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an,表達好獨特的一個寵物品牌——
給貓出專輯,邀請流行音樂人創作只和小貓有關的音樂;
開咖啡店,取名「Sorry Dog」,意為對狗抱歉、對貓更友好,堪比腦筋急轉彎;
跨界植入電影《負負得正》,在劇情中埋有貓咪故事線,看似彩蛋實則軟廣。
……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品牌:
成立于2015年,Pidan是一個專注為貓創造產品的品牌。第一款產品是為自家主子設計的雪屋貓砂盆,開篇即爆款。隨后相繼推出多款寵物用品,如混合貓砂、貓窩、貓抓板等,并逐漸發展成全品類寵物生活方式品牌。
早期作為崛起中的新消費品牌,數英對它有過一次深入觀察。時隔近三年,相對小眾的pidan已處于行業頭部位置。
2024寵物用品十大品牌排行榜
*源自中國報告大廳網調研
從開頭可以看到,這個自起手式就不尋常的品牌,近幾年表現得愈發“跳脫”,以至于旁人的觀感是這樣的——
有人在一次次有新意的營銷活動中記住了它:
也有人質疑品牌脫離了最初憑好設計出圈的路線,越來越“意識流”:
兩極分化的觀點背后,指向品牌不低的辨識度和記憶度。
基于此,今天也想結合品牌近幾年的營銷動作探討一下,pidan通過怎樣的表達方式,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發展軌跡?
一、
重要的品牌理念,先寫在每一份包裝上
創始人馬文飛曾說:“品牌的本質是一場表達欲的探索。”
或許是和他本人性格特質、以及學話劇表演出身的經歷有關,pidan的表達欲很旺盛,整體看起來文藝、小眾,透著哲學思辨的意味。
最直觀的,在于第一眼能被看到的外包裝——沒有萌寵形象、沒有花哨圖案,只有密密麻麻列出的對pidan來講很重要的事。
這張圖,藏著直抵品牌核心的鑰匙,我們先來逐句拆解一下。
pidan是一個專注為貓創造產品的品牌。
首先,品牌服務的主體,不是人類,而是貓。
在過往的人寵關系里,貓是作為人類的附屬被看到的。取悅寵主,是大多寵物品牌的出發點。而在pidan看來,世界上已經有許多為人類生活服務的品牌,而他們更想做一個優先考慮貓的品牌。轉換視角的考量,形成了品牌的差異化定位。
人類之所以需要貓,是因為它能把你我獨處時容易墮入悲傷的情緒,凝固在平靜之美中。
其次,為什么貓很重要?
pidan指出,人類需要貓,是因為人類需要平靜的力量。通過從人貓共處視角展開的感性洞察,品牌找到了新的表達點位,即圍繞貓,生產讓人感到平靜的內容。這也是一種對時代情緒的照見。
所以,我們以貓為先、實用、可靠、普世為品牌內核,圍繞著產品、表達、公益、渠道四個部分持續創造。
然后,怎么做?
實現品牌表達的具體路徑,落在這句品牌制式里。這也是本文接下來會著重分析的部分。
希望讓全世界,與人類共同生活及穿梭于戶外空間的貓咪們,都能生活得更加健康、舒適。
最后,去向哪?
