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看起來平平無奇,沒想到有點本事
誰能想到表面平平無奇的古茗,實際是手握門店數9000+,僅次于蜜雪冰城的實力派。
前段時間,古茗首進上海開快閃店。在與戀與深空的聯名之下,快閃店開業一小時就排隊8000+杯?。ā澳康煽诖簟绷宋?br/>
它,早已不是我曾經認識的古茗。
而之所以我總覺得古茗“樸實無華”,一來早年古茗飲品,在一眾奶茶里并不突出,口味選擇少;二來品牌當時很少給自己做營銷,打廣告,存在感“薄弱”。
現在的古茗,除了門店規模位居第二之外,產品出新方面也很拿得出手。根據《2022中國飲品行業產品報告》顯示,古茗一年出了76款新品,主打常喝常新。飲品口感方面,從大眾反饋來看,還算合心意。
要知道茶飲品牌較勁,產品永遠是王道。東西好喝,消費者自然會買賬,甚至愿意成為“自來水”分享,吸引消費,形成良性的商業閉環。
生意風生水起,擴張緊鑼密鼓。古茗持續增長的門店數背后,一方面是出于市場擴張的策略考量,盡可能站到更多人看得見的地方,刺激消費,強大實力,與競品抗衡。
另一方面是,生意多了意味著大眾需求的增加。為了跟上大眾的消費欲,為了趁熱打鐵,古茗擴大規模是水到渠成的事。
看現在的古茗,總給我一種“偷偷努力,然后驚艷所有人”的既視感。其努力的地方,不單是市場策略和產品策略,還有聯名營銷和社媒運營。盡管相比競品,古茗在營銷和運營上起步晚,但好在有自己的打法和節奏,開始大步快跑。
如果說產品+渠道是品牌成長的主心骨,那么營銷+運營則是其門面,也是接下來要探討的重點。
一、 聯名營銷的重心在本土IP
茶飲江湖,沒有聯名傍身,早晚會變成時代的眼淚?,F在的人喝奶茶,除了味道,喝的就是情緒價值。
可當聯名營銷成為飲品界的家常便飯時,顯得古茗有些“佛系”。別家2018年就開始聯名營銷,古茗2019年底才開始;別家1個月出2-3次聯名,古茗2-3個月才出1次聯名。
雖然很符合其出生地浙江自帶小橋流水人家的悠然,但這樣“慢性子”,多少讓人干著急。
當其他品牌乘東風,大做特做聯名的時候,古茗為什么選擇“慢火細燉”?
首先,先觀察,再行動。想清楚聯名營銷的意義,觀察市面上的聯名動作,不為了同氣連枝而迎合創作。隨著如今聯名營銷如雨后春筍般的變多了,競爭激烈之下,難免品牌為了求快而貼標合作。簡單地說,就只是在產品上互加品牌logo,沒有嚴謹的策略支撐,沒有出彩的創意,難討消費者的歡心。
相比之下,對于古茗而言,想在大眾心目中的品牌印象更扎實,品牌個性在聯名營銷里的清晰可見,十分重要。
所以回顧古茗這幾年的聯名營銷,能看出它把重心放在本土大IP上,從《魔道祖師》、《天官賜?!?、《蓮花樓》、《葫蘆兄弟》到最近聯名的《戀與深空》,古茗以此強調自身的本土性。
不僅如此,古茗還與時尚芭莎聯名, 以東方文化為創作母題,從《霸王別姬》和《梁山伯和祝英臺》汲取靈感,透過極具東方色彩的視覺內容,突出品牌的東方底蘊。
本土性、東方美,從古茗聯名營銷可見品牌思考:將聯名營銷建立在主線思路上,夯實品牌心智。
其次,“慢”打磨,更有質感。正如前面所表達的聯名營銷不是簡單的貼標合作,品牌的花式整活很有必要,給足大眾下單分享的理由。
拿古茗和警茶的聯動周邊舉例。有品牌聯名的常規周邊,也有契合特點的實用周邊,抱枕、口袋傘和多功能防身報警器,足以表明此次周邊打造的分量和用心,重視消費者在聯名周邊中的獲得感和社交屬性。
越有意思的聯名周邊,人們分享欲也就越旺盛。UGC內容便等同于自己的廣告。這樣品牌與消費者形成了雙向流動的商業閉環。
比起走量,古茗清醒地知道要做有效聯名,鞏固品牌力。
二、運營玩得巧
聯名營銷有Buff加成
眾所周知,品牌官號是信息聚合地,是彰顯個性的重要場域。
在社媒運營上,古茗一以貫之,沿襲聯名營銷的風格,用視覺充分營造寧靜的國風氛圍。潺潺溪流、山野林間,帶人詩詞里閑適悠然的意境感,呼應品牌調性。以及用流動影像代替生硬的產品描述,減少商業味。
官號運營,如果玩梗會與自身風格“沖突”,走簡約路線是較為妥帖的法子。古茗就沒有糾結,依舊保持原有風格,溝通用戶。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品牌互動。社媒運營本質是social,是互動產生的品牌連接。那么,既然要social,品牌就不會只是說說而已。
翻看古茗的小紅書,發現每隔2-3條產品筆記就會有1條抽獎筆記。其中,禮物種類豐富,有足金葫蘆吊飾、樂高冠軍積木、百元禮品卡、果茶券等??梢姡跑贸隽藢嵈驅嵉恼\意和分量。
抽獎互動是越有力度,越有效嗎?
在我看來,品牌做抽獎活動,不是突發奇想或者撐場面,而是有的放矢。古茗特別準備的抽獎福利,大多是為匹配新品上市營銷。一來是調動用戶參與,增進情感互動;二來是做活動帶來的群體參與,以“熱鬧”的氛圍來推進拉新。古茗目前小紅書粉絲已55萬。
小結
早年,在茶飲市場不那么“競相追逐”的時候,品牌能一門心思投到產品上,以口味俘獲消費者的心。
現在,茶飲圈的優勝劣汰,品牌常依靠的是綜合實力。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競爭的過程中,產品、營銷和運營缺一不可,疊加起品牌聲浪。古茗能夠“一鳴驚人”,離不開在營銷和運營上的功夫,以及兩者的相輔相成。
營銷方面,洞察到文化自信的趨勢,古茗和本土大IP聯動,給品牌敘事增加足夠的空間,引人入勝。
運營方面,講究傳遞具象價值形成品牌記憶。一目了然的視覺風格、新品上市對應的主題活動,鏈接用戶。
在一定程度上, 古茗加碼的運營玩法激發用戶期待值,為品牌營銷輸送一波流量,穩住基本盤。
現在的古茗勢頭明顯,想長期發展下去的話,既要守住原有的優勢,又得摸準風向標,尋找新的內容玩法,刷新消費者新鮮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