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不知,來源:新探數科
2024年即將過去,我們依托戰略合作平臺和自研系統數據,對6個主流社交媒體:公眾號、視頻號、抖音、小紅書、B站、快手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提前做了一次內容生態現狀梳理。
60秒速讀→
?各平臺流量規模進入峰值,小紅書保持加速領先趨勢,其它平臺內容創作者開始遷移或在小紅書上開設新賬號,商業化成效顯著;
?各平臺繼續拓展內容電商模塊,視頻號表現亮眼,下半年與淘天端口打通帶來的利好,將在2025年迎來實質性增長;
?抖音保持領先勢頭,本地生活服務模塊成效顯著,商家將線下流量導入線上收割,電商商品卡數據增長明顯,已經官宣2025年算法將再次改變,把內容和銷售做更清晰的切分,應該是看到了純電商帶流量不可持續,所以要加強內容流量權重;
?快手和B站繼續優化內容質量,依然擁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用戶群,B站的商業化探索仍然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效;
?AIGC應用開始在劇情和文字創作上起到輔助作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內容領域應用勢頭初露端倪,企業主需要保持關注,一旦大規模應用將給生意帶來實質性改變;
?以ROI導向的模式面臨算法推薦機制的監管和硬廣流量增大兩大影響,明年流量會更貴,投入產出越來越不劃算。反觀內容電商因成本低、長尾效應明顯、搜索價值優勢,再次得到品牌主重視;
本文從平臺賬號分布、內容創作者生態、內容趨勢及企業新媒體應用四個層面,分析了社交媒體最新動態和機會,為決策者提供一定價值的參考。
01、平臺賬號分布狀態
# 各平臺各層級賬號分布
①視頻號: 頭部和腰部賬號占比極少,尾部占比最大,均衡度最差,身材可能不好但是骨骼強勁。
曾經是騰訊的補充業務,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有了視頻號專屬內容。雖然在短視頻領域沒有做老大的野心,但2024年開始提高小店入口等級,和淘天合作一起發力內容電商。
②小紅書: 頭部和腰部賬號占比同樣少,尾部占比最大,身體強健、年輕、可塑性強。
和視頻號均衡度結構類似,不同于視頻號,其內容以有用為導向,搜索價值強大。
③抖音: 頭部和腰部賬號差異巨大,流量集中在頭部,腰桿兒很硬。
2024年本地生活領域打通商業邏輯,維持直播電商老大地位,但中期面臨算法推薦機制的一定監管。?
④公眾號: 頭部和腰部賬號差異巨大,流量集中在頭部,集合了大量優質內容,真大佬無需多言。
⑤快手: 內容接地氣,頭部和腰部賬號差異不如抖音那么大,均衡度不錯,健康管理做得好。
⑥B站: 內容創作者文化水平高,賬號頭腰部差異相對最小,最均衡,身材最好。當下大部分UP主都沒賺到錢,就像朝氣蓬勃的少年,未來想象空間很大。
給商業決策者的啟發→
?企業在投放資源時,需要深入理解自身業務場景和賬號匹配度,不用只盯著頭腰部賬號,反而素人賬號因為公信度更高價格更便宜,可以多試水。
?直播電商自然首選抖音,衣食住行商家可以在完成種草后,深度植入抖音本地生活接口,完成流量收割;
?公眾號種草能力和變現能力一般,主要是發布一些動態,用得好可以把線索導入私域,是媒體矩陣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種草最強還是小紅書,只要企業主愿意花精力經營,收效都能得到正反饋,你會發現自己投的每一分錢都不會被浪費。
02、內容創作者生態以及用戶付費偏好
# 各平臺作品數量占比TOP5的作者分類
①視頻號:看日常/看劇情/看新聞——付費偏好:買課買書
視頻號的用戶年輕人最少,年齡層次向下依次遞增。內容比較傾向于劇情類和寵物親子類以及一些新聞,算法不如抖音精準,因為準入門檻低所以商品良莠不齊,優勢在于依賴微信生態可以和公眾號及小程序打通。企業主可以把線上客戶線索聚焦在私域,能夠帶來長效受益。
②小紅書:化妝/逛街/拍照/積攢生活經驗——付費偏好:大家都說好我才買
小紅書從供留學生使用的一個平臺發展到現在,年輕人最多,年齡結構往上逐級遞減。2023年逆勢增長,其核心是堅持引導用戶生產有用的筆記內容,食品戶外、知識付費等低客單,轉化率較高。對品牌主特別是貨架電商的錢包比較友好、搜索價值高,即使內容投放很長時間后,還可以帶來銷售增長。
③抖音:才藝展示/看直播/看短劇——付費偏好:能占到便宜我就買
年輕人老年人兩極分化,以內容起家,如今更像是一個電商終端平臺。頭部電商拿走大部分流量,直播進入增長峰值后,發力本地生活。用戶行為帶著薅羊毛的目的,幫商家完成種草到線下成交的最后一個閉環。短劇爆火利益方大賺,但普通商家介入機會小。
④公眾號:看新聞/管財富/漲知識——你沒付我沒付博主卻富了
全民媒體,既擁有新聞的時效性優勢,又有很多干貨。用戶直接付費不多,內容創作者主要依賴于廣告收益。
⑤快手:打游戲/整活/賣才藝/市井生活——付費偏好:讓我開心我就賞
用戶年齡輕老兩端分化,中間相對均衡??焓值膬热葜鞔蛘鎸嵔拥貧猓腥ず猛?,用戶粘性比較強。內容格調和B站剛好相反,但是用戶社群屬性更強。
⑥B站:搞怪玩硬件學習——付費偏好:哎這個UP主有水平,你幣有了
和知乎處于同一類型的內容平臺,用戶粘性強、學歷水平高,博主基本以貼片廣告變現,用戶以知識付費為主,取得實質性成效的品牌主不多。
給商業決策者的啟發→
?不同平臺的用戶付費偏好具有較大差異,品牌主可以根據自身業務形態選擇性搭建矩陣,最核心的還是要放在私域終端的建設上,企業主要的痛點在于好用的私域管理工具少,大量線索無法聚攏。(如何做好私域系統搭建,這個后面我們單獨開一篇來講)
