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d Coffee,用創意給咖啡加點風味
兩年前在北京三里屯,一輛純黑的街邊車、只有咖啡豆和純凈水兩樣食材、以及三款黑咖啡菜單,Grid Coffee以一場實驗開啟了步入市場前的成功試水。
別開生面的亮相之下,品牌的創意天賦初露頭角。
在擁擠的飲品賽道里,不卷花式咖啡也不比拼低價的Grid,大部分功夫用在了篩選好豆子和季度主題的穩定輸出上。
先來感受一下品牌一眼驚艷的視覺海報和文案。
“天生就好。”——「天生冷萃季」
“我們什么都沒加,云南給的足夠。”——「云南產地季」
“自然甜,自在肯尼亞。”——「甜的肯尼亞」
「溫馨提示:沒看夠的朋友,文末有精選海報附錄。」
海報視覺吸睛、審美在線,文案不跟風、不玩梗、簡潔易懂,呈現出一種難得的克制。
深挖一下,發現這個小眾咖啡品牌令人驚喜的創意表達,遠不止這些。
用故事,給每杯咖啡加點風味
會講故事,為什么對Grid尤為重要?
一個品牌小故事,Grid曾推出過一款比經典拿鐵牛奶更少一些的小杯拿鐵,銷量平平。
隨后,品牌給這款拿鐵改名為「聰明拿鐵」,意為用少一點牛奶來保留更大的風味是聰明之舉。“聰明”這樣的感性認知,讓大眾快速理解了用意。自改名后,這款產品很快躋身于店內尖子生行列。
只改動咖啡與牛奶比例的做法,藏著品牌的產品理念:在經典框架里微創新。
一直以來Grid主張回歸經典,堅持不添加糖漿等調味劑,只在常規款咖啡里做小的改動,更像是印象中那種“成熟大人”的口味。
這既是Grid的差異化賣點,也是宣傳推廣的一個難點。如何讓產品的風味區別被大眾及時、精準地感知到?感性的敘事,就起到了放大鏡的作用。
點進Grid的官號主頁,用戶就像玩拼圖一樣,一步步解鎖官方在季度主題內持續放送的故事藍本。
/演繹活潑的戲劇性內容
故事,是打通人類精神世界的捷徑。
Grid很會為自家產品編排好戲,在風味之上注入性格靈魂。
最新一期的「咸芝士銀行」,是為新品咸奇朵和其他咸奶底飲品專門打造的。
品牌將大眾耳熟能詳的“芝士就是力量”衍生,芝士,也是可以儲存進銀行的財富。
基于芝士銀行的場景設定,整體故事自然得以豐富:Grid將咸芝士存入銀行,小偷大盜覬覦,行長、警員等咸芝士職員們開啟了保衛之戰。
同時,這些職員小像也被做成周邊贈送,“守護”用戶杯中的芝士。
好的東西才會被搶奪,Grid新飲品的亮點也在這種大作戰背景中被體現出來。
講故事,也賦予了品牌人格化的可能。
寶藏,是對好東西的形容詞,也是冒險故事里的名詞。
在今年夏日的「寶藏冰咖季」中,Grid將故事背景拉回了大航海時代,找尋咖啡的“新大陸”。領航員就是兩款新飲品:雙料羅馬人美式、奇跡南陽拿鐵。
一則海上來信,幾條帶感的“冒險法則”,將打卡門店地圖、集章、開盲盒等活動詳情融入其中。
在航海冒險的互動性故事場景中,“風味即寶藏”的產品理念呼之欲出。
而充滿冒險精神的航海金句,也揭示著Grid與故事內核同頻的品牌人格:
險洋,不拒野心。
寶藏首先被發現,然后被稱為寶藏。
仍有未知世界,歡迎勇敢頑童。
冒險只有盡興,沒有盡頭。
新大陸,不在地圖上。
/講述產地的風土人情
強調”全系單一產地咖啡”的Grid,也很擅長挖掘產地的人文元素來講述自家飲品的故事。
在肯尼亞產地季中,推出的三款豆子甜感明顯,品牌就引用了當地的一句諺語,堪稱絕妙的一語雙關:
Huba inaondoa unyonge.
