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Roy、Choco
撰文:Roy
前段時間,我們曾復盤過三八婦女節營銷案例。
或是溫情感人,或是高燃激昂。在婦女節這天,品牌們集體為所有女性合唱了一首贊歌。
而在眾多精彩作品中,一支輕巧卻不失洞察的項目,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匡威:女孩逆無界
“不過3.8,創造故事的那天,才是你的節日。”
匡威的“女孩逆無界”三支短片,像是有些“叛逆”的青春期酷女孩,挑戰了我們對節日營銷的認知。在項目上線后,數英聯系到該項目的主創負責人——W+K 上海的創意總監陳旸(大樹)。在一個久違的晴朗下午,數英前往 W+K 上海辦公室,跟大樹聊了聊這支項目的背后。
用創意打破意識枷鎖
大樹告訴我們,這次三八節項目并不是獨立的 campaign,而是延續了匡威 Converse 的品牌建立——“真的有故事”。
在幾個月之前,匡威中國就曾邀請歐陽娜娜和張藝興,演繹自己與匡威的故事。而這一次 W+K 團隊接到的需求就是如何在“真的有故事”的大營銷主題下,借由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熱點,做一次針對女性的品牌發聲。
沒有“帶貨”要求的 brief,只是單純的品牌借勢發聲,這讓創意團隊有了更多發揮的空間。但想在營銷案例扎堆的婦女節做出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部分廣告遵循的邏輯,是通過創造出一個“概念”,從而說服大眾去接受并且為之買單。對于匡威希望溝通的年輕女性消費者來說,傳統的營銷手法難以引發共鳴。大樹覺得對于她們來說,“在婦女節鼓勵女性”的思維有些傳統,甚至是老套。
“一般到婦女節,很多品牌都會對女性消費者說:你很棒,你很獨立……但如果只是在限定這一天,去鼓勵她們獨立自主,其實反而變成一個新的枷鎖——好像只有在這一天,你才會注意到自己的不同。”
為了打破這道“無形意識枷鎖”,W+K 團隊決定嘗試不一樣的溝通方式。他們反其道而行,跳出了品牌節日營銷的慣性思維,而是把定義節日的權力交還給消費者,鼓勵她們來決定屬于自己的節日。
他們的想法很快得到客戶的認可,在第一輪提案時就敲定了創意。在明確的方向下,團隊想了三四十個版本的 slogan:“女生踩出界”、“女生造自己的日子”……為了一眼能讓消費者明白,修辭精美但不直白的句子統統被棄用,只留下了后來那句——“有故事的那天,才是我的節日”。
有故事的女孩們
大樹告訴我們,其實早在“女孩逆無界”項目啟動之前,他們就一直通過問朋友、社交媒體征集甚至去線下活動蹲點的方式,收集匡威消費者的故事。在整理大量素材中,創意團隊最后篩選出項偞婧、黃燕、張潤秋三個女生的故事。
被做成木雕的項偞婧
項偞婧 CiCi 是一名在時尚圈小有名氣的模特,曾走過多個國際大牌的秀場,微博更擁有150萬粉絲關注。因為 2018 INNERSECT 國際潮流文化展,和匡威結下了緣分。
因為模特需要全世界到處飛,已經做出遠超一般同齡人的成績的 Cici,還是經常被母親勸說回杭州老家。
不想就這樣放棄模特生涯的 Cici,報名參加了一位意大利藝術家 Bruno Walpoth 的“尋找中國繆斯”項目。11月29日,她體驗了一次特殊的“模特”,被雕成了一尊木雕藝術品并在杭州的美術館展出。后來,一個 Cici “聽媽媽的話”留在了杭州,另一個 Cici 則去世界追尋自己的夢想。
沒有門牙也自信的黃燕
黃燕是一名獲獎無數的品牌贊助的滑板手,二十出頭已有五六年板齡。在女滑手較少的滑板圈子,黃燕的技術卻不遜于很多男滑手。不懼跟男生同臺比賽競爭的她,經常挑戰沒有嘗試過的地形。
但在1月14日,一次挑戰高難度動作時,她因為失誤落地時被板頭砸斷了門牙。
被“毀容”的她沒有去管別人的看法,反而以新面孔繼續活躍在各個滑板場地。“牙齒掉了還能補上,沒做成的動作,我也會盡力去完成!”樂觀的黃燕,甚至計劃再次沖擊挑戰失敗的場地。
給畫“住”房子的張潤秋
最后一個女孩張潤秋,既是片中“租房子給畫住”的女生,也是這次匡威項目團隊的文案之一。因為想有一個地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被任何人批準。她和先生小雨在離家不遠的安福路上,租了一個200平的地下室,并給它起名為“安福大廳”。
他們在這里辦畫展、玩音樂、拍視頻、錄電臺……在寸金寸土的上海,安福大廳的存在像是一個現代都市的烏托邦,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既有潤秋在廣告行業的朋友,也有小眾獨立攝影師、服裝設計師等等。他們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出,漸漸安福大廳也成為上海小有名氣的青年聚集地。
對這段經歷很好奇的我們后來聯系到她,潤秋坦言最初并沒有對安福大廳的未來有長遠打算,只是單純想做就做。而靠著她和小雨的工資,以及一些屈指可數的商業合作,他們愣是堅持了近兩年。如今安福大廳多了一些品牌合作,每周日也會有一檔脫口秀表演。回顧一路以來的困難,潤秋告訴我們:“一定會繼續做下去!”
