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新解”火爆中文AI圈!我輸入了10個廣告黑話
先上網址:
“漢語新解”是國內的AI創作者李繼剛老師寫出的一段提示詞。 使用 Claude 輸入這個指令后,AI會根據互聯網信息將一個漢語詞匯進行全新角度的解釋,并且同步生成一張語錄海報。
最近,這個神級AI提示詞火爆AI中文圈。
甚至有人把犀利幽默的「漢語新解」稱為“AI屆的世說新語”、“AI魯迅”、“最強AI嘴替”。
「漢語新解」首頁
看到上面這些名號,我的第一感受是:
什么?!一直被詬病“機翻味兒太濃”的AI,竟然已經可以和魯迅先生比肩了?
于是我火速輸入了10個廣告黑話,先一起先來感受下「漢語新解」的威力。
前方高能!
1
甲方
財大氣粗的暴君,
用金錢揮舞著需求的皮鞭,
在創意的奴隸市場上,
呼風喚雨的創造者。
2
乙方
合同鏈條上的薄弱環節,
被甲方剝削的職場韭菜,
永遠被壓榨的創意奶牛,
夢想與現實碰撞的悲慘犧牲品。
3
洞察
窺視靈魂的望遠鏡,
揭開真相的手術刀,
照亮內心黑暗角落的閃電。
4
廣告營銷
套路滿滿都欲望工程,
用花言巧語包裝虛無,
讓人心甘情愿掏空錢包的魔法戲法。
5
廣告公司
精神污染加工廠,
用華麗語言包裝欲望,
批量生產現代人的精神鴉片。
6
比稿
筆墨角斗場上的文字血戰,
創意被碾壓成灰,
自尊在審閱中碎裂,
為虛榮和生存而獻祭靈魂的現代祭壇儀式。
7
創意
思想的泡沫,
漂浮在平庸海洋中的彩虹肥皂泡,
幾乎從不觸地,
卻總讓人追逐不休。
8
brief
言簡意賅的暴力美學,
思想的極簡主義,
用寥寥數語撬動世界的杠桿。
9
文案寫作
字句編織的美化謊言,
用華麗詞藻包裝平庸產品,
文字魔術師為消費主義涂脂抹粉的精湛技藝。
10
品牌部
包裝夢想的包裝工,
用華麗外衣掩蓋內在空虛的專業團隊,
企業自我陶醉的鏡中花。
怎么樣,刺激不刺激?總之,廣告行業的我看完已經汗流浹背了屬于是。
好吧不找虐了,「漢語新解」還這么點評最近發生的熱點事件:
11
中國男足
一群穿著紅色球衣的男人
專門在綠茵場上演繹“躺平”藝術。
他們的目標不是進球,
而是如何把失敗包裝成進步。
他們是國民情緒的調節劑,
讓我們在絕望中品味希望的可貴。
12
調休
現代社會的時間魔術:
把本該屬于你的假期變成一場精心編排的工作馬拉松。
休息成了奢侈品,而加班成了常態。
13
AGI
人類智慧的終極仿冒品,一場硅基生命對碳基霸權的溫柔革命。
它是未來的許諾,也是現實的諷刺——
我們還在為人工智能絞盡腦汁,而人類的智慧卻日漸稀缺。
14
牛馬
社會階級的隱喻動物園,馴獸師們最愛“牛馬”。
你以為自己是勤勞的楷模?不,你只是被馴化的生產工具。
所謂“吃苦耐勞”不過是奴役的文藝辭藻。
醒醒吧,你不是什么'勤勞的牛馬',你是被剝削的人類。
15
愛情
一場精心編排的自我欺騙戲碼,兩個靈魂為了逃避孤獨而達成的共謀。
它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也是最甜蜜的毒藥,
讓我們心甘情愿地放棄理智,在荷爾蒙的迷霧中跌跌撞撞。
愛情:理智的休假,心靈的冒險。
16
人生
一場無人喝彩的獨角戲,
從呱呱墜地到謝幕落幕。
臺詞由他人代寫,
劇本卻要自己演繹。
17
華為三折疊
科技樹上的奢侈果實,
折疊著消費者的欲望與錢包,
三重炫技下隱藏著創新與焦慮的雙面刃。
18
iPhone 16 Pro
科技巨頭的年度催眠曲,
包裝著微小進步的奢華夢幻,
掏空錢包的數字鐐銬。
19
ChatGPT
人類智慧的乞丐,在科技的布施箱里乞討著零碎的知識。
它像個沒有靈魂的復讀機,復述著人類的智慧結晶,卻不知其中深意。
它是人類智能的影子,永遠追隨卻永遠無法超越。
20
短視頻
視覺海洛因,
碎片化的精神癮劑,
用十秒鐘販賣廉價多巴胺的現代毒品。
漢語新解,原來是解氣的“解”
為什么「漢語新解」這么犀利?
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好奇,作為AI,「漢語新解」“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風格到底是怎么設定的?
它的回答的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魯迅,當這種特定時代的語言風格納入當代語境,有一種怪誕又真實的觀看爽感。(除了罵我的時候)
看看提示詞,它的風格預設值果然是:“王爾德”、“魯迅”、“林語堂”,我看到之前的版本還有“羅永浩”。
另外,下面的“擅長一針見血”,“隱喻表達”和“批判諷刺幽默”,無一不在告訴我們:
「漢語新解」在開發之初就被賦予了一份獨特而強烈的個性。開發者的初衷就是打造一個“不怎么好惹”,但敢于直言的AI。
會罵說,就是“漢語新解”能火爆AI圈的關鍵。
我一直認為,AI的魅力,就在于其能夠對現實世界進行超出想象的奇異重構。
雖然言辭可能有些過于直接,但「漢語新解」正是在這樣的期待中,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對漢語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再創造。
也正因為「漢語新解」的逆向思維與銳利,人們在收獲了觀看爽感的同時,不自覺地就會抱著“會說你就多說點”的心理,不停地探索著更多的新詞新解,然后樂此不疲地轉發給身邊的人。
當這份新奇的重構體驗疊加并迎合了某種集體社會情緒,在海量的自發分享與轉發之下,自然演變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另外我還想說,某種意義上,「漢語新解」有“重建巴別塔”的力量。
信息過載、文化多元、意見分裂的背景下,詞語的傳統意義在不停地坍塌,語言的理解受到了挑戰,社會溝通中的誤解與隔閡逐漸拉寬。
也因此,「漢語新解」打破了原來由于語言障礙帶來的溝通壁壘,起到了重建語言,重新彌合共識的作用,在我看來,這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重建巴別塔”。
而「漢語新解」給品牌營銷最大的啟示或許就是,人間清醒的耿直嘴替人設,真的很招人稀罕!
最后,李繼剛大神的公眾號(ID:Write Prompt)里,還有其他的諸如“知識卡片”、“答案之書”、“信達雅翻譯”等其他提示詞,想要自學的小伙伴可以移步參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