如果要追問這一寵物商業品牌最終到哪去,可能這就是答案。這也可以解釋,公益為什么是pidan品牌表達中的必答題,而非加分項。
右下角的品牌主張,即兩個端點,劃出了表達的邊界:起點——“貓為先”,終點——“公益計劃”。
這些關鍵信息,隨著每年售出的一千多萬份產品,傳達給全世界200多萬的消費者。
置于行業內來看,這樣的表達很少見。不僅是指pidan將規劃清晰地印在包裝上公之于眾,更包括品牌對人寵關系的深度思考、及明確主觀的輸出。
首先,品牌出發點大膽地重構了用戶的消費邏輯。不是愛屋及烏,而是愛貓本身,這意味著人的需求可能會為之讓步。品牌沒有模糊處理這一點,從而吸引真正愛貓的人。
其次,理念的傳達雖直接,卻有一定的理解門檻,甚至很考驗消費者的共情力。以看似意識流的手法捕捉并解構人寵關系的瞬時情緒——孤獨、治愈、共生,將產品植入情感流動的縫隙,開發新的生態占位。
突破傳統寵物行業單純以功能為導向的固有框架后,pidan也實現從“寵物用品”到“人寵關系美學”的進階,涉入情感消費的深水區。
理解以上,就不難看懂pidan這些年留下的探索軌跡。
二、
以貓為先的深度思考,在三角制式里鋪開
綜合在產品、品牌上的思考,pidan搭建了由產品研發、內容表達、公益計劃組成的三角制式,在這個框架內進行投入和表達。
與貓的需求深度咬合的產品功能、將理念轉化為可感性認知的內容,以及從社會問題切入、進行可持續干預的公益實踐,共同傳遞著pidan的核心主張:貓為先。
在此基礎上充分表達帶來的觀感是,pidan能打的面挺多的,如同一個“六邊形貓咪公司”。
01 順應「貓」性的產品
如何通過產品實現品牌表達?pidan的產品設計師song曾表示:
我想設計師是具有引導用戶體驗的責任的,透過產品讓用戶感受到品牌的能量和性格。比如在產品細節設計上對用戶的關懷并帶來愉悅感,這應該對品牌來說是一個生動、自然地與用戶交流的方式。
引導、傳達、交流,都很好地體現在pidan的產品設計中。
作為“堅定的設計驅動型公司”,pidan很擅長順應貓的天性,從它們真正的需求出發,以設計巧思來改善用戶的體驗。
比如,觀察到貓愛鉆行李箱,一款寵物新風出行箱由此誕生。
換風系統、減震滾輪、及圓形視窗和半透明箱體的細節設計,照顧到小貓出行的舒適度和安全感。可調節拉桿及提手,滿足人寵輕盈出行的需求。
寵物出行箱 新風款
發現貓喜歡睡在除了貓窩以外的地方,pidan索性模糊家具和貓窩的界限,設計出貓可以直接睡的茶幾,創造出人寵共用、互動的新場景。
寵物窩 貓用茶幾款
尊重貓愛好獨立的天性,設計出集水食碗、小窩、爬架、抓柱及砂盆等多種日常所需的功能為一體的寵物生活柜。在不擠占人類地盤的同時,為小貓打造出更充足的生存體驗空間。
寵物生活柜 煙囪款&樹屋款
此外,還有引導貓咪多喝水的無線款飲水機、防止寵糧受潮的真空稱重款寵物儲量桶…… 都基于對寵物健康的深度關注,幫寵主減輕隱患。
無線款飲水機&真空稱重款寵物儲量桶
品牌實用、可靠的特質,借由那些潤物無聲的貼心細節,悄然滲透進消費者的生活點滴之中。
成立近8年的時間里,pidan屢屢斬獲設計界重量級獎項。其中包括大眾熟知的D&AD黃鉛筆、“設計界奧斯卡”IF DESIGN AWARD、擁有40年歷史的專業設計競賽GOLDEN PIN DESIGN AWARD等。
02 豐富多維的表達
表達,是pidan的重頭戲。
早期,pidan就有很多吸睛的創意嘗試,比如,請畢贛導演拍品牌短片《破碎太陽之心》、出品牌刊物《不辨的日常》、公開票選寵物骨灰盒方案……
這幾年,pidan一邊繼續策劃書影音、藝術展等,一邊將短期人文活動與品牌的長期計劃結合,線上線下持續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絨化街區:打造可感知的寵物友好網絡
2023年,pidan攜兩條尾巴,發起關于寵物友好的長期企劃「絨化街區」。品牌希望通過一系列切實的行動,鏈接起更多寵物友好的店鋪伙伴,共同完善和推廣人寵雙向友好的概念。
