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社交熱點回顧:從話題到品牌,大家都在聊什么
來源:TopKlout克勞銳
原標題:《從話題到品牌,奧運期間用戶都在聊什么?|奧運社交內容洞察》
剛剛落幕的巴黎奧運會,圍繞獎牌、賽事、運動員、爭議的討論從未停止過,全網關注熱度持續升級,用戶關注度、討論度與話題熱度都迎來爆發,巴黎奧運已然成為全民共賞的熱點內容。
如今的奧運會用戶不再僅僅關注賽事本身,明星運動員、賽場突發事件,甚至賽事相關品牌都是廣大網友熱議的對象。今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各平臺的討論數據如何?用戶關注的話題有哪些?各個平臺出現的奧運熱點存在怎樣的差異?
圍繞這些問題,克勞銳發布《2024奧運社交內容洞察》,拆解五大平臺的巴黎奧運會熱點,分析用戶觀賽與討論賽事話題的偏好。
完整報告下載:2024奧運社交內容洞察.pdf
1、巴黎奧運社交媒體熱度總覽
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微博、抖音、小紅書、B站、快手五大社交媒體平臺奧運相關話題總互動量超過40億。
其中,微博互動量接近17億、抖音互動量超過13億;小紅書互動量超過900萬;B站則超4億;快手累計互動達7.5億。
用戶對運動員的關注度持續提升
熱點運動員、爭議運動員成為話題中心,運動員賽場表現、奪冠時刻、賽后采訪等內容熱度高漲。
對運動員的關注度
乒乓球、跳水、羽毛球、游泳、籃球是TOP5熱門項目,相較之下,這五大賽事都是中國強勢項目。
TOP5熱門項目
同時,奧運賽場熱梗不斷,運動員金句頻出,用戶集中玩梗,引爆了多個賽事名場面。
奧運名梗
2、賽事、運動員、品牌……用戶都在聊什么
不只是參賽運動員,一系列熱點人物也是用戶關注的對象。
在抖音,郭晶晶以裁判身份出發巴黎引發網友熱議,誕生了多個相關的熱點話題,總互動量超過2400萬。國乒“喜劇人”天團獲得了微博網友的喜愛,劉國梁、王皓、許昕等人頻頻登上熱搜,相關話題總互動量超過7300萬。
不同平臺誕生的熱點人物,有所差異
微博——用戶對于海外運動員的關注度更高。張本智和、莫雷加德等人憑借賽場狀態、成績等因素出圈。網友或示愛或吐槽,海外運動員成為微博網友的話題中心。
小紅書——平臺的女性用戶占比更高,女性運動員女性力量與人格魅力收獲喜愛。例如郭晶晶相關內容瀏覽量達到8.2億次……
快手——誕生的奧運“明星”不只是運動員,與其他平臺相比,中國教練團、裁判長、賽事開場嘉賓等身份在快手的關注度更高。
B站——用戶熱議的熱點人物多是爭議度更高的人。例如首秀0分的吳艷妮相關視頻的總播放量就超過400萬,憑借松弛感走紅的土耳其射擊選手也在B站斬獲200多萬的播放量。
除熱點人物外,不同平臺用戶關注的熱點事件也存在差異性。
例如在抖音上,中國隊奪冠、創歷史、破記錄的討論度更高。微博的熱點事件主要多聚焦于賽事結果,無論是爆冷出局,還是驚天逆轉,用戶都會認可運動健兒的努力,相比輸贏,微博用戶更為注重民族榮耀感。
不同平臺關注的熱點事件,也有差異
小紅書上「磕CP」與「觀顏值」是永恒的話題中心,奧運相關的話題也同樣如此。莎頭組合/梁王組合等CP向話題、顏值在線的運動員等頻繁被用戶提起,討論度也更高。
快手平臺中,奧運健兒快剪展現了運動員們的堅韌與賽場激情,用戶更多不再唯金牌論,用戶對于奧運的熱情更高。
B站上,奧運相關的科普與二創內容熱潮涌現,帶領用戶從不一樣的視角看奧運,技術性內容占比更強。同時,熱點人物與奧運名場面成為了創作源泉,引發B站網友創作熱潮,搞笑的二創視頻收獲了用戶的喜愛。
奧運會作為全民級的超級賽事,同樣吸引了眾多品牌的關注。
無論是官方贊助還是借勢話題彎道超車,品牌選擇與奧運結合創造專屬熱點。
微博上——國際品牌與國貨老牌展現出濃厚的熱情,蒙牛作為巴黎奧運會的合作品牌之一,強大的代言人話題就斬獲了72億次閱讀。可口可樂也從文案到海報展現友誼和團結的精神,以溫情、融洽的氛圍感出圈……
各平臺的品牌營銷動向
伊利——則選擇加碼抖音的投放,冠名巴黎超前線、達人觀賽團、聞香識巴黎、冠軍駕到、Pick我的運動隊等一系列重點欄目,陪用戶沉浸式觀賽。互動+直播的方式,使品牌深入到抖音的觀賽群體之中。
在小紅書——品牌更多選擇與平臺聯動,推出一系列活動。找搭子、諧音梗、美妝種草、健康營銷……品牌更多呈現出了年輕化與生活化的互動玩法。
品牌在快手上選擇的營銷方式比較直接,以冠名平臺自制節目為主。例如京東運動冠名《冠軍觀賽團》、中國移動獨家冠名《巴黎早上好》、餓了么贊助《跟著冠軍游巴黎》等。
3、“奧運”熱點趨勢
巴黎奧運會期間,各大內容平臺“爭搶”奧運冠軍,明星選手的社交媒體賬號也迎來一輪漲粉熱潮。
根據克勞銳的數據,王楚欽近30天內微博漲粉超過280萬,孫穎莎近30日微博粉絲增長超過300萬、抖音粉絲漲粉超過750萬,兩人也在7月正式入駐小紅書。
抖音和快手相繼推出「冠軍駕到」、「冠軍來了」直播活動,邀請冠軍來到直播間與用戶互動,暢聊冠軍的真實人生經歷。
奧運冠軍正面積極的形象讓其成為新一代大眾實力偶像。他們不僅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有著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內在精神。競技實力為基礎,個人形象、社交影響力、賽事關注度、個人故事延展性,共同促成了奧運冠軍商業價值的可持續性,這也是平臺與品牌選擇“搶奪”明星選手的原因。
隨著奧運賽事的舉辦,相關體育產品獲得了用戶的追捧,網球穿搭走紅、羽毛球場地預定困難、乒乓球拍熱銷……奧運喚醒了用戶對運動的熱愛,也推動了相關品牌的發展。
根據克勞銳的觀察,平臺對于體育“飯圈文化”的監管和治理變得更加嚴格,例如微博開展的「體育飯圈生態治理」行動就清理違規內容超過8200條。運動員也從自身出發呼吁用戶理性觀賽,用實際行動抵制體育界“飯圈文化”。
根據全網熱點話題的討論不難發現,如今社會不再只關注運動員成績,已經擺脫了“唯金牌論”的情況。一些賽場上的意難平、奮力拼搏的精神、運動員的成長都獲得了廣大用戶的認可,真實的情感與精神正在影響更多人。
作者公眾號: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