍵是渠道選擇的問題;
淘蛙的核心是對經營活動的聚焦和年輕化的設計;
龍羊峽三文魚,是因為國內客戶對中國淡水三文魚品質的誤解太大;
元氣森林,是產品定位都很好,但是沒有一句主打的傳播口號,那我們就重點去想廣告口號...等等。

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

上個月有個新聞,在廣告?zhèn)鞑I銷行業(yè)里還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京東撤銷集團品牌部門,合并到了零售部門的市場部...
這也引發(fā)了很多行內人的思考:
這是不是營銷的一個新動向?它究竟怎么了?

這件事,我之前在我的讀書群里分享過我的觀點,這里我其實想強調另一個問題。

就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和互聯(lián)網產品的打造和發(fā)展,通常不能用快消品的營銷套路去套用,因為它們真的很不一樣。

大家想一想,一個互聯(lián)網產品,尤其是它發(fā)展到日活1000萬到1億的階段,它就很少做傳統(tǒng)廣告。

不管是拼多多、淘寶、騰訊,還是暴風影音、360、搜狗。

騰訊從QQ開始,都不怎么做傳統(tǒng)廣告,因為互聯(lián)網公司的發(fā)展是以產品運營為基礎。

和傳統(tǒng)品牌的做法完全不一樣,它主要做的就是優(yōu)化用戶的聊天體驗,促進用戶下載和裂變。

傳統(tǒng)消費品牌,過去的做法,通常就是投放大量的廣告,然后鋪設渠道、招商、做代理商這樣的形式。

互聯(lián)網產品不一樣。

它更類似于硅谷那邊“增長黑客”方式,它的重點是促進下載、促進日活、促進裂變。所以它要找到最合適的推廣渠道,只要你用上了,你就有了黏性;有了黏性,你就可以再推廣。

所以它的核心是要先獲得用戶。

而且有很多的互聯(lián)網產品是有排他性的:你今天用了搜狗輸入法,就不會再用百度輸入法。有些是壟斷的:即時通訊有了微信,就不會有來往。

當開發(fā)壟斷型產品的時候,你沒有退路,只能飽和攻擊,快速讓自己成為用戶首選。

這就是客戶不同,打法也不同。

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

我過去確實是有過互聯(lián)網的經歷:

2011年,我們創(chuàng)辦過一個互聯(lián)網公司,拿到了兩輪融資;
后來我在暴風影音工作過一段時間,是暴風魔鏡的合伙人;
再后來我在小米生態(tài)鏈的一家企業(yè)——谷倉做過戰(zhàn)略合伙人...
所以我對互聯(lián)網產品的打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了解的。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很熟悉的產品——搜狗輸入法的成長的故事,也是它的發(fā)明者馬占凱講給我的。

馬占凱,他首先提出了搜狗輸入法的最基本的原理,也成為了搜狗輸入法的第一代產品經理。

他從搜狗輸入法1.0時代,一路做到了3.6版本,這個階段里,搜狗輸入法從最初的0用戶,發(fā)展到擁有1億裝機量、5000萬電腦端月活躍的超級應用。

盡管“搜狗輸入法”現(xiàn)在已經極為普及,但在它剛上市的第一年,市場占有率僅有3%,下載量也就一兩百萬。

在中國的互聯(lián)網時代,一兩百萬的下載基本就沒有什么意義,不可能成為國民級應用。

什么是國民級別的產品呢?電腦上裝機量要要超過1億。

而當時裝機量能達到1億的產品,也就只有QQ、搜狗輸入法、360和暴風影音等少數(shù)幾個產品。

搜狗輸入法是怎么做到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呢?因為它在第二年,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推廣渠道——番茄花園。

小馬宋,營銷方法,方法論,演講

在組裝機時代,很多產品通過番茄花園的盜版windows,進入了千家萬戶。

搜狗輸入法,就是找到了番茄花園這樣的一個渠道,用了一年的時間,很快做到了市場占有率第一。

大家不要覺得這很草莽,其實當年都這么干的。

所以互聯(lián)網產品的發(fā)展核心,其實是找到推廣的渠道、下載的渠道,然后做用戶的運營裂變。

拼多多是怎么推廣的?通過各種網絡廣告和“砍一刀”對吧,核心也是通過大量的用戶運營和產品運營,來獲得增長。而不是傳統(tǒng)的“營銷”。

通過提供工具、提供產品、提供平臺讓來你使用,
是“做用戶”,而不是“做品牌”,
這就是互聯(lián)網產品通常的打法。

互聯(lián)網產品找到合適的推廣渠道確實很重要。

大家知不知道,微信曾經和蘋果有過一次抗爭,因為蘋果要收“蘋果稅”。

大家知道蘋果的收稅是多少嗎?