時隔兩年,「絨化街區」已迭代至3.0版,逐漸從一個倡導性項目,升級為涵蓋地圖指引、行為引導、公共物料支持及文化活動的多維度寵物友好網絡。
·逐步拓展的寵物友好空間
最直觀的變化,是可視化的寵物友好網絡在不斷擴大。
1.0版標注收錄44家,2.0版升至81家,如今已有300家。
相比最初,這份地圖上涵蓋了更多咖啡館、書店和生活方式類品牌店,其中不乏熱門打卡點,精準覆蓋年輕消費群體。
pidan 通過這一方式,讓寵物友好不再只是個抽象概念,而成為一張可以隨時查閱、可被實際感知的城市地圖。
·物料升級
「絨化街區」的品牌物料也在不斷升級,逐步向更具實操性的行為引導轉變。
1.0 版本,pidan 在店內放置品牌刊物《不辨的日常》。溫和的科普氛圍,讓寵物友好概念自然滲透進大眾意識。
2.0 版本,推出人貓同享春季食譜。既避免了專為小貓定制所帶來的繁瑣感,又巧妙地為人們的養寵生活增添了趣味。
3.0 版本,pidan 開始投放寵物友好物料包,提供更直接的支持。除了基礎的護理物品,還有貓、狗專用牽引繩等行為規范物品,引導寵主在公共空間減少對他人的干擾。
此外,3.0階段還納入了展覽、工作坊、市集等活動形式,與合作店鋪及空間一起探索人寵友好議題下的深度思考與多元表達。
通過「絨化街區」,pidan 不斷輸出對于人寵共生的品牌理解——什么樣的環境算寵物友好?寵物如何和諧地融入人類社會?這些原本模糊的問題,在品牌實踐中逐漸變得清晰。而投放在各個城市角落的物料,也如同一塊塊移動的廣告牌,逐步占據大眾的養寵心智。
/pidan Gallery:用展覽構建品牌的情感觸點
獨特的設計感和人文質感一直以來都是pidan的亮點,而藝術策展正是這一品牌表達的自然延伸。通過策展,pidan 不僅能將設計美學與寵物生活方式融合,還能以更具沉浸感和互動性的方式,呈現品牌的深層思考。
自三年前首次在Award360°展會上露臉,至去年舉辦獨立的品牌首展,pidan的策展思路出現顯著轉向——從強調視覺上的設計感,逐步深化至對小動物的生存狀態與情感表達的關注。
這一轉變從 Pidan 近年來的展覽實踐中可見一斑。
·設計向
2022 年,與 Design360° 合作的設計首展《截·面》,通過實體作品展現品牌對設計潮流的理解,強調形式與材質的創新。
《截·面—Award360°年度設計100展》
2023年,呈現了來自 Allright 設計事務所藝術總監、平面設計師高田唯的個人全新平面圖形展“混亂的秩序”,進一步探索視覺語言的可能性。
高田唯「混亂的秩序」
·人文向
《動物看見了嗎?》
2023 年,在第 7 屆 abC 藝術書展“游牧與想象”主題下策劃特別展覽《動物看見了嗎?》,試圖從動物的視角出發,引導觀眾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
2024 年,與 LINE FRIENDS 合作主辦超人氣 IP JOGUMAN 的中國首展「喬古漫,來了!」,結合潮流文化與 IP 影響力,加強品牌年輕化溝通。
「喬古漫,來了!」
同年,Pidan 首次主辦藝術家群展「幻想種植——長出貓咪、小狗和兔子」,邀請三位風格鮮明的歐洲藝術家構建出一個“動物烏托邦”,以藝術形式深化人與動物共存的主題。
「幻想種植——長出貓咪、小狗和兔子」
從對設計趨勢的探索,到關注動物生存境遇的表達,pidan的策展實踐不僅延續了品牌的美學基因,也不斷拓展其人文關懷的深度。
/sorry dog:凝聚養寵文化部落
2023年末,隸屬于pidan的「貓咪更友好」咖啡sorry dog正式對外開放。
眾所周知,在上海,咖啡早已超脫飲品范疇,咖啡館更是社交活力的中樞、年輕潮流文化的生動載體。
sorry dog的誕生,實際上是pidan品牌表達的空間延展,深入到都市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sorry dog提供了一個低門檻的體驗場景。
