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貧困大山里的“小英”們,靠苦難全網吸粉百萬
作者:松露,編輯:小八,首發:新榜
么噶,家人們?。ㄕ堊詣幽X補小英語氣~) 這一天天的,互聯網是越來越玄幻了,就連小英這么小眾的網紅賽道,竟也擠得人山人海的。
放眼望去,視頻里的她們大多是偏遠農村地區的已婚女性,處境艱難、生活困苦,家里是收拾不完的雜物,地里是干不完的農活,被稱為“苦瓜大隊”,甚至這一群體有了擴展到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的跡象。
小英不是全網第一個“苦瓜”,卻一定是話題度最高的那個。
很多人初看她的視頻,會不由自主皺起眉頭,普通話帶著濃重的口音、吐詞不清,每天雖然有干不完的活,家里還是永遠收拾不干凈的模樣,到處臟亂差,有時還會出現用洗衣粉刷發霉的臘排骨、活魚不刮鱗片直接下鍋等迷惑行為。
不過時間長了,小英的故事也從這日復一日的流水賬視頻中被看到:一個生活在云南尋甸農村的彝族姑娘,十七八歲便結婚生子,日子過得十分貧困,一度在孩子生病的時候都拿不出100塊治病,每天割草、放牛、掰玉米、挖洋芋,丈夫不愿意出去打工,經常邋里邋遢地躺在家里,還家暴。
從2019年開始拍視頻,小英輾轉了快手、抖音等平臺,用鏡頭記錄下自己貧困又混亂的每一天,網友們一邊不解一邊又會被內容硬控,幾次將其熱度刷上多平臺熱搜。
新榜旗下抖音數據工具新抖顯示,2024年以來小英抖音賬號漲粉超過463萬,截至目前抖音賬號粉絲583萬,快手粉絲211萬。
截圖來自新抖
流量幫小英沖破家徒四壁的窘境,帶她走出了大山,去見更廣闊的天地,見更多的人和事,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而在她的身后,更多的“小英”們也在緊緊抓住互聯網的機會,希望博一條出路。
在她們的世界里,苦難是把雙刃劍,帶來了生活的不幸,卻也換來了流量和錢。
小英坐飛機到上海參加活動
一、靠貧窮吸粉百萬的小英一家,
真是“互聯網先天圣體”?
農村網紅常有,小英這樣的卻少見。
別人即使再困難也將家里收拾得干凈整潔,忙忙碌碌中將日子過得越發紅火,小英也忙,但好像啥也沒忙出來。
每天眼睛一睜,她就像陀螺一樣,馬不停蹄地開始梳洗打掃做家務、割草放牛干農活,既要照顧兩個女兒,也要為一家子做飯,就這么天天地里和家里兩頭跑。
然而,小英忙了一天后,家里依舊是一團混亂,衣服到處亂堆,哪里都積著污垢藏著灰,農活沒少干卻也沒掙到幾個錢,每天喂養的牛餓得瘦骨嶙峋,“小英家的?!币欢瘸蔀橐粋€梗,餓也餓不死、吃也吃不飽,睡在半米高的牛糞堆里,活得一整個生無可戀。
這也激起了圍觀群眾的“探索欲”,好奇小英到底怎么把日子過成這樣的,卻發現她是一邊辛苦、一邊迷糊,令人迷惑的操作是一個接著一個。
活魚是不刮鱗直接下油鍋煎的;被老鼠啃過的豬肝是切掉壞的部分后繼續吃的;病死的雞是直接拿來做;發了霉的臘肉用開水沖一沖照樣吃;小女兒生病了,她就一口氣沖了5種感冒顆粒;治婦科的湯藥,孩子想喝也會直接喂……
有時候,她的迷惑操作中也帶些好笑。感覺自己倒霉,她就直接剃光了眉毛;帶著米酒去地里干活,卻因為米酒度數高,她喝完直接倒在地里睡著;還有給孩子輔導功課,一本正經地將“面前”讀成“麻雀”等等。
盡管拍視頻、剪視頻都靠自己鉆研,但小英似乎有些“天賦異稟”,簡單幾個動作就能抓住網友眼球,普通話不標準她也不在乎,每條視頻開頭大方用“么噶姐妹們”打招呼,就是帶方言口音的“my god”,硬是做成了個人標簽,活脫脫一個“互聯網先天圣體”。