比如說我在“得到”有一門課《小馬宋營銷實戰(zhàn)22講》,假設定價賣100元,我可以掙多少錢呢?

如果是蘋果手機用戶,首先要交給蘋果30%,就是所謂的“蘋果稅”——30塊錢;剩下70%要和得到分,得到拿去35塊錢,我只得到35塊錢;再交20%個人所得稅,我只拿到了28塊錢。

當時對公號文章的打賞,蘋果要砍一刀,30%的稅。

但作為互聯(lián)網人,其實我覺得很正常。

大家知道,一個游戲在微信上推廣要花多少錢嗎?

如果從微信渠道下載了一個游戲,又在游戲上花了錢,如果對這個游戲花了100塊錢,微信收多少呢?(最高的可以達到)90%。

但你還是想在微信上做推廣,因為這么做是值得的,這就是渠道的威力。

所以,做一個互聯(lián)網品牌,核心是做線上渠道;
做一個快消品,核心是線下渠道。

如果要做淘品牌、抖品牌,核心又變了。做線下門店、做餐飲或者做別的,經營邏輯都不太一樣。

因此,營銷,要因客戶而變。

一套統(tǒng)一的方法,不能解決客戶的所有問題,也不能解決所有客戶的問題。


二、營銷,因技術而變

第二個話題,叫做營銷因技術而變。

為什么是因技術而變呢?因為技術影響了所有的購買邏輯、產品邏輯和日常行為。

過去我們說,做品牌就那幾板斧:央視打廣告、線下鋪渠道,那幾招就可以了。

那我們今天說技術變了。技術會影響什么呢?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人,麥克盧漢,他最著名的一本書叫《理解媒介》。

他在《理解媒介》這本書里面,提出了兩個非常經典的觀點。

第一個觀點,叫做媒介即信息;
第二個觀點,叫做技術是人的延伸。

什么叫做媒介即信息呢?

我估計90%的人還不知道它真正的含義。

“媒介即信息”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媒介本身就傳遞了一種信息。

舉個例子,小馬宋在上海虹橋高鐵站有廣告。

因為高鐵站是個高勢能媒體,客戶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是一家高大上的公司。

但高鐵站也有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里的顧客和虹橋高鐵站候車大廳里的顧客是同樣的一群人。衛(wèi)生間貼滿了小廣告,這精不精準?非常精準,但很多品牌是不在那里做廣告的,因為這個媒介向外散發(fā)著一種很低端的信息。

所以,找到了一個高勢能的媒體,本身就具有傳播、傳遞某種信息的能力,哪怕只寫了“小馬宋”,也能傳遞出非常豐富的信息。

第二層含義,是媒介會改變和創(chuàng)造信息本身。

比如,過去我們在分眾投廣告、在央視投廣告,你會發(fā)現(xiàn),央視和分眾沒有對信息進行處理,所以投了一個廣告就是一個廣告,我們看到的就是廣告的內容。

如果你在視頻號里放了一段廣告視頻,評論區(qū)可能出現(xiàn)了1萬條評論,甚至有時候我們看內容可能主要是去看評論,這條廣告和這些評論加起來,才是觀眾接收到的全部信息。

這就是媒介改變了信息。

去年有一段時間,我在騰訊視頻上看了一部電視劇叫《慶余年》,看到彈幕中有一句話:“正版真好看”。

當時我很疑惑:為什么正版更好看呢?

后來明白了,因為正版是在騰訊上看的,有大量彈幕,而盜版在電腦上播出,沒有彈幕,因此不好看。

在不同的媒介上播出,信息本身就產生了變化。這叫媒介即信息。因為你在不同的媒介上播出,你會發(fā)現(xiàn)信息本身產生了變化。

這個這是麥克盧漢第一個觀點。

那第二個觀點叫什么呢?叫做技術是人的延伸。

比如今天從北京坐飛機來杭州,2個小時就到了;
如果是從北京跑過來,可能需要20天。

所以,技術就是人的延伸,是人的能力的擴張;
人是技術的宿主。

同樣,技術的發(fā)展,也讓人的傳播和營銷能力發(fā)生了變化。

過去,廣告口號非常重要。要口語化、要濃縮信息、要不斷重復。

因為過去一則廣告,央視只放30秒,今天分眾最多放15秒,時間有限、人的記憶有限,必須口語化,必須信息濃縮,必須不斷重復,這就是技術的限制。

那么在電視、廣播平面時代,廣告口號是最重要的傳播要素之一。

“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
“實華豐,路路通”
“送長輩,黃金酒”
“果凍布丁喜之郎”
“盼盼到家,安居樂業(yè)”……
這些耳熟能詳?shù)目谔柖籍a生于2010年之前。

為什么那些耳熟能詳?shù)目谔柣径颊Q生在2010年之前?大家想一想,今天能夠脫穎而出的廣告口號有多少?