據統計,過去一年sorry dog 已接待 300 余只貓咪。店內的陳設、寵物用品,為更廣泛的城市人群提供了感受pidan設計和產品的機會。
另一方面,sorry dog更是一個承載品牌理念的文化內容空間。
2024 年,pidan在這里舉辦了 54 場活動,包括展覽、分享會和工作坊,圍繞人寵共生、設計美學等主題展開討論。消費者得以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pidan 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思考。
另外,sorry dog的命名也體現了pidan一貫的個性化表達。
店名靈感來源于小貓“誤觸鍵盤”打出的重復字母,同時也帶著對小狗的“誠摯歉意”,具有親和力和話題性。
/跨界合作:拓展品牌表達邊界
跨界合作已成為pidan豐富品牌內涵、拓展品牌邊界的有力手段。
目前,pidan的跨界合作主要分為三大類別 ,每一類都旨在從不同維度為品牌注入新活力,強化品牌表達。
·電影 & 影像合作:強化品牌敘事表達
在電影《負負得正》中埋藏貓咪故事線,是pidan的創新之舉。電影作為高情緒共鳴的媒介,用來展示人與貓之間的深刻情感羈絆再合適不過,想要養寵的渴望不自主被喚起。
·生活方式跨界:融入年輕消費場景
過往,pidan較多聯名的是咖啡茶飲品牌,如seesaw、奈雪的茶、喜茶,頻頻闖入年輕消費者的視野。
去年,pidan開始結合自身長板,做更深度的嘗試。
攜手亞朵,打造深度人寵友好居住體驗。不但提升了品牌在新領域的認知度,也向酒店行業植入pidan版寵物友好標準。
聯名潮流 IP 喬古漫(JOGUMAN),推出人寵共用玩具,以更具互動感和趣味性的方式與年輕消費者進行溝通。
·藝術與設計合作:拓展品牌的文化調性
時常憑設計感踏入藝術圈層的pidan,還聯手OPENFILE 當代視覺藝術節,增加與高審美用戶、也是高凈值群體的連接。
/pidan Playlist & pidan Travel:沉淀高質量內容資產
還有一些相對隱秘,但pidan持續運營的內容,即品牌不定期在社交媒體上更新的兩大欄目:音樂歌單「pidan Playlist」和旅行影像「pidan Travel」。
在網易云音樂、QQ音樂官方賬號中上線的「pidan Playlist」
分享至小紅書、微博,和世界各地攝影師合作的「pidan Travel」
·pidan Playlist
收集音樂的靈感,來源于關于小貓的事物,歌單主題提醒著人們寵物存在的美好瞬間。
比如,小貓輕盈的快樂,是“來!干了這碗貓薄荷水”;
平常冷漠的小貓“攤開肚皮橫在了你的腳邊”,讓人也變得柔軟;
偶爾,也想感受一下“小貓瘋狂跑酷的3分鐘”的活力滿滿。
……
除了篩選收錄,pidan也發行了品牌獨立創作的貓咪專輯——《和小貓一起看月亮》。有人貼切形容:“有種月光皎潔下,我進入小貓的身體,在房頂上探險散步的感覺。”
在對旋律與節奏的理解中,pidan找到與用戶共鳴的頻率,滲透進人們碎片化的時間,形成更具沉浸感的情緒連接。
·pidan Travel
讓貓用品與旅行相結合,是另一種極具感染力的表達。透過影像記錄,pidan以更具視覺沖擊感的方式傳遞品牌價值。
當產品出現在冰川、河流、森林、村落等自然美景中,其便攜、舒適等性能不言而喻。與此同時,有品味、自由且富有探索精神的態度也一并傳達出來。
03 科學落地的公益
2025年上海兩會期間,涉寵議題引發了廣泛關注。有提案表示,保護流浪動物應推進絕育工作。
如今,越來越多人接觸到科學救助流浪貓的概念,意識到只投喂不絕育是種不負責任的善良。因為無序繁殖的貓,不僅會影響人類社會生態,也會威脅貓群自身的命運。
