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送禮最新機制!一個動作拿捏熟人社交心理
近日,"送禮物"新增“篩選”機制。
用戶通過好友/群聊對話框、搜索頁及商品詳情頁入口進入送禮物界面后,可使用“篩選”功能,快速定位收禮對象與預算范圍。
打開路徑
點擊禮物頁面右上角"篩選"按鈕后,可以在"送女生/男生/長輩/孩子"四個場景標簽中選擇。
同步匹配0-10元、10-20元、20-50元、50-200元、200-500元、500-10000元六檔預設價格,或自定義區間。
不變的是,商品原價上限為1萬元,當輸入超1萬元價格時,系統將提示"禮物最高價10000元"。
篩選
值得注意的是,篩選后,商品頁面會結合“大家都在送”、送禮對象、價格區間進行精準推送。
再加上商品標題中的“生日禮物”、“長輩禮盒”、“男女朋友”等字樣,將社交屬性進一步放大。
比如選擇送長輩,商品大多為中老年人適用的按摩儀、營養品、衣服鞋子等日用品。
「大家都在送」—「篩選」—「商品推薦」
并且,收禮方點開禮物卡片后可以更換同等價位的商品樣式,但不直接顯示實際價格。
下滑后查看商品詳情后,將直接瀏覽更多本店商品。
接收人可更換同價位禮物
除此外,售后與退款路徑也發生了變化。
之前,贈送方和接收方均可發起售后,退款成功后將原路退回贈送方賬戶。現在,除了接收方超過72小時未處理時,贈送方可代為申請之外,僅接收方擁有退貨申請權限。接收方確認退貨后,貨款將存入其經過實名認證的微信零錢賬戶。
但目前,這一調整只適用于部分參與深度內測「分層售后權限」的用戶。
另外,根據小店2月28日發布的《2025年3月-6月運費險激勵政策》,3月1日-6月30日期間,將按過往30天投保單量對商家分層補貼(最高 45 萬單,保費超 1 元補 1 元,不足按實補)。
結合近日小店接連發布的多項公告,都可以看出,小店正在逐步完善商品種類,鼓勵商家提供運費險,部分商品也已支持先用后付。
措施跟進——鼓勵商家提供運費險
比如之前禁入的珠寶首飾。
根據《微信小店「一級類目 - 珠寶首飾」定向準入和清退標準》修訂意見(意見征集期為 3 月 5 日 - 11 日),新增黃金工藝品、鉆石工藝品、鉑金工藝品、K 金工藝品等三級類目。
并要求商家必須在京東 / 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且經營對應二級類目商品,同時需開通「運費險」和「假一賠三」服務保障方可上線。
從價格區間來看,這次篩選機制將200元內商品細分為0-10、10-20、20-50、50-200的四檔價位。
正是瞄準了日常輕禮場景。送女生、男生、長輩、孩子,也基本覆蓋了送禮需求,便于用戶找到心儀產品的同時。也通過用戶行為數據構建需求標簽,反哺供應鏈選品和曝光推薦,細分送禮場景、優化送禮體驗。
根據微信團隊發布的《2025春節數據報告》,休閑零食、毛絨玩具等200元內商品占送禮訂單超70%。這也正與此次「篩選」機制的價格區間設置相呼應。
其實,自微信小店灰測“送禮物”以來,送禮物從商品詳情頁逐步突出至好友、群聊對話框禮物,與"紅包"并列,正在逐漸形成并深化"社交觸發-禮物篩選-情感傳遞"的閉環。此次上線「篩選」機制,也更多出于用戶的社交需求設計。
「送禮物」已升級至與「紅包」并列
業內普遍認為
通過社交場景的精細化運營,“送禮物”這一功能能正在重塑熟人社交中的禮物經濟形態。對于用戶而言,從"發紅包"到"選禮物"的轉變,不僅是操作路徑的簡化,更是社交貨幣的實體化延伸。
對于這一新功能,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作者公眾號:見實(ID:jianshishiji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