我能記住的,是我們客戶元氣森林的“0糖0脂0卡”;
是小罐茶的“小罐茶,大師作”。

2000年,廣告市場媒體投放金額是712億;
2023年,媒體投放金額據(jù)說已經達到了1萬億以上(這個數(shù)字已經無法考證了,因為小紅書的種草內容不會被計入其中)。

如果當年你的廣告投入了1億,今天即使投入10倍,也無法達到當年那樣的效果。因為媒體分散了,顧客也不用記憶了。

過去的廣告,使用了人體的四個器官:眼、耳、口、腦,眼睛用來看,耳朵用來聽,口用來說,腦子用來記。

我們記住一個廣告,并進行傳播:
記住了“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記住了“怕上火喝王老吉”,
記住了“困了累了喝紅牛”,
記住了“吃嘛喝完,嚼益達”……
我們需要非常口語化以及縮短的廣告口號讓我們記住,否則記憶能力有限、傳播能力也有限。因而廣告口號非常重要。

但是,今天我們擁有了另外一個器官——智能手機,很多東西不需要記住了。

首先,手機擴大了人記憶的能力;
其次,手機也擴大了人做傳播的能力。

過去發(fā)了一篇文章,能記住嗎?不能記住,那就收藏。發(fā)了一篇圖文,記不住,收藏呀!

過去通過口、耳相傳,我說、你聽;
今天我們已經不是完全地口耳相傳了,是我轉發(fā),你聽、你看;
是我點贊,你來看。

所以,技術的變化,導致了傳播形式的變化。

我還是必須強調:所有的營銷方法和理論都有它的限制條件,都有它的適用條件,因為技術再次延伸了人的能力。

有了智能手機和5G技術,人的記憶、存儲、產品能力就有了100倍乃至1000倍的提升,過去的傳播經驗將越來越受到根本的挑戰(zhàn)。

比如我今天有200個讀書群。我作為一個人,想通知大家一件事,我可以通過手機直接發(fā)送到200個群,大概5萬人眼前,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在過去這是不可想象的。

現(xiàn)在很多傳統(tǒng)的廣告人、傳統(tǒng)的營銷人就不理解:為什么今天很多品牌不會用傳統(tǒng)的手法來做了?

我曾遇到過史玉柱先生手下的很多干將,他們在這個時代很迷茫,因為當時他們擅長的東西都已經沒有用了。

技術發(fā)生了變化,傳播形式、內容和方法就變了。


三、營銷,因購買邏輯而變

那第三個變化,叫做因購買邏輯而變。

當技術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的購買邏輯也發(fā)生了變化。

今天我們覺得美國人的市場營銷方法其實變化并不是特別大,為什么呢?

因為美國人到今天為止還收到電子郵件,還會收紙質的信件;
美國人今天還很多看電視(但今天我們幾乎都不看電視了);
周末還要開著車到沃爾瑪采集一大堆東西回來,因為美國人居住很分散,可能就在一個三四百人的小鎮(zhèn)上,很多東西都買不到。

但今天中國的購買邏輯不一樣。

為什么那么多大超市的邏輯在中國有點行不通了?因為一個一個社區(qū)小店慢慢把超市切割了。

零食店,水果店,鮮花店,烘焙店,蔬菜店,生鮮店,便利店……這些東西一出門就可以買到,所以我們去大超市就少了。

中國一個大的小區(qū)就有10萬人,可以養(yǎng)活周邊所有的零售店,但在美國這就行不通。

所以購買邏輯,在每個國家也不一樣。

再有就是,不同時代,購買邏輯也在發(fā)生變化。

即使是中國人,我們的購買邏輯其實也在發(fā)生變化。

回到二十年前,通常我們的購物是這么發(fā)生的。

假設,我懷孕了。我是一個馬上要生產的媽媽。

每天晚上吃完晚飯,我會看會兒電視,然后電視劇插播廣告,我看到了一個紙尿褲的廣告,品牌叫幫寶適。

第二天晚上吃完晚飯,我又來看電視了,然后我又看到了幫寶適的廣告。

第三天,還是一樣。

不久,我們家孩子出生了,這時候我要去超市采購寶寶的用品。

那我就去了沃爾瑪。

你會發(fā)現(xiàn),沃爾瑪超市里的陳列,是按照商品的品類歸類陳列的。

這一排,都是紙尿褲;
另一排,是嬰幼兒奶粉;
下一排,是睡袋;
另外一排,是奶嘴;
遠處還有一堆,是童車。

那我走在紙尿褲的那一排貨架上,我看到十幾個紙尿褲的品牌。

我選誰呢?