這與pidan踐行公益一年多時,形成的品牌思考是一致的。pidan認為,公益的最終目的,也許就是人與動物的和平共處,減少不必要的沖突。并明確提出「先絕育后喂養更好」的理念。
相較于更關注施予的傳統公益,這樣的視角無疑是更客觀成熟的。
落在行為上,pidan做了這幾件事:
1)捐贈部分收益
2021年起,全球每售出一件pidan產品,0.15元人民幣進入pidan care公益賬戶,用于流浪動物救助。
2)踐行捕救絕育計劃
2023年,pidan正式實踐被國際公益組織認可的TNR計劃,助力Trap(抓捕)—Neuter(絕育)—Return(放歸)的核心環節。其中包括:推出限量免費絕育套餐,并研發更高效的抓捕工具。
3)推出救助產品
2025年第一季度,從pidan Care計劃中產生靈感的TNR誘捕籠與誘捕轉運袋即將量產上市,降低了想要個體參與救助的門檻,達成從公益到產品創新的完整商業閉環。
TNR誘捕籠與誘捕轉運袋
持續投入公益,并形成科學的解決方案,它所沉淀的不止是產品價值,更是一種長期品牌信任感:一個愿意深入做公益的品牌,不會傷害貓。可靠的品牌人格,也在pidan的行動中不斷被驗證和傳遞。
最后
在品牌營銷的慣有邏輯里,簡潔、易懂、接地氣的表達似乎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但pidan選擇另一條小徑——它沒有刻意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是堅持自己的主觀表達,以更具質感和深度的方式,構建品牌的獨特世界觀。
事實上,盡管表達方式反常規,pidan依然跑通了市場轉化,在國內外市場表現都很突出。
自2015年第一款產品問世以來,pidan便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并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如今pidan的渠道已覆蓋全球21個國家(地區),全球購買渠道接近300個,并在中國、美國、日本設立全資公司。在不同市場中傳達出相對一致的核心價值,塑造出鮮明的品牌人格——一個愿意蹲下來與貓平視的人,一個冷靜、細致、可靠且真心對貓好的人。
神譯局在《新時代如何做品牌營銷》一文中提出:
打造品牌單一性(Brand Singularity)。它能產生強大的飛輪效應,使品牌在不同場景下都能以一致性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記憶。當品牌在系統建設之初就確定明確的風格化執行方向,并堅定地表達和輸出,它才能在消費者面對不同問題時,自然而然地被想起,成為最值得依賴的解決方案。
pidan的發展,很好地印證了這段話。
不過也必須承認,這種營銷策略并非沒有風險。獨特的品牌表達既能帶來認知溢價,也可能在產品地基不牢時引發意義雪崩。正如創始人總結的那樣:
一切都要建立在實用主義的基礎上,把研發、表達和工藝做好之后你才可以極其主觀地、不可辯駁地去表達你的觀點,同時你也會被喜歡,否則你會時刻產生自我懷疑,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圖源pidan官網及公眾號
參考文章:
1.《2024年寵物用品品牌排名匯總 寵物用品品牌排行榜》,中國報告大廳,2024/04/29
2.《pidan 2024》,pidan,2025/01/23
3.《pidan 2023》,pidan,2024/02/05
4.《pidan 2022》,pidan,2023/01/18
5.《新時代如何做品牌營銷》,神譯局,2023/09/12
6.《pidan:品牌的本質是一場表達欲的探索|星球大會2021》,Brandstar,2022/01/12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