不止是小英,她這一家都不簡單,每個角色都為賬號的出圈貢獻了不少熱度。
小英老公“上拉如”,如今互聯網渣男代表。別誤會,上拉如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小英對他的稱呼,來自彝族方言,有人說這是“最帥的男人”的意思,也有人說這是“再見”的招呼語,不過現在已經成了小英老公的專用稱呼。
小英視頻里的上拉如,總是躺著不干活,邋里邋遢的,自己不出去打工掙錢,也不讓小英出去。據小英的描述,結婚后她回娘家都需要上拉如的同意,上拉如還對她疑似家暴,她曾嘗試帶孩子逃走,又被找了回來,手機還被摔斷。
隨著小英的出圈,上拉如的大名也是響徹互聯網。他有時候自己也會開直播,面對網友的指責。上拉如并不內耗,反應賊快,比如網友問“你不愛小英為什么要跟她結婚”,上拉如表示:“我也可以跟你結婚啊”。
小英的小女兒繼承了父母的熱梗體質,因為長得和上拉如一模一樣,被網友調侃是“下拉如”。
前段時間爆紅全網的那句“沒事噠,沒事噠!沒~事~噠!”就是出自“下拉如”。當時小英以為下拉如手上的淤青是臟東西,硬拽一頓猛搓想洗干凈,疼得下拉如一邊嗷嗷叫、一邊用“沒事噠”安慰自己,沒想到就此誕生了一個網絡熱梗,引發全網模仿。
所以說,小英全網吸粉近800萬,靠的不僅是貧窮生活博眼球,也是一家子的“互聯網先天圣體”,聚在一起不紅都難。
二、流量沖破家徒四壁,
困在貧困家庭里的女性擠滿“小英”賽道
小英的流量,讓一家子翻了身。
肉眼可見地,全家日子是越過越好,家里破破爛爛的洗手間、廚房被重新裝修,換了新的臺盆、衣柜,小英也越發自信,愛美的她有了更多新裙子,也擺脫了曾經為生計發愁的狀態。
家里的活有沒有變少不確定,但聞訊而來的不少商家們主動幫忙放牛割草。小英也做起了直播帶貨,基本上每天都會開播,新榜旗下抖音數據工具新抖顯示,8月小英直播帶貨銷售額500萬-750萬元,平均每場帶貨25萬-50萬元。
想要靠互聯網流量翻身的貧困家庭女性,不止小英一個。
用貧窮又充滿槽點的生活作為視頻主線,這看似小眾的賽道,實際上早已擠得是“人山人?!薄?/strong>
“王琳記錄農村生活”,一個四胎寶媽,14歲的時候就嫁到云南農村,今年不過26歲。她視頻里的生活,也是迷惑行為不斷:長滿霉斑的陳年臘肉被老鼠啃過后,她用洗潔精洗了后繼續吃;過期奶茶舍不得扔,她不管不顧接著喝;總說自己有潔癖,但廚房里的碗筷兩三個月洗一次等等。
王琳當年嫁人,是被老公為她充值了20元話費行為所感動。但婚后她老公并未讓她過上好日子,好吃又懶做,謊稱出門做生意10天不到就花光1萬,明知道家里條件差也不愿意出去打工,甚至王琳生病導致做飯晚了,被老公質疑裝病偷懶。
截至目前,王琳的抖音賬號積累了13萬粉絲。她在賬號簡介里寫著“我得努力改變現狀,為孩子們創造好一點的生活環境,讓她們能讀讀書”。
還有“粒粒的平凡生活”“小徐一家”“山區小敏”等等賬號,皆是類似的內容和畫風,做不完的家務、洗不完的衣服、挖不完的洋芋,還有背不完的孩子。
她們大多來自貧困農村地區,家庭收入微薄,結婚早、文化水平不高,有好幾個孩子要養活但老公卻靠不住,曾經因為戀愛腦早早結婚,如今又被家庭困住,不反抗也不離開。
她們在互聯網上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苦瓜大隊”,群體規模也在流量關注下越發龐大起來,就連海外都有了“分隊”。
比如“小莫在孟加拉”,一個被網友認為能PK贏過小英的博主。