這時候,我就想起我看到的廣告了,我每天都在看幫寶適,我覺得它是個美國牌子,又看了那么多次廣告,這是我最先能記起來的紙尿褲品牌,那我就選幫寶適吧。

接下來,我又到了另一個奶粉的貨架上,我重新開始思考,我要買什么奶粉?

于是,這時候幾個月甚至幾年前的廣告又開始提醒我了:奶粉買惠氏,米粉買亨氏,奶嘴買貝親...等等等等,一樣的邏輯,我下單了。

這種先接受廣告信息,然后隔一段時間去購買的情況,叫做傳播與購買分離。

所以這時候,你一個品牌,是做紙尿褲的,最好就只做紙尿褲,因為你需要顧客很容易就在一排貨架上想起你來;你的廣告要強調“紙尿褲就買幫寶適”,這樣顧客看完廣告,幾個月后他還能記住。

這就是過去“品牌即品類”的理論基礎。

但是,今天顧客買東西的邏輯變了。

今天他們不是先看電視再去買東西,而是今天你看著李佳琦直播間在推銷,你會立刻下單。

渠道和傳播合為一體,它的購買邏輯發(fā)生了變化。這個叫做傳播和購買不分離了。

再假設,此時我也是一個馬上要生產的媽媽,我懷孕了,單位領導為了照顧我,也沒給我分配什么復雜的工作,所以我平時就老刷小紅書。

我聽生過的姐妹們都說,Babycare這個品牌不錯,我就進一步了解了一下,確實,顏值高,東西口碑好,那我快生了,我提前給我家幼崽采購一些東西吧。

我懷孕了,行動也不方便,我就不去逛線下店了,那我就進了Babycare的天貓店。

我的想法是,聽說你們家東西都不錯,那最好別讓我跑好多家店,不是紙尿褲去跑一個店,背帶跑一個店,睡袋跑一個店,米粉跑一個店。不是,我不想這樣。

我想在你們家把東西都買了,這不挺省事兒的嗎。

于是,Babycare他們家什么都有。你來買,就好了。

你看,顧客的購買邏輯改變了。那你的營銷思路和經營戰(zhàn)略也需要改變。

二十年前,你確實應該把紙尿褲做一個品牌,米粉做一個品牌,奶粉做一個品牌,因為他們陳列在不同的貨架上,顧客在每個貨架上都需要在一堆品牌里把你選出來。

但是今天,購買的邏輯不是這樣了。

Babycare最早的時候是做嬰兒背帶的,當時很快做到嬰兒背帶的全網第一。

那時候還有很多做單品的嬰幼兒品牌,包括童車、護膚、輔食、睡袋,各個品類都有細分的品牌。

我就見過一個專做嬰兒睡袋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們當時也是睡袋的第一名。但這些細分品類的第一名,后來做得都不是很好。

因為他們還在用過去的經營邏輯來經營一個品牌。

比如你做背帶,那顧客一輩子就買一次背帶,你要花的宣傳費用,它不能與其他品類的商品來共同承擔,這在經濟上是很難算得過來的。

這也是我們說的,經營的邏輯首先大于品牌的邏輯。

所以Babycare對這件事的思考就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

顧客的購買邏輯變了,既然我的顧客要來買背帶,她們一定是有孩子或者即將要有孩子的家庭了。

那他們也需要米粉,睡袋,紙尿褲,奶嘴,零食,玩具,是不是,那好,我都做。我把產品都做得很好,你為啥不買呢?

我一個顧客進來,可以買很多東西,我的宣傳費用不就會被平攤了嘛。

而且一個背帶,顧客只能買一個,買一次。但是紙尿褲不是啊,一個孩子一天要用5片紙尿褲,一年就用1500片。

所以在十年前,有很多母嬰創(chuàng)業(yè)品牌,但只做細分品類的,很多都關門了,做下來的也很少有過10億營業(yè)額的,Babycare的年營收今天已經超過100億了。

所以在這里,我特別特別鄭重地提醒各位,你過去看到的成功經驗,僅僅適用于過去,適用于那家企業(yè)。

時間、地點、條件都發(fā)生了變化,你的做法也應該改變的。

我想再次強調博克斯那句話:“所有的模型都是錯的,它們只在特定的尺度上成立。”

所有的理論,尤其是商業(yè)理論、營銷理論,也都是錯的,它們只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條件下成立。

這就是我講的第三個變化。


四、經營,因時而變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餐飲的大單品門店時代閉幕了》。

2010年之后,出現(xiàn)了大量的餐飲大單品:

太二酸菜魚、半天妖烤魚、陶德砂鍋、喜家德餃子、米村拌飯、胖哥倆肉蟹煲、四季椰林椰子雞、淘蛙干鍋牛蛙、西少爺肉夾饃、椒愛水煮魚、牛小灶牛雜煲……

因為大單品門店的成功,很多人就覺得:餐飲行業(yè)應該做強大的品類定位。

事實上,這樣的大單品,很可能和品類定位沒有關系。

今天有很多大單品門店大部分都不做大單品了,而是做了很多產品。

比如太二,過去做酸菜魚,今天有了川菜,
半天妖青花椒烤魚,今天有了大蝦鍋;
吉祥餛飩有了面條、餃子、米飯等等各種各樣的產品。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兩件事之間的關系是相關性還是因果性。

什么是相關性?

每年只要是冰激凌熱銷,溺水而死的人就會增加,是因為冰激凌熱銷的時候,導致溺水的人增加嗎?

不是,因為冰激凌熱銷的時候,通常天氣比較熱,天氣比較熱,大家就愛游泳,愛游泳就容易出事,它是相關性,不是因果性。

因果性是什么呢?豬肉降價了,所以羽毛球漲價了。為什么呢?

因為豬肉降價了,所以吃雞肉、鴨肉、鵝肉的就少了;吃得少,養(yǎng)殖鴨和鵝的人就少了。因為做羽毛球需要用鴨子和鵝翅膀上第四根到第十根的刀翎,而鴨和鵝養(yǎng)殖數(shù)量的下降,就會導致羽毛球供應數(shù)量下降,間接導致羽毛球價格上升。

豬肉價格下降和羽毛球價格上漲,是因果性關系。

可見,成功的大單品品牌,品類并不是核心原因,時代才是核心原因。

當時,中國出現(xiàn)大量的Shopping Mall(大型購物中心),導致門店越來越小。

以前西貝的路邊店鋪可以做到3000平米,可以做很多菜;
而在Shopping Mall大部分店鋪只有200平米~300平米。

門店小了,做單一品類就有優(yōu)勢,而Shopping Mall剛剛起來的時候客流量比較高,通過單品就能夠獲利,因為單品效率比較高,成本更低,就能夠成功。

兩年前,我們開始服務一個專做水煮魚的客戶,叫做椒愛,目前它也是水煮魚品類的第一名。

那時候,椒愛的于總就問過我一個問題:過去都說大單品門店,那我們究竟是聚焦在水煮魚上,還是擴展到川菜的品類?

這個問題也是許多餐飲企業(yè)家的困惑。

這個困惑,其實來自那個經典的品牌問題:究竟是一個品牌一個品類好,還是一品牌做多品類好?

支持多品牌多品類的人會說,你看寶潔,它的洗發(fā)水就有好幾個品牌,每個功能每個檔次它都做了一個細分品牌,品牌就應該細分,因為這叫占據(jù)消費者心智。

但是,在實際的商業(yè)世界里,其實什么成功的類型都有的。

比如說,亨氏。它是什么?

亨氏番茄醬,全球第一。但是,亨氏嬰幼兒米粉,也是全球第一,你說氣不氣人?

比如說,本田,它是什么?本田摩托,全球摩托車市場占有率第一啊,但本田汽車也是全球前十的汽車品牌。

比如說,雅馬哈。全球摩托車市場占有率第二名,但同時呢,它的樂器產品在全球是市場占有率第一,這兩個是很不一樣的產品吧。

所以,要不要多做一些品類,從來不是一個“關于品牌”的問題,而是關于企業(yè)經營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模式和類型,都有成功的案例。你只要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舉一個反例。

回到椒愛于總的問題,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品牌問題,這是一個企業(yè)經營的問題。

品牌和營銷是更低層次的問題,我們要找到那個更高層次的問題。所以,問題的本質不是做品牌要不要聚焦,而在于這么做有沒有優(yōu)勢?

比亞迪今天是全球系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比亞迪還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商。

因為生產電池的技術,也可用于生產口罩的噴熔布,比亞迪擁有技術和生產線,稍微改造就可以生產口罩了。

本田的核心優(yōu)勢是發(fā)動機,它的經營都是圍繞發(fā)動機展開的,所以它做摩托車、汽車,還做汽艇、割草機、火箭發(fā)動機。

戴森的優(yōu)勢是它的高速馬達,因此吸塵器做得很好,吹風機也做得很好,電風扇、干手機也做得很好。

不要問:我要不要做這個品類?
而是要問:我這么做能不能獲得優(yōu)勢?