愛能消除苦。
這樣的甜,Grid也將其與當地尤為關注的野生動物保護聯系起來,進一步詮釋:
肯尼亞,在廣袤蒼茫的初印象外,也有細微柔軟一面。
圓潤飽滿的咖啡豆,在這里生長,水洗處理法賦予它們莓果般的甜。
生靈萬種在此奔跑與繁衍,生活如蜜。
風味與愛,
都分外真摯,毫不隱晦。
甜自生命中來,到風味里去。
海報、限定紙袋和禮品卡上,也印有這些相互間親親、貼貼的可愛動物們。
在飲品的口感之上,品牌通過對當地人文元素的捕捉,衍生出了對萬物生靈的愛意,喚醒消費者更柔軟的一面。
這種地域人文感貫穿著Grid的產地季敘事線,在云南季中,Grid攜手《中國奇潭·鵝鵝鵝》作者胡睿導演創作了一支高格調動畫短片《馬鹿舞》。
馬鹿舞起源于云南孟連一帶傣族迎接佛祖的習俗,傳說中是傣族先民在密林中穿行,窺見神獸馬鹿在蔭翳處起舞而誕生。
《馬鹿舞》
先民深入密林的傳說,與Grid探索云南好風味的路徑有幾分相似,也為品牌這一季的產品風味注入一些神秘的懸念感。
與產地人文勾連的故事感,讓人在品嘗一杯富有地域風味的咖啡的同時,仿佛穿越時空融入了當地的民情土俗,收獲了一段難忘的文化體驗和情感記憶。
這種更深入的情感聯結,也使得品牌形象不再單調,變得更為豐富、立體和多維。
有氛圍感的空間,也是故事本身
線下活動空間,也能窺見品牌講故事的功力。
當你走近下面這個僅有一片光影的純色空間,會想到什么?
個人能作出的判斷或許是好不好看、出不出片。
而Grid給出的場景設定是:
小展廳里,我們模擬阿爾卑斯的山云制造了一道霞光。
適宜用一杯冷萃的時間,慢下來觀賞。
再看一眼,天光云影的詩意開始涌現。
這是品牌和依云攜手在「天生冷萃季」打造的線下的體驗空間,Grid再一次用回溯產地的方式,望向了依云的源頭法國阿爾卑斯山。又以自然之景,暗喻了依云水和冷萃咖啡風味的純粹,留白的表達讓人過目難忘。
接地氣的活動,是品牌平衡深度表達的另一種方式。
在「云南產地季」,品牌在請胡睿導演創作短片之外,開辦了三源里菜市場特展,里面羅列著琳瑯滿目的“單一產地”的果蔬糧肉。
“單一產地”的標簽,呼應了品牌“單一產地咖啡”的slogan。在地食材的好風味,有力地佐證了咖啡豆產地得天獨厚的豐饒水土。
此外,品牌也很注重門店空間的表達。
今年夏天,Grid聯手知名爵士樂品牌Blue Note,升級了部分門店的歌單。
走進這些門店,就能獲得味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
爵士樂的chill勁,不經意間就滲透進品牌的敘事風格和人們的消費體驗中。
老派的刊物,道具一樣的周邊,補充了品牌想說的
文化質感越做越厚的Grid,也借助了雜志刊物、周邊小物等多種實物載體。
/文創刊物
Grid的品牌刊物叫作《追山羊》,名字自帶故事感:
傳說,咖啡豆是埃塞俄比亞牧羊人發現的。這位牧羊人某天發現自己的山羊異常亢奮,追過幾個山頭之后,看到山羊正在啃食一種新奇的漿果,咖啡就這樣和人類相遇了。
追山羊,寓意著品牌對咖啡產地和風味的持續探索。
在《追山羊》里,品牌對產品及背后產地的好奇、喜愛和更全面的發現,都收錄其中。無異于一份精品咖啡愛好者的精神指南。