03、各平臺內容趨勢
# 各平臺傳播速度最快的TOP5作品分類???????????
①視頻號: 時政財經與生活健康內容比較多,傳統硬廣也占有一定比例,對品牌方來說適合新品發布和官方動態發布,視頻號還可以和公眾號打通,強化矩陣導流能力。
②小紅書: 科普、資訊和潮流生活內容較多,有一套屬于平臺自身的文案風格,甚至有反饋小紅書的內容會有些“魔幻”,品牌方要結合自身的產品特點運營內容,越是硬廣效果越差。
③抖音: 時政社會類、健康與汽車類內容較多,精心設計的段子和擺拍多,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從內容到變現的內容生產鏈,商家聚集越來越難做。平臺算法強大,信息繭房現象嚴重。但商品卡表現不錯,品牌方可以重點關注。
④公眾號: 職場財經和新聞相關的內容多,各行業博主生產了大量優質內容,同時也面臨內容激活難的問題,隨著微信使用AI技術提升搜索體驗,這一現象會有所改變,需要長期經營才能出效果。
⑤快手: 內容以游戲娛樂和生活愛好為主,真實有趣的導向不變,是興趣電商比較好的變現方式。
⑥B站: 影像游戲和課程學習為主,學生群體較多,百大UP主都具有較強實力,商業內容需要品牌方和UP主共創,對品牌方內容輸出能力要求較高。
給商業決策者的啟發→
很多企業選擇線上策略時,都要面臨是以內容營銷還是直播獲客為主。
盡管兩者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選擇,但是縱觀各個品牌方的操盤,會發現內容電商很難做好的最大原因是無法建立ROI指標,所以人力和財力投入不足。
未來的發力點還是要看能否讓內容更優質、生產速度更快,也就是提效這一端,多利用AI技術在創意和內容上進行輔助。不做內容只做直播,拼流量拼低價不可為繼。
04、企業新媒體運營管理概況??
社媒企業號都不同程度地組建了單平臺多賬號或多平臺多賬號的矩陣生態,超過30%的企業擁有75個以上的企業號。家居、旅游、美食等與我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行業,矩陣規模居于前列;
①公眾號:用戶基礎龐大、生態完善,2024年騰訊徹底打通小程序到企微到內容鏈路,同步嵌入微信支付,幫助企業構建完備數字化營銷體系;
②抖音: 為企業號提供流量扶持,細分賽道專項扶持,發力本地生活,助力企業成長;
③視頻號: 公布了《視頻號品牌商家激勵計劃》,對滿足條件的商家直播給予千級到萬級UV流量獎勵和多重權益;
④快手:平臺為企業號提供“川流計劃”“新商家斗金計劃”,助力企業號快速成長;
⑤小紅書: 平臺多為年輕品牌入駐,除房產醫療等特殊行業有所限制,基本實現全行業覆蓋;
⑥B站: 企業號占比低,入局容易做成頭部難,是有待發掘的藍海市場;
給商業決策者的啟發→
多平臺多賬號的矩陣策略在增長效果上一定優于單平臺多賬號。
一個完備的矩陣賬號管理終端能解決大量媒體運營管理難題,可以擺脫依靠手動統計數據、手動搜索熱點內容的低效現狀,集中精力生產優質內容。
總結:
品牌方和企業主結合自身的業務場景,深耕1-2個平臺,搭配數據采集工具,并運用A/B測試的方式逐漸跑出優質內容,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投流策略不要把子彈都打在頭腰部賬號上,素人賬號對新品入市或鋪貨更有優勢,價格便宜量大,消費者對素人的信任度也更高。
厘清楚種草→客戶線索獲取→私域聚合/直接收割的整體邏輯,有的放矢。
多培養懂技術又懂業務和運營的人員,把重復性的工作交給專業外包單位和軟件。
作者公眾號:新探數科(ID:xintanshuk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