那對比之下,餐飲行業(yè)的經營有特殊性。

因為它有固定的營業(yè)場所,所以快餐只能服務周邊兩三公里的客戶;
正餐廳也就服務周邊三五公里的客戶;
商務宴請餐能服務周邊八到十公里的客戶。

而快消品不一樣:
大超市賣不了,可以去便利店;
便利店不能賣了,可以去電商;
電商不能賣了,可以去折扣店。
它隨時可以賣到各個地方,而餐飲嚴重依賴于門前的客流。

在剛開始有Shopping Mall的時候,客流是今天的5倍。

假設某天有10萬人進入商場,其中有1萬人喜歡吃水煮魚,而今天想吃水煮魚的有1000人,那這個門店就門庭若市,因為水煮魚的效率高、成本低,翻臺率可以很高。

假如某天只有2萬人進入商場,其中有2000人喜歡水煮魚,而正好想吃水煮魚的有200人,結果對面又開了另一家水煮魚的店,那今天進店就只有100人。雖然和過去做得一樣好,但環(huán)境變了,即使再做一個大單品也不能成功。

如果做川菜呢?假設今天只有1萬人進商場,但有5000人想吃川菜,進店率也可以保住翻臺率,所以進店率才是本質。

為了進店率和翻臺率,不僅要擴品類,還要擴場景、擴時段,才能保住營業(yè)額。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春天的奶茶店、夏天的堅果店、中午的烤肉店、下午的咖啡店都沒有人。

但房租是用24小時計算,營業(yè)時段卻不是24小時。怎么辦?要用不同的產品填平波峰和波谷。

堅果店,每年9月到次年四五月是銷售旺季,5月之后賣不動了。怎么辦呢?我們在安陽的一個堅果連鎖客戶,就在5月之后賣水果,后來還加了零食,也是安陽最大水果堅果零食店。

烤肉店,一般都屬于夜宵餐飲,通常情況下,中午是沒有客人的。怎么辦?

威海一家韓式烤肉店韓香福(也是小馬宋客戶)在中午推出了30元的脊骨湯飯?zhí)撞停鉀Q了外賣和工作餐的需求。它的營業(yè)額中,有40%來自于脊骨湯飯,中午這一餐,就拉平了波谷。

咖啡店,下午三點后就沒有了生意。怎么辦?

最近瑞幸出了一個口號“上午咖啡,下午茶”,上午賣咖啡,下午賣奶茶,把流水慢慢往上拉。

但重點是,我說了這么多,如果你現(xiàn)在認為什么都做就能提高進店率的話,奉勸你還是別做生意了。

因為生意沒那么簡單,沒有那么容易。要不要做多品類,取決于這么做是不是有優(yōu)勢,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做成。

1949,為什么可以從豆腐腦和油條做了米飯快餐?是因為它用豆?jié){引流了,它的豆?jié){在過去有極好的口碑,我們還在出餐形式上做個改進。

南城香,為什么可以做365天×24小時的門店?因為它的門店只開在社區(qū)。在寫字樓開店能做?不能,因為寫字樓只有午餐一頓飯,周六、周日還休假,中國一年放假120天,還怎么做?

所以,不是做多品類就一定會成功。

為什么椒愛能寫上“水煮魚川菜”呢?
因為它的川菜做得很好,它在川菜上有功底,而不是想做川菜就可以成功。

為什么比亞迪是最大的口罩生產商?
因為它有電池制造的經驗,無紡布和噴熔布技術可以直接平移到口罩生產上。

那有沒有只做大單品就會成功的?有!過去有很多,今天也有很多。

“麒麟大口茶”只做一杯檸檬茶,到現(xiàn)在為止,古茗有30個SKU,而麒麟大口茶只有一杯檸檬茶。

它能讓你喝一口就能記住這個味道,因為它是專門種的檸檬,其它地方喝不到。而它付出的代價是開不了太多店。

“烤匠”烤魚,在北京一天排900個號,為什么能成功?
因為它在北京只有2家店,再多就不行了,如果在北京開上100家店,還有人排隊嗎?

所以,做大單品,還是做多品類,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因為所有的理論都是有條件的嘛,我說的所有的話,也僅僅在某些條件下成立。

我再講一個案例。

這個品牌叫鹽津鋪子,我們去年服務它的一個單品品牌,這是鹽津鋪子從上市以來的營業(yè)收入。

雖然大家說,這些年,經營環(huán)境越來越差,那為什么鹽津鋪子好像從來沒受過什么影響呢?

那就是因為鹽津鋪子一直在不斷適應新的市場環(huán)境變化。

最早,鹽津鋪子是做零食起家的。

鹽津鋪子在2012年就創(chuàng)辦了,在2016年上市,當年的收入是6.83億,2023年的收入是41.15億。

它是非常典型的因時而變的品牌。

2012年,還是商超時代,營銷的核心還是渠道,渠道決定了銷售額。但進入商超要交條碼費,一個產品要交一個條碼費,成本太高了。怎么辦?