掌握自己人生的Cici,無視外界眼光的黃燕,讓夢想照進現實的潤秋。三位女生盡管職業、年齡都不相同,但她們身上的故事卻充滿著同樣的感染力。
大樹告訴我們,當初選擇講述她們三位女生的故事,并非是看重她們特殊的職業或者文化標簽,而是從她們身上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自信。現在廣告很流行呈現真實故事改編的內容,但他們想做到“真實不改編”。
為了呈現她們最真實的狀態,在開拍之前,W+K 團隊就對每一位女生進行深入了解,根據采訪回答精選內容,最后用視頻呈現。即使文案旁白并不多,但是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來自她們的真實心聲和口吻。
既做 creative 又做 influencer 的潤秋最有體會,在談到這次經歷時她說到:“出演自己團隊的廣告作品挺開心的,但最主要是自己想要表達的理念,被用自己的故事來呈現。這跟一般找演員或 KOL,感覺是不一樣的。我在拍攝時從頭到尾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根本不存在‘演’的成分。"
廣告人,也可以無界限
大樹告訴數英,最開始在項目籌備時,并沒有拍片的計劃。而當創意方向確定后,W+K團隊覺得只有通過視頻,才能完全發揮創意本身觸動人心的力量,讓更多的人感到共鳴。而在當時達不到基本拍片的預算情況下,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對于創作好作品的熱情,壓過了對未知困難的擔心,他們主動向客戶提出拍片的計劃,并成功說服客戶同意。
“我們真的很喜歡這個 idea,所以真的很想把它做出來”。
為了實現這個愿望,W+K 創意團隊不僅要構思腳本,還攬下了拍攝的任務。
美術總監 Cee 化身導演,潤秋兼任文案與出鏡演員,大樹不僅要把控創意方向,還要把控預算支出。除此以外,W+K 團隊還拉著潤秋的先生小雨和導演的朋友Dee配樂、攝影師朋友 Roseteen 等等,拼湊出一個臨時的攝影團隊。
攝影師擼起袖子親自布景
用手電筒當燈光設備
從文案變身演員的潤秋沒有更輕松,爬上爬下忙著調試燈光
眾籌作品布景安福大廳,不得不在拍攝前提醒演員沒有化妝師,人手不足設備欠缺……看起來輕松歡快的視頻片段,卻是他們咬著牙在兩天內堅持拍完的。
大樹跟我們透露,由于壓力太大,甚至有組員半夜打電話跟他哭訴。
好在團隊付出的辛苦和熱情,被證明都是值得的。
三支女生故事的視頻打動了很多人。在沒有額外媒介推廣的情況下,匡威官方微信公眾號推文閱讀量沖到10W+。
而匡威也同時上線了一款日歷小程序,鼓勵消費者上傳自己的故事,并有機會獲得專屬筆記本。在影片上線后的一周內,來自各行各業的女孩們,紛紛分享屬于她們的故事,定義屬于自己的節日。令大樹他們驚訝的是,其中還有不少故事來自男生。
“這感覺挺好,大家都想分享自己突破束縛的故事”。
在采訪中大樹透露,他們目前已收集到超過6萬條來自消費者的故事,遠遠超出客戶以及 W+K團隊的目標。大樹表示今后也會考慮在合適的機會,讓這些故事再次和大家見面。我們從大樹處得知,這次“女孩逆無界”項目由于反響強烈,已得到 global 客戶認可,將從本土向全球輸出創意。
一群不受限的廣告人,創造了鼓勵女生打破束縛的廣告,而廣告創意本身又突破了地域文化的壁壘。幕前幕后的故事,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呼應。
在采訪中,大樹坦言自己私下是一個有些低調的人,不太愛走到幕前。但經歷了這次項目從零開始到最終執行的全過程,他感到有必要為辛苦的團隊成員發聲。在項目順利上線后,大樹特地寫了一段話,感謝所有為這個項目付出的大家。
ALL THE STORIES ARE TRUE.
婦女節的項目暫告一段落,但匡威和不同族群的溝通還在繼續。當我們好奇W+K團隊的熱情究竟來源何處時,大樹回答道:“客戶的接受很重要,如果他覺得創意很好,愿意讓我們把創意做大,我們就愿意去為作品去 fight!”
本文由數英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