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火鍋里撒尿,海底撈的危機公關惹眾怒
原標題:“魔童尿海”大反轉+被抵制!海底撈錯在太“濫情”
“以后商場別建廁所了,直接去海底撈。”某微博網友。
在危機公關中,經常被當做“正面案例”的海底撈,這次卻大翻車了。
是海底撈公關換人了?
還是公眾情緒有變化?
為什么說海底撈惹眾怒、被抵制,一點也不冤呢?
大叔聊聊。
先說經過。
根據“警方通報”,時間順序應該是:
2月24日,外省來滬的兩個17歲的男孩,喝多了,向海底撈火鍋里撒尿。其中一個人拍攝了視頻,并發布在網上。
14天后,可能這個視頻越傳越多,影響品牌聲譽。3月6日,海底撈向公安報案。
3月8日,警方很快調查清了事實,并依法對二人行政拘留,并在8日發布了通報。
原本呢,這就是一件“消費者喝酒無端鬧事”的普通事故。
正常的危機應對流程,應該是:
1、品牌方趕緊報警,公開譴責個別消費者行為。
2、警方通報+抓人。
3、品牌方“繼續譴責這種行為+更換全部餐具”。
完事了。
萬萬沒想到,危機公關“高手”海底撈,竟然大翻車!!!
在警方發布通報后,海底撈官方一共做了四次回應,卻越回應越被抵制……
第一次回應(轉評媒體報道):
感謝警方快速高效查清案情。
海底撈始終將食品安全與顧客體驗置于首位,
目前,當事門店已將門店鍋具、餐具(含筷子)全部進行更換,環境衛生按照搬家式清潔消毒。
此外,消費者還可通過門店明廚亮灶、后廚參觀等方式了解門店后廚工作,請廣大消費者放心!
第二次回應(評論區回復):
我們感謝警方快速高效查清案情,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
我們強烈譴責此類毫無公德心且違法的行為,
針對惡意傳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鑒于涉事者為未成年人,我們呼吁避免對其個人及家庭進行不當傳播或攻擊,給他們一個接受教訓與成長的機會。
第三次回應(評論區回復):
海底撈始終將食品安全與顧客體驗置于首位。
目前,當事門店已將門店鍋具、餐具(含筷子)全部進行更換,環境衛生按照搬家式清潔消毒。
后續也將提升包間服務方式。
此外,消費者還可通過門店明廚亮灶、后廚參觀等方式了解門店后廚工作,請廣大消費者放心!
激怒網友的話,就是來自第二次回應中的一句話:
“針對惡意傳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鑒于涉事者為未成年人,我們呼吁避免對其個人及家庭進行不當傳播或攻擊,給他們一個接受教訓與成長的機會。”
大叔看到一個網友的總結是:
“追究‘惡意傳播者’的法律責任
避免攻擊撒尿男,給撒尿NT機會
不心疼吃了童子尿鍋底的顧客”
(NT可能是“腦癱”的網絡梗,大叔備注,也歡迎糾正)
大叔還找了幾個高贊的微博點評:
網友1:你們不告這兩個雜碎我們就不再去你們家店去吃飯!
網友2:當初日本回轉壽司事件就是要始作俑者做出賠償,結果你在這里做好人,你這樣不能保證消費者的用餐安全性,一旦有效仿都是因為你的縱容
網友3:保護17歲男保護得這么積極啊,建議更名為海底撈童子尿撒尿火鍋,歡迎有特殊癖好的人都來吃
網友4:追究“惡意傳播者”的法律責任,避免攻擊撒尿男,給撒尿男童機會,不心疼吃了尿鍋的顧客,心疼17歲撒尿男童被罵
網友5:雖然失去了廣大消費者的支持,但是你獲得了17歲尿童的愛
網友6:不會覺得自己很偉大很慷慨吧???這都不追究,追究傳播信息的人?
網友7:以后商場不必建公廁了,畢竟海底撈全國馳名公廁
網友8:17歲男寶,海底撈大爹狠狠寵
網友9:這么縱容尿童,以后海底撈是不是想改名叫尿里撈
網友10:海底撈你以為你是不可替代的嗎?不告就滾蛋
網友11:我是金海會員,很失望,至少一年內我不會去吃了。
……
可能是迫于網友的“壓力”,
3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海底撈獨家獲悉,海底撈將起訴2名涉事男子。
這算是海底撈官方的第四次回應。
從“呼吁公眾原諒兩位未成年人”,
到“決定起訴兩名涉事少年”,
海底撈的危機公關,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呢?