它開始做散稱,相當于在超市開了專賣店,雖然賣很多東西但只有一個條碼費。結果它在超市中發(fā)展得很好。

到了2017年,電商爆火,它又調整組織節(jié)奏,快速適應了電商的發(fā)展。

而現(xiàn)在,折扣零食店擠滿了大街小巷,而鹽津鋪子早在七八年前就投資了“零食很忙”,又吃到了折扣零食的紅利,實現(xiàn)了快速增長。

在新的環(huán)境下,散稱已然過時,品牌零食迎合需求,它又開始做細分品類:“31度鮮”專門做魚豆腐;“大魔王”專門做魔芋;“蛋皇”專門做鹵鵪鶉蛋……

現(xiàn)在,它的很多細分品牌營業(yè)收入都已經過億了。

所以,我們要從營銷的視角轉變到企業(yè)經營的視角,我們的目標是經營一家成功的公司,而不是創(chuàng)建一個成功的品牌。

大家都知道李嘉誠是亞洲首富,但并沒有讓大家耳熟能詳?shù)钠放疲词褂校膊恢篮退嘘P系。比如,屈臣氏就是李嘉誠的產業(yè),但很多人不知道,而李嘉誠其實是在經營一個企業(yè)集團。

再舉一個例子,大家的感受會更明顯。

你知道在中國可口可樂是誰在經營嗎?在中國有兩家公司在經營可口可樂,一家是太古,一家是中糧。

太古不僅經營長江以南所有地區(qū)(不完全準確)的可口可樂,還經營了許多產品,如紅糖、方糖,還經營了很多產業(yè),如太古里。這么大一個集團,經營可口可樂丟人嗎?不丟人!

所以,做營銷要有謙卑的心態(tài),
要認識到營銷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
營銷不能改天換地、逆天改命,
更多是關于企業(yè)經營問題,更高一個層級的問題,
是德魯克(管理、經營)解決的,
是波特(戰(zhàn)略)解決的,
而不是科特勒(營銷)。

而企業(yè)經營的原則就是圍繞著一個關鍵詞:優(yōu)勢。

如何建立優(yōu)勢、保持優(yōu)勢、發(fā)揮優(yōu)勢,這是所有企業(yè)經營者應該思索的問題。


五、營銷中,不變的,是“價值”

講了這么多的變化,營銷中有沒有什么不變的東西?

有。

營銷有一個核心不變的東西,叫做價值。

美國營銷協(xié)會對營銷有很多定義,其中一個是這樣定義的:

“營銷是創(chuàng)造、傳播、交付和交換對顧客、客戶、合作伙伴以及整個社會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制度和過程。”

關于價值,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價值羅盤”。

第一層,功能性價值。

功能性價值就是產品的基本功能,過去買東西都是買實用價值,在實用價值層面,誰解決得更好,就是一個更好的產品。

比如說瓜子,就應該解饞,它就應該吃起來更爽,誰解決得更好呢?五香瓜子是洽洽,原味瓜子是三胖蛋。

為什么三胖蛋解決得更好呢?因為它就是一家種子研發(fā)公司,連種子都是自己培育出來的,它提供了更好的功能性價值。

第二層,體驗性價值。

也稱為情緒價值。體驗價值,就是使用它之后還要感覺到舒適。

比如抽油煙機,只要把油煙都抽走就行了,想把油煙都抽走,怎么辦呢?功率大一點是不是都抽走了?但是不好,功率越大,聲音越響,很難受,所以就要在噪音和吸力之間做平衡。

這就是要考慮用戶的體驗。

2023年,小米推出了一款凈煙機,它有一個專利技術——動態(tài)微粒捕集技術,可以把PM2.5完全抽到合格,而且還保證了噪音水平,這就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在功能和體驗上做到了更優(yōu)。

第三層,象征性價值。

幾乎所有品牌都有一點象征性,只是高端品牌和奢侈品更具有象征性,它象征了什么?象征了身份、地位、階層、圈子、品位、性格……

今天開勞斯萊斯和哈雷摩托,表達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個性;
今天開電動車或者吉普,也表達了完全不同的個性。

我戴的這一款華為的運動手表,它的核心功能就是看心率、步數(shù)等等,但如果今天我戴了一塊百達翡麗,就完全不一樣了,百達翡麗有華為準嗎?肯定沒有華為準,所有的機械表都沒有電子手表準,但我還是想戴百達翡麗。

因為戴百達翡麗,對別人宣示了你的實力。

當一個女孩穿了一條lululemon的褲子,她對外宣傳了很多信息:“我身材不錯”“我是很自律的女孩”“我收入不錯”……

如果沒有Logo,同樣的褲子她可能不會想穿,這就是在為象征性價值買單。

那在我看來,營銷的核心就是創(chuàng)造價值、傳播價值、傳遞價值。

第一,創(chuàng)造價值。

創(chuàng)造價值,是如何更好地滿足客戶。

法麗茲是做夾心曲奇的,一年可以賣到20億,而競爭對手連2億都沒有,為什么沒人來抄襲、山寨?

