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出了8000多層樓,肯德基新廣告讓人變炸雞?!
一條廣告,居然被罵出了8000多層樓,肯德基新廣告犯了眾怒。
“陰間”“自殺式營銷”“再也不吃肯德基了”充斥整個評論區。
更有網友留言稱:肯德基需要解雇整個營銷團隊。
獲得許多網友點贊表示贊同。
看得出來,大家真的是被迫暴躁了。
先來看整支短片:
《肉汁萬歲》
All Hail Gravy
這支由廣告公司Mother London為英國肯德基制作的廣告,作為“BELIEVE”活動的下篇,本意是為了傳遞品牌對雞肉的熱愛。
但其有別于現實的邏輯感,
以及夸張的演繹方式和極具沖擊力的視覺體驗,
卻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品牌到底想表達什么。
比如:
一開始男女主出現后被舉高像是某種儀式。
統一服飾、姿勢怪異舉著金蛋行進的怪異人群像一個神秘的組織。
所有人來到湖邊湖里居然是濃濃的肉湯汁。
最炸裂的是,
影片結尾,女主抱起男主投入湖中,再拿起男主“重生”為了一個炸雞腿,岸邊所有人都在歡呼。
“人肉變炸雞”,場景引發極度生理不適。
總之就是,整支短片給人一種濃濃的宗教風,而片內的肯德基,似乎成了這批狂熱教徒所信奉的組織。
事情發酵后,
英國廣告標準局 (ASA) 短短4天已收到近 600 份正式投訴,
許多基督徒指責這家快餐巨頭嘲笑基督教神圣的洗禮儀式并美化類似邪教的行為,甚至有人批評英國肯德基這支短片提倡食人行為。
其實品牌的目的很明確:
用強烈的視覺刺激和話題噱頭,撕開流量焦慮下的傳播困境。
這點我們可以從遭遇輿論抨擊后負責人的回應窺見。
肯德基英國市場總監莫妮卡?西利奇解釋:
這支廣告的目的是娛樂大眾,它讓人們從混亂或乏味的現實世界中暫時解脫出來。
是我們表達對雞肉熱愛的獨特方式,同時也為觀眾提供一些有趣、值得相信的東西。
創意廣告公司執行創意總監馬丁?羅斯講的更加直白:
這條邀請消費者加入品牌崇拜的奇怪廣告可能會引起意見分歧,但這正是重點所在,我們之所以兩極分化,是因為我們想要對話。
事實上,這也不是肯德基第一次因獵奇廣告而引發爭議。
“BELIEVE”活動的上篇就曾因其中“僵尸舞”似的舞蹈動作,和片子的驚悚風格,而小范圍引發討論。
《相信雞肉》
Believe in Chicken
這組由中國肯德基發布的用AI“無意”生成6根手指的海報,也被指出濃稠汁水混在畸形的手指上,不僅沒有增加食欲,反而令人“飯縮力滿滿”。
更多地,西班牙肯德基捕捉人們吃炸雞時的面部表情,
評價清一色地吐槽視頻內人物異常的表情。
但這并沒有阻止肯德基繼續深入獵奇。
歸根究底,流量是王道。
當下Z時代熱衷奇特夸張式的內容,肯德基這樣做能夠為品牌提供和年輕人溝通的渠道。
不過,獵奇不代表“不尊重”。
雖然高傳播幫助品牌完成了“高記憶度”的KPI,但是
用“精神污染”的方式讓消費者記住品牌,
未關聯到食欲、愉悅感等快餐行業關鍵情緒,
反而適得其反,引發群嘲、作嘔等反面情緒,
對品牌形象可謂是一種打擊。
當然,也有一些正面案例。
比如加拿大肯德基向刀叉勺道歉,因為人們更多選擇“吮吸”吮吸原味雞。
幽默展示出產品美味的同時又彰顯品牌誠意。
《肯德基:抱歉,刀叉勺們》
Sorry,Utensils
再比如,為襯托宅急送送貨上門存在的必要性,英國肯德基以4支慢動作短片,展示在餐廳不被允許在家卻可以隨意做的“出格”事。
場景包括把腳搭茶幾上舒服坐著吃、服飾不整甚至是只穿內褲吃等。
另外,肯德基對家麥當勞,也曾以炸薯條味戶外廣告牌,帶動線下門店人流量。
最后
適度的獵奇能夠帶來聲量,而一味追求獵奇,不顧觀眾體感,則容易走向極端,最終喪失自己的品牌根基。
在吸引眼球和維持品牌信任之間,如何找到平衡,將是所有品牌都繞不開的問題。
你怎么看肯德基此次營銷活動,歡迎評論區發表看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