小莫是一個遠嫁孟加拉國農村的中國姑娘,視頻里記錄在孟加拉國農村一家人的生活。不過,文化習俗的差異,家庭條件的簡陋,以及與國內完全不同的生活習慣比如用手抓飯吃等,讓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表達了對小莫遠嫁的不理解。
有網友吐槽說小莫可以“去小英家當幾天牛過好日子”,也有人質疑她是不是在模仿其他遠嫁貧困國家賬號的內容,人設和臺詞都很相似。
盡管“小莫在孟加拉”還沒有讓圍觀群眾看到遠嫁孟加拉的意義,也不影響她靠著這樣的標簽逐步積累了一些流量和粉絲,抖音粉絲數近15萬。
小莫也在做直播,但尚未帶貨,不過抖音櫥窗里已經掛上了63件商品,截至目前賣出了700單,有535個粉絲跟著下單。
十幾萬粉絲的體量,不能將她們捧成下一個小英,卻也為她們帶來了真實的關注和流量,能有收入,能改善生活,這或許就是每個人都愿意將苦日子放到網上供千萬人圍觀的動力。
三、網傳“月入百萬”背后,
苦難流量能成為長久生意嗎?
小英的評論區風向已經變了。
曾經的評論區,都是網友吐槽她的生活習慣、不滿她的老公上拉如,以及可憐她的處境,而如今的評論區,越來越多人提到她賺到了很多錢,和上拉如一起成立了公司,網傳如今月收入達到了“75萬-100萬”。
小英在直播時坦然承認了開公司的事情,也提到自己想幫忙推廣當地農村的特產,幫更多農民獲得收入。但從一個被憐惜的貧困主婦,搖身一變成為有錢人,避免不了爭議的產生,有網友形容這種心態就是“生怕小英過得苦,又怕小英突然開路虎”。
從新抖數據來看,小英的帶貨銷售額確實比較可觀,一個月賣出500萬-750萬元,按照業內常見的帶貨傭金比例10%-20%左右,小英的單月收入即使沒有百萬,也有小幾十萬了。
就拿她在直播間里經常cue到的滇鍋鍋土豆片為例,新抖顯示8月小英直播間里土豆片銷售額達到50萬-75萬元,傭金為18%,那小英8月的土豆片傭金收入就達到了10萬元左右。
能讓小英賺到錢的這波流量,恰好是戳中了當下互聯網矛盾最突出的情緒點,比如地域貧富差距、戀愛腦帶來的女性婚姻困境、喪偶式育兒等。
網友們發現“苦瓜大隊”無一例外都是戀愛腦嫁給好吃懶做的丈夫,才導致如今的生活窘境后,恐婚恐育的情緒將小英們的流量推向了更高處。
當流量有了可以被切入的口子,劇本、炒作等爭議也隨之而來。
小英的故事里,上拉如是那個推動劇情發展的“大反派”,他讓戀愛腦的小英看清現實,如今蛻變成大女主,每次直播戲謔調侃上拉如都會贏得一片贊聲。
但上拉如的人設,也被質疑是故意塑造出來的。
有網友指出2022年時小英還會在評論區解釋上拉如會在家里喂牛、照顧大女兒,也會回復別人提到“老公變好了”的評論,還有一種說法是,如今上拉如因為反派人設都不愿意在小英直播間露面。
小英也幾次回應劇本質疑,表示不至于為了視頻故意這樣拍,沒多少粉絲時就曾因為離家出走、又被上拉如找回毆打、摔斷手機的事情一度停更。
當然,互聯網上,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清楚。
苦難的流量確實在當下被轉化成了翻身的資本,無論其中有多少曲折故事,但肯定有人靠此獲得了新的人生,那這就不是無意義的。
至于未來,這波流量或許并不能持續多久,互聯網情緒也是瞬息萬變,但能被看到的“小英們”依舊有機會走出自己的路線風格,這已經比之前的日子有了太多希望。 就像小英,她曾經會說自己“過的不是一個正常人過的”生活,如今能走出大山,也不愿意回憶往事,“我的眼睛是長在腦袋前面,我只想往前看,不想往回走”。
作者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