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學LV,做品牌學Miu Miu
作者:靜儀,來源:瀝金
原標題:做品牌該學Miu Miu,想賺錢要學LV
富人沉寂,中產祛魅,窮人躺平。
人人偏好大logo的時代結束了,留下象征低調奢侈的“老錢風”,還有打工人苦心經營的“松弛感”。
經濟越差,老錢風越流行。窮人不再消費得起,而富人更不想被看見。
身穿紫標Ralph Lauren和Loro Piana的人,不再關注如何顯得很有錢,而是兜里的現金能否更安全。
剩下一部分中產,用松弛感偽裝自洽,用儀式感佐證自尊,明明活得比誰都用力,還要裝作完全不在意。
人們的消費觀變化,反映在奢侈品財報里。
縱觀今年行情,Gucci、YSL紛紛失守;LV的大多老花包款都魅力不再,唯有黑馬Carryall一枝獨秀;而Prada則帶領Miu Miu獨領風騷。
Miu Miu的保齡球包、公文包大火,LV的Carryall幾經漲價一包難求。
兩種不同風格的包包,分別代表了消費的兩大主力人群。它們的爆火,不僅暗示了下半年的兩大風向標,更符合瀝金多次提出的消費K線趨勢。
左:Miu Miu,右:Louis Vuitton
圖源:網絡
一、瀝金消費K線
品牌溢價與敏感低價共存
我提過很多次,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進行K型分化。
一部分人為情緒價值買單,愿意為品牌、為標簽付出高昂溢價。比如基礎美護失守,但醫美暴漲;蕉下解散公關部,但始祖鳥依然門庭若市。
上K線的終局,是高端、小眾和能代表身份認同的品牌和服務商,由于供給有限,需求激增,價格會不斷走高。
而另一部分人價格敏感,只看重質價比,依舊根據成本倒推產品定價。比如拼多多市值高居不下;剛過去的618所有平臺都在卷低價。
下K線的終局,是主流消費品需求疲軟,生產能力過剩,價格上漲困難,消費全鏈路都在卷價格。
Miu Miu和LV部分包型的爆火,恰好可以用這個K線來解釋。
前者主要為不愁吃喝的“貴女”和“富家千金”,提供既不保值又不實用的情緒撫慰品。后者主要是為精致白領和打工族,提供能維持尊嚴和滿足剛需的生產工具。
二、MiuMiu的品牌力
是能穿越周期的價值感
消費下行還想做品牌,請學Miu Miu。
Miu Miu是Prada的子品牌,在奢侈品都靠一招鮮的年代,它用一雙芭蕾舞鞋硬吃紅利近十年。
但這種不好搭衣服,穿好了不顯貴,穿壞了沒品味的鞋,很快被主流審美淘汰了。
Miu Miu沒放棄,直接一套小妙招力挽狂瀾。它先用“瘋批但無用”的超短露臍裝和水鉆內褲,炒作話題,吸引大量年輕人關注。
等到熱度和流量拉滿,Miu Miu再正經撈錢,用保齡球包、公文包這些洋氣小皮具,直戳千金們想要暗戳戳炫富擺腔調的心。
在愛馬仕都快干不動的時候,Miu Miu硬是找準了靜奢下面的這條“貴女”垂直細分賽道,一炮而紅,2024年上半年營收5.3億歐元,增長高達93%。
Prada集團各品牌業務表現
圖源:Prada集團2024年H1財報
Miu Miu的火,揭示一個道理,貴不是問題。沒有找對人群,提供對情緒價值才是問題。
買Miu的人,完全不在意性價比,因為Miu就完全沒有這東西。
二奢市場,只有兩個品牌的包能賣得出價。一個是愛馬仕,一個是香奈兒。
其他品牌無論經典款還是限量款,無論幾成新,但凡流通進二手渠道,都逃不過貶值成白菜價的命運。這也是為什么消費下行,明眼人只買香馬。因為一個產品值不值錢,就看它在二手市場能不能保價。
而買Miu的人,分明是明知它在奢侈品市場注定不保值的命運,但心甘情愿付出昂貴的溢價。
MiuMiu
圖源:微博
這是什么?絕對品牌力。包型洋氣就不說了,復古英倫風外加小羊皮,看著就貴氣,又沒有過多老花讓人覺得聒噪。
重點是,它走上了Max Mara的路子,找各個年齡段的人代言。
Miu Miu從去年開始就找了80多歲的影后吳彥姝當代言人,還邀請了70歲左右的穿搭博主,退休醫生覃阿姨上臺走秀。
老年人挎Miu,是什么概念?是在傳達,要么我的包能賣給老年人,要么我的包能用很久。
什么包能跨越周期,從年輕用到老?Prada或許不行,但Miu Miu可以。
吳彥姝代言MiuMiu
圖源:網絡
三、LV的假松弛=真心機
是中產最需要的東西
LV的Carryall的爆火,則是另一種韻味。
但這次硬控的不再是富家千金,而是苦逼打工人。彎彎的弧度正好卡在腰線,斜挎的肩帶怎么背怎么隨意。如果沒有老花,這就是恰到好處的松弛感。
可惜老花和刻有LV的裝飾牌,透露了都市白領們買這只包的小心機。
松弛感與其說是一種姿態,不如說是一種標簽式的虛假共鳴。一邊給自己洗腦說自己不在意,一邊給別人洗腦讓對方放下戒心。
可要真松弛,也就不會買老花款了,分明還是想讓人知道,這是連連漲價,現在都得賣兩萬多,只能找代購或者排隊才能買到的LV斷貨大爆款。
對價格很敏感,但又很在意尊嚴。老花給了中產最需要的體面,而能通勤的體積又給了打工人更值得買的理由。背上一只Carryall,就好比牛馬打上了名牌馬鞍,擠地鐵都更有底氣。
消費下行時給中產做產品,關鍵詞就是假松弛,而假松弛就是真心機。中產想要的,就是牌子當面子,實惠當里子,是既能當生產工具,帶來更多人設和資源復利,又沒那么貴的產品。
Louis Vuitton
圖源:網絡
兩款包,兩群人。一個鎖上K線人的情緒快感,一個鎖下K線人的尊嚴價值。
消費下半場,產品和營銷的關鍵詞一目了然。品牌要么成為一部分人的身份標簽,要么成為一部分人的生產工具。
作者公眾號:瀝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