此外,品牌也會在一些聯合活動中出一些限定小報,比如這份很美的冷萃季“晚霞小報”。
這些文化刊物,如同一塊塊色彩斑斕的拼圖,不僅拼湊起消費者對Grid的更為具體的感受,也能幫助品牌抵達更深層次的敘事空間。
那些品牌想說卻受限于海報、菜單篇幅的話,都可一字一句地盡情流露出來,等待著與人們在品嘗咖啡的間隙里相遇。
/周邊小物
相較于其他品牌,Grid的周邊很少喧賓奪主,更像是故事道具,為創意增添了許多值得玩味的細節。
比如,「寶藏冰咖季」的周邊,是可以在冒險之旅中派上用場的萬能鑰匙、繩結和銘牌。
「咸芝士銀行」的周邊,是守護芝士的咸芝士銀行職員掛飾。
「甜的肯尼亞」的周邊,是一個產地掛飾,小圓環上掛著當地的野生動物小像。以此環,來表示品牌呈現的是肯尼亞產地中的小小一環。
「天生冷萃季」的周邊,是模擬一抹阿爾卑斯山晚霞的粉紫冰箱貼。
「圣誕季」的周邊,取材于藝術家Wilson Bentley拍攝的雪花照片做成雪花觀察片,1000多張都不重樣。寓意著在圣誕季喝黑咖的人,也是獨一無二的。
在Grid的創意策略里,有設計感的小物始終是打輔助的。品牌希望它能吸引更多人來嘗試產品,卻不希望顧客因此“忍受”產品。短期內或許會少賺一些,長遠來看,這也是對人們消費積極性和品牌形象的一種保護。
因而當發現大家沖著雪花周邊去買不太認可的風味咖啡時,Grid果斷叫停:
謝謝大家喜歡雪花。
但選到你喜歡的黑咖更要緊。
就連晚霞冰箱貼提前售空的契機,都能成為品牌敘事中出彩的一筆:
不好意思,
云霞送完了,抬頭看看吧。
天生的,更浪漫。
寫在最后
這個創辦剛滿兩年的咖啡品牌,目前已和一些高奢品牌合作過。
Gucci在中國落地的首場線下活動,選擇和Grid Coffee來了一場“開門紅”,兩者之間共有的精英感很適配。
前不久的七夕,Grid為Dior新款迪奧小姐香水設計了兩款特別的飲品,「愛無所畏」的主題也與品牌之前做過的「愛為先」情人節活動理念契合度很高。
出色的講故事能力,塑造了Grid鮮明的品牌個性。品牌也曾在播客中坦言:大預算都花在了創作本身,而非投放渠道。
仔細想想,花大功夫做文化內容的舉動,本身與目標人群的定位掛鉤。這也對應著Grid除精品咖啡以外想提供的:“幫助中產跟這個世界和解。”
而和堅持沉淀品牌文化一樣可貴的是,在創作大方向上,Grid始終沒有偏離多數人能共情的人類情感,沒有以小眾審美來標榜自身,真誠的表達貫穿始終。
而這些創意,最后又落回了產品本身。無論是海報、文案,還是氛圍感空間、雜志刊物、周邊小物,種種表達都是基于產品本身來豐富敘事的,放大的是關于咖啡風味的感知。
穩定輸出的敘事線里,引領消費者感知到的,不僅是好產品、好創意,也是Grid背后珍貴的探索欲和表達欲。而這,也是品牌最動人的生命力所在。
附錄·海報精選
已按照季度主題淺作區分,祝各位品鑒愉快。
「咸芝士銀行」
「寶藏冰咖季」
「天生冷萃季」
「甜的肯尼亞·產地季」
「中國云南·產地季」
「圣誕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