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思被欠5000萬!公關公司快被甲方“墊”沒了?
“迪某全是汽車客戶,明面是公關公司,本質是墊款公司?!?/p>
——某小紅書網友
作為公關垂類賬號,大叔其實最近一直想寫這個話題。
隨著迪思公關12月6日公開起訴合眾汽車(哪吒汽車),在年末這個特殊節點,窗戶紙,被捅開了。
在迪思公關母公司發的公告中,我們能看到:
1、被拖欠5355萬+,項目全是“專業公關服務”(但沒有展開多少比例是墊款)。
2、服務時間從2021年10月到2024年3月(2年半時間,5300萬公關費高嗎?就要看怎么定義了)。
3、經過多次催促未果,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凍結銀行存款或者查封相應財產(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啊,迪思剛提起訴訟,哪吒汽車CEO張勇就被爆離職。
二者共振,哪吒汽車的輿情基本面,一塌糊涂。
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啟了整合,萬萬沒想到,“埋單”的不僅是“嘗鮮”車主,還有公關公司!?
某小紅書網友留言稱:
“算聰明的了現在起訴,今年高合也被很多公關公司活動公司起訴,但是人家一分都掏不出來”
也有其他網友繼續爆料:
“我做阿某塔的活動也收不到錢”
當然,一位前輩提到:
“這跟當年的比某迪羅生門,小巫見大巫”
還有網友“預演”了整個經過:
“起訴→供應商勝訴→申請強制執行→甲方沒錢→甲方申請破產或者清算→拖n年可能拿到10分之一的款都算好的”
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就有網友爆料,稱“汽車代理公司地震了”,并附上截圖:
某創全體降薪20%,嘉某總監級延遲發放工資一個月,迪某老板跑路美國,某者直接公司打包2000w賣了,某信搬到類似798的荒涼地方變相比員工離職,藍某裁員2/3整體遷移杭州……
上述傳言,到底是否靠譜呢?
迪某公開起訴甲方,已經公開了。
藍某南下,也部分被證實了。
截圖顯示,藍標“zhao”總,上周一(12月2日)發了一個全員郵件:
1、從北京向南,在上海建立新的業務總部,2025年完成。
2、目前70%的收入來自南方市場。
由此可見,上述“地震”的爆料,并非空穴來風。
再回到迪思訴訟的事,一位網友分析得挺到位:
1、哪吒新的高管團隊一來,對項目提出質疑,可能會拖成一筆壞,所以訴訟是無奈之舉;
2、廠商拖代理公司,代理公司也拖汽車 KOL賬期,誰給返點多誰有先結算;
3、以前的汽車媒體可能就幾百家,現在媒體庫隨隨便便兩萬多家……
結論:
汽車廠家賺不到錢,汽車媒體多了,單個媒體也賺不到錢。最終,全行業都賺不到錢,這可能就叫內卷……
本土公關公司不好過,國際公關呢?
答案可能是:更難。
比如,最近,愛德曼宣布裁員330人……
再往前推,就在偉達和BCW合并之后,某大區的公關團隊幾乎是被全鍋端了……
為啥國際公關公司比國內的更難呢?
大叔認為可能有2個理由:
一是外企公關公司已經無法適應國內的媒體環境,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不接地氣”;
二是外企在華業務減少,以前很多外企能拿到單子都是因為外企定向指定的。
當然,中國企業出海對國際公關公司來說,是個機會。
大叔再談2件自己的身邊的事,保真,但隱去具體名字,也均與墊款有關。
某A朋友,從甲方高管離開,創業做公關公司,主攻創意傳播和視頻制作等,屬于小型公關公司。前幾年生意還算風生水起,去年開始出現問題。
最近一年多,ta應該問我提借錢提了好幾次,理由都是“公司周轉”。好幾個項目的款壓著,好幾個新項目還要接,怎么辦?
某B朋友,某公關公司老板,在業內有點名氣,已經做了十幾年了,屬于中型。???
前段時間,大叔本來想推一個大幾百萬的大甲方的公關單子給ta,但人家經過短暫評估后,B老板竟然直接拒絕了。
我起初是覺得對方是不是飄了,經常給我說今年公關生意難做,怎么挑起了客戶?
后來,ta給我打了一個電話。ta問了一圈周圍的朋友,對那個大甲方做了一個簡單調查,發現雖然甲方很有名,但拖款情況非常嚴重,據說得一年。雖然這個單子有大幾百萬,但基本墊款為主,ta擔心自己公司的現金流出問題。
大型公關公司的案例,你看到了,迪思!
……
至少6年前,大叔就發現,公關公司的價值,已經從“價值型”變成了“墊款型”。
彼時,經濟向上,乙方想要給甲方“墊款”,都要靠關系的。
6年后,經濟下行,公關公司快被甲方“墊”垮了……且又開始了分化,比如:
1、沒生意型。
甲方全部in-house,優秀公關人才都去了甲方,乙方徹底沒了生意。大叔前幾天才知道,某頭部車企的品牌公關部竟然有600人……
2、墊款plus型。
自媒體越來越多和細分,公關公司變成了“轉話筒”和“墊款”,最多再加個活動執行,定個機酒……
大叔前段時間去參加某活動,媒體分類是:傳統媒體、KOL、KOC、自媒體、視頻自媒體……
我當時就納悶了,問對方,KOL和自媒體,不是一回事嘛?對方回復大致意思是,現在的KOL就是那種發短訊和點評,比如發個微博(140個字圖文+話題),而寫長稿子的才是自媒體……
3、獨立型。
獨立公關人,以前我是覺得這個“職業”不存在。現在來看,隨著公關分工越來越細,比如:發稿的,seo的,做熱搜的,搞水軍的,mcn種草的……甲方不缺普通資源,缺的是核心資源和“腦子”。
4、細分型。
上述提到的,發稿的,seo的,做熱搜的,搞水軍的,mcn種草的……大叔其實一直想去一個地方,那就是江西南昌……因為每天加我微信的,10個里有9個都來自這個地方!
5、專業型。
只做自己專業范圍的事,需要有些門檻,比如危機公關,財經公關,國際公關……但所謂“專業”的門檻,似乎也在降低。??
結語
最后,
如果你是公關公司,你是哪個類型的?
年底了,你墊款要回來了嗎?
你覺得公關還有價值嗎?
公關公司能擺脫“墊款”嗎?
你怎么看迪思起訴甲方?
你差點被甲方“墊”垮過嗎??????
歡迎你在留言區聊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