大叔談3點,其實是一個問題,層層遞進。
1、錯誤場景“保護”未成年人。
大叔經常說,人的大腦有三種: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如果本能腦是100歲,情緒腦可能是60歲,理智腦就是1歲,且理智腦非常消耗能量。
言下之意,人90%以上的決策都依靠本能腦和情緒腦。
從理智腦角度,未成年人確實需要保護。
但在“魔童尿海”這個場景之下,就是錯的。
熊孩子的社會新聞,最近有很多,有很惡劣的,比如幾個未成年人合謀sha人的;
也有調皮搗蛋的,比如今年春節有小孩往井蓋里丟鞭炮,結果炸了一大片……
海底撈也是,喝醉酒,往火鍋里撒尿的,也是兩個熊孩子。拍視頻、發視頻的也是其中一個熊孩子,我們為什么要保護他們?難道我們再去吃海底撈的時候,不希望火鍋和食材都是安全和衛生的嗎?
公關的底層邏輯是對社會脈動的判斷。顯然,海底撈公關對社會脈動的判斷錯誤了。
大叔看到,有網友提到了一個日本餐飲的案例,其實國內也有,來自寶馬mini在2023年的“冰激凌”事件。
兩個寶馬車展雇的女孩,把免費冰激凌品嘗的機會,給了老外,而拒絕了中國人。被網友拍攝下全程視頻,被指區別對待,被網友調侃“BMW=冰激凌+免費+外國人”,二人也確實遭到了網爆。
寶馬mini在第二份聲明中,特別提到“事件當中的兩位禮儀小姐姐也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可不可以請大家給她們多點寬容和空間”。
這句文案激怒了公眾,寶馬mini在錯誤場景“關愛”員工,引發了更大的對立和爭議。
?2、“追究視頻傳播者”與公眾為敵。
接著第一點。
惹怒網友的第二句話就是“針對惡意傳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而誰是“傳播者”呢?其實就是我們所有人。
因為大家每天都在看各種奇葩消息。比如大叔,我就是在別的群里看到了海底撈這個圖,然后把它轉到了自己的群里。
結果呢,海底撈要追究每個轉發者的法律責任,反而對“魔童尿海”卻無比包容,呼吁大家不要“傳播和攻擊”、“給他們一個接受教訓與成長的機會”……這么一正一反,海底撈徹底與公眾為敵。
大叔經常說,危機公關中,共情比陳述事實更重要。
什么叫共情?
就是“企業視角”能不能換位思考,符合大多數人的“視角”,才能得到大多人的認同。
從本案來看,其實海底撈說了那么多,本質就是不希望大家傳播這個“撒尿”視頻,因為對它的品牌有傷害,且海底撈反復強調“全部更換了餐具”這個動作。
但海底撈卻在共情上選擇錯了對象,海底撈去共情兩個“魔童”,反過來把公眾貼上了“惡意傳播者”的標簽。
這不是活該嘛,海底撈這次被罵和被抵制,大叔認為,一點也不冤!!!
好在海底撈“迷途知返”,迅速“聽勸”,通過媒體釋放了“起訴”的消息,但也更像是迫于網友評論的無奈之舉。對危機公關的“優等生”來說,不加分吧。
3、回應不應主動陷入“群體對立”。
為什么危機公關的“優等生”海底撈,竟然如此大翻車呢?
大叔認為,核心就是海底撈在危機回應中,一句“踩”公眾,一句“護”魔童,把原本吃瓜的公眾,變成了與“魔童”對立的一群人,而海底撈卻站在了“保護魔童”一方,品牌方與公眾情緒變成了直接“對立”。
再往深層挖,大叔看到,“媽寶文化”、“仇富”、“男女對立”、“外地人與本地人”也都在本案中有涉及,海底撈越選擇“原諒魔童”,就越與更多人對立。
雖然,大叔在第2點提到“共情”。
但我也強調過,“共情”是有邊界的,品牌需要守住自己的邊界,即:
你的共情需要在你提供的服務范疇內,你不能濫情。
其實,另一個“危機公關優等生”胖東來也因為“出界”被罵。在彩禮問題上,于東來說:不允許員工收(給)彩禮,引發巨大爭議,而胖東來為員工設置“委屈獎”就全是贊揚,這就是“邊界感”,公司對員工的管理需要限于工作,別插手生活。
從本案來講,其實海底撈完全不提最后那句話,你就強調你更換了所有餐具,對這種行為強烈譴責,給公安機關點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且公安機關已經行政拘留了鬧事者,“魔童”也受到了處罰。
綜上,大叔做個總結。為什么說海底撈這次的大翻車,一點也不冤呢?
因為品牌不僅共情越界,還選錯了共情對象,
品牌主動站到了公眾的對立面,陷入了群體對立之中。
縱使你做什么行動,公眾根本不接受,且已經用“情緒腦”給你判了“死刑”。
對其他品牌有何參考呢?還是3點:
1、與大多人共情,至少不要與大多人為“敵”;
2、守邊界,別越界,別濫情;
3、怎么守呢?如果你不確定說這個話,會不會陷入群體對立,就請別說。
最后,以上言論不代表大叔本人對《哪吒之魔童鬧海》這部電影有任何不喜歡啊。相反,本人非常喜歡,還二刷了!??
最后的最后,你有什么建議?歡迎你在留言區聊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