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11年前的茶紀錄片,文案依舊耐品
最近逛小紅書,被網友安利了一部11年前的紀錄片,叫《茶,一片樹葉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長,只有6集。以小見大,通過講述中國、日本、英國、印度、泰國、肯尼亞等國家茶人工作日常,還原茶的歷史、傳播、種類和制作等。
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片樹葉在成為茶葉之前,被精心采摘、多道工序加工、最后烘焙等復雜過程。以及其背后,為茶葉投入恒久熱情的茶人們的匠心與人生態度。
這部片子的畫面、文案樸素,卻很有感染力,如同茶的淡淡回甘。以下節選其中的15句文案,去展開茶葉背后的人生哲學。
01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
改變了水的味道,
從此有了茶。
02
茶是水的藝術。
03
融合,是茶的天性,
茶與奶,茶與油,茶與藥,茶與花。
茶,是人與自然的融合,
是這片土地上生命與生命的融合。
04
一片茶葉歷經磨難,
一次次死去,一次次重生。
水的呼喚,
幫助茶完成最后一次涅槃。
而這段不平凡的生命歷程,
在喝茶人端起茶杯的那一刻,
得以圓滿。
05
它走過漫長的旅程,
生命歷經枯萎,重生,綻放,
只是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們,
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
也可以感受到完美,
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時間。
06
學泡茶、喝茶,
其實是養心。
心一旦靜下來之后,
氣質就起來了。
07
下午茶的魅力不在于味道,
而是與之相關的生活方式。
一杯紅茶,一縷午后陽光,
讓忙碌的腳步慢下來。
08
人通過茶調節自己的情緒,
創造一種境界,一種氣氛。
09
小鎮的茶屋,
開了一百二十年,
裝滿了小鎮人的故事。
10
茶,是一種人生。
按中國漢字的書寫方式,
茶,是人處在草木之間。
茶,是人類面對自然的態度,
也是面對內心的態度。
11
泡一杯茶,
茶會先浮在面上,
再逐漸沉入杯底。
人也是如此,
一開始不成熟,
都是浮在面上的;
隨著知識和社會閱歷的增加,
你就沉下去了。
12
人生如茶,苦盡,甘來。
13
喝茶,是簡單的事,也是復雜的事。
從簡單到復雜,
中國人用了一千多年的時間,
從復雜回歸簡單,
同樣走過了一千多年。
14
以前喝茶,追求很多,
茶香、茶湯、茶的顏色怎么樣。
慢慢地,只要有一杯清淡的茶,
就可以了。
人生也是如此,萬法回歸內心,
生活還是回歸平淡,最快樂。
15
我們常問自己:還能更好嗎。
其實我們更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更好。
加入更多成分,
會掩蓋了茶本身的美麗,
我們要做減法,不需要更好。
它看起來漂亮,吸引眼球,
而實際上有損茶的主體,
喪失了最簡樸的美。
///
這部紀錄片,讓我想起一本叫《茶館》的書,出自專攻微觀史學的歷史學家王笛。
他將目光對準,每天進出成都茶館的底層人民及其日常生活,再去延伸探討茶館的政治、文化、社會影響。
他們坐在茶館里,小菜販沿著清冷的街市叫賣,他們總是買一點豆芽,堆在茶桌上,一根一根地撅著根。菜摘好之后,他不用同家里聯系,家人自動會直接到茶館里找他準備好的菜。
——節選自,王笛《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
這種以回歸普通人視角,來講述較大議題的方式,細節滿滿,讓讀者更易代入其中,有畫面地去理解社會的演變。
不止史學研究,紀錄片、影視、廣告亦是如此。越是瑣碎,越有血肉,越能承托住背后所要輸出給觀眾的情感和思考。
觀看指路:央視網《茶,一片樹葉的故事》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