他們老板自豪地說:因為法麗茲的夾心曲奇,連生產設備都是自己制造的,要想山寨,恐怕都找不到代工廠。

這,才是真正的壁壘。

不要覺得產品都是同質化,產品不是同質化的!只有差異化的產品才更容易形成核心優(yōu)勢。

如果真的不能完全形成差異化,那在傳播上、在渠道上也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能力。

第二,傳播價值。

三胖蛋瓜子,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它還是中國最貴的瓜子,120元/斤。我今天告訴大家了,你可能就會去搜索購買,這就是一次傳播,所以我每次都案例都會優(yōu)先講我們客戶的品牌,這就是在為客戶做傳播。

傳播做得好,知名度越高,就可以賣得更好,就可以成為一個更好勢能的品牌。

為什么要吃烤匠?因為做得傳播好,它成了一個高勢能的品牌。

第三,傳遞價值。

產品從生產出來了和顧客產生交易、到客戶手中,從生產到交付到客戶手中,這中間的部分,所有的參與者都是品牌的渠道,我們要把這個價值傳遞出去。

最典型的是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在中國大概有500萬個銷售網點。

在任何機場、火車站、夫妻老婆店、便利店、超市、餐飲店以及所有自動銷售的地方,都可以買到可口可樂,這才是它的能力。

一個可口可樂標準的銷售終端需要28個SKU,要求小瓶的擺在上面,大瓶的擺在下面,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超大瓶地擺在地上。

為什么呢?
因為擺在地上,看起來更便宜;
擺在地上,可以順手拿起來,為此它上面有個把。

它還要求門口擺兩箱可口可樂,最上面的一箱要打開,因為方便拿取。

冰箱里是“先進后出”,比如10瓶可口拿了5瓶以后,補5瓶的時候要補在里面,讓更涼的可樂在外面,這都是它在終端的精細管理能力。

如果沒有這樣的終端管理能力,做快消品真的非常難。

以上是我今天講的關于營銷中不變的東西,也都跟“價值”有關。


六、擁抱變化,不斷進化

今天我們的主題叫做擁抱變化,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我最近獲得的新知。

雖然我過去一直知道,所有人種其實都是非洲智人的后代,但我不太理解為什么我們和歐洲人非洲人的膚色差這么大。

既然是同一支人種,為什么有不同的膚色呢?

因為非洲的緯度比較低,受太陽直曬,為了保護皮膚不受太陽損傷,就長出了黑色的皮膚。

歐洲的緯度比較高,陽光比較弱,膚色就長得比較白,能更多吸收光線的照射。

在非洲,皮膚不黑身體就更弱;
在歐洲,不接受陽光的照曬就會缺鈣,就產生了這種進化。

而在亞洲這一支,他們最初的緯度處于兩者之間,所以皮膚也介于黑人和白人之間,這是自然選擇的過程,也是不斷進化的過程。

今天面對變化,我們會怎樣呢?我們只能進化。

面對噪音,只有抓住核心,才能解決問題。

在商業(yè)實戰(zhàn)的復雜變化中,找到核心本質,也是做戰(zhàn)略營銷咨詢的關鍵能力。

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2026年,小馬宋十周年案例發(fā)布大會見!


小馬宋演講全文PPT:【小馬宋年度演講】營銷的變與不變.pdf


作者公眾號:小馬宋(ID:xiaomasong999)
1744689119847933.png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shù)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shù)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shù)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shù)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shù)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shù)英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江津市| 铜梁县| 广饶县| 三门峡市| 瑞金市| 手机| 颍上县| 夹江县| 瑞丽市| 浦北县| 九台市| 溧阳市| 达州市| 都江堰市| 尼勒克县| 达孜县| 改则县| 抚宁县| 佛坪县| 潞西市| 盐亭县| 无极县| 乌拉特后旗| 开平市| 牟定县| 舞钢市| 乌海市| 江永县| 宁远县| 阿勒泰市| 来凤县| 昌都县| 博野县| 定州市| 山东| 南雄市| 泰顺县| 黑山县| 罗源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