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烏鴉電影創始人:上班時間看電影一時爽,一直看一直爽
作者:柚柚,來源:腦洞運營
原標題:電影向新媒的日常:上班時間看電影一時爽,一直看一直爽
電影類的新媒體人不僅能看好電影,還能養活自己。近日我碰上的這位大哥就是這樣令人嫉妒得發指的存在。
他,一個超級無敵大宅男,擅長寫文,愛好看電影。2015年從廣告行業轉行到新媒體創辦「那一座城」「烏鴉電影」公眾號,并用了三年時間把烏鴉電影做成了坐擁300萬粉絲、平均閱讀量10萬+的電影類頭部大號。
還在2018年年底完成了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微影資本、180中國。雖然這次人家并沒有出書,但我還是想和他聊聊,別人的公眾號是怎么做的?
采訪開始:「烏鴉電影」在下文將縮寫為「烏」
1、Hello,怎么稱呼您?做個自我介紹吧!
烏鴉:大家好,我是烏鴉,烏鴉電影的創始人,電影愛好者,為300萬讀者看電影,寫影評。
光坐著都能讓人靈感爆發的文藝辦公室(舊)
2、你好鴉鴉!我有點好奇,在電影類公眾號內容同質化嚴重、風格大同小異的情況下,「烏」是怎么從中脫穎而出的?
烏鴉:跟其他電影賬號相比,我們確實比較特立獨行。據我所知,很多電影類別頭部賬號,都是傳統媒體出生,腦子里有無數電影,輕松就可以拿出影史的作品來進行對比,有很強的電影知識儲備,運鏡、拍攝手法,說來比我們專業。這些知識儲備我們通通沒有,我們的團隊都是非影評人出生。
3、所以“不專業”反而成為了你們的一種優勢?
烏鴉: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沒把自己當專家,我們更能理解讀者期望看到的東西。他們不關心情節借鑒自某部電影,影評人說的上來的ABC片,他們也不認識。他們期望有人告訴他們:電影好不好看?值不值得看?看完一部電影我收獲了什么?所以我們一直堅持平易近人的語言,堅持做好的內容,堅持給讀者講一個個平淡,卻又觸動人心的故事。
所以我覺得,用心了解用戶的需求,用心做內容,讀者是可以看得到的。
4、雖說“不專業”能讓你們寫的內容更貼近用戶,但這樣會不會也讓門檻變低,容易被取代呢?你們會想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嗎?
烏鴉:在做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接觸到更多關于電影方面的知識,我們并不排斥這類知識,我們也希望能更專業,但同時也會提醒自己,不要變成讀者心目中“難讀”的賬號。
關于門檻低這點我不認為,雖然關于電影的分析跟角度我們確實不如專業影評人,但講故事的方式,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5、在生存壓力下,你們又是怎么兼顧讀者和客戶(金主爸爸)的感受的?
烏鴉:大家的想法都是接廣告的時候把對讀者的傷害最小化,所以會寫一篇正常的推送,在結尾的時候做一個神轉折。
我作為一個資深廣告人,我覺得這樣的做法不妥。
我們希望我們做的廣告對得起廣告商支付你的報酬。所以首先我不做神轉折廣告,我們都是產品和推送的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最后真的能讓讀者看到之后對這個品牌產生好感或者是產生購買行為,真的能幫到客戶。
6、眾所周知,不少電影號都做過收錢夸爛片的缺德事,在金錢的誘惑下,鴉鴉會怎么選?
烏鴉:確實,目前自媒體領域里,文化類的賬號可以通過知識付費掙錢,生活類的賬號可以通過電商掙錢,電影賽道上,目前還沒有特別成熟的商業模式,只能夠接到一些品牌的廣告,但這個量跟時尚情感號相比,不是一個量級。
很多賬號在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的情況下,會選擇違心的掙爛片的錢。但讀者不傻,讀者看得出來,每推薦一次爛片,讀者對你的信任就會下降一分,直到有一天不再信任你,不再看你的文章。爛片的錢,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拿,在我們沒法養活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沒想過拿,現在能養活團隊了,就更不會拿。
7、聽說鴉鴉剛入行新媒體行業時,從沒關注過公眾號、也不會網購,是真的嗎?簡直就不像個地球人啊!
烏鴉:哈哈哈哈哈,確實,之前有點不像地球人。
柚柚:那你是突然被外星人擊中了,才會投身到新媒體行業嗎?
烏鴉:進入新媒體領域也是一個偶然。15年的時候自媒體很流行,我所接觸的廣告客戶都希望通過微信公眾號去推廣自己的產品,我們便萌生了了解這個領域的念頭。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投身進這個行業自己去做,于是我在當時那間公司做了第一個號:那一座城,半年做了30萬用戶。慢慢的,開始有投資方,有廣告客戶找上門了,我才開始覺得這條路似乎是可以試一試的。
8、除此之外,還有沒有什么原因,才促使你離開干了十幾年的廣告行業選擇轉行?
烏鴉:我在廣告行業該拿的獎拿得差不多了,工作收入也不錯,為什么要變呢?
其實是因為廣告行業在走下坡路了。它是寄生在實體商業和傳媒行業之間的行業,很多中型客戶已經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投放平臺,傳統廣告的投放效果大不如前,但其投放價格又依然很高。做廣告是挫折感很大的行業,就算你很懂創意和傳播,但你不為事情的最終結果做決策,做決策的人是拿錢的人,他可能很懂他的企業很懂他的產品也很懂他的消費者,但他不一定懂信息傳播方式。身處廣告行業,你始終是個乙方,你的從業經驗越豐富,失落感可能越強。
9、我想順便問一句,你現在學會網購了嗎?
烏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了淘寶購物,微信的好友也有所增長,現在大概有200個好友吧。
柚柚:哦哦,不錯不錯,進步很大。
曬曬鴉鴉觀影戰利品
10、您曾說過在剛學習新媒體時,覺得市面上的某些新媒體運營方法論“特別扯”,那是否代表你認為和內容相比,運營技巧并不重要?
烏鴉:如果是指10天就教會你怎么寫爆文,這類課程我是覺得特別扯的,往往教的人都沒寫出過多爆的文章。
關于運營技巧,我是很佩服能夠通過運營手段漲粉的團隊,但我覺得好的運營手段,需要建立在有好的內容或好的產品的前提下。
就好比你要做出一盤美味的食物,好的材料跟制作方法就是你的產品,但如果缺少了調味料,也就是運營的團隊,這份食物可以吃,但不會太好吃。內容是基礎,運營更像是在產品還不錯的前提下增加的各種合適調味料,讓做出來的菜品品質更好。
11、聽說你成功的秘訣是“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果現在給你一個挑戰,讓你去做一個你不感興趣的定位的公眾號,您有信心復制「那」和「烏」的成功么?
烏鴉:如果是不感興趣的公眾號,我應該不會選擇去做,如果非做不可,那我只能慢慢培養興趣,找到更多的可對比的競品,用研究的心態去做。
12、“讀者如果在兩秒之內沒有喜歡上這條信息,他就再也不會喜歡你。”如何讓讀者在兩秒之內喜歡我?
烏鴉:我們一般會在文章的開頭設置一個有意思的點,讓讀者覺得這篇文章有意思,選擇接著往下閱讀;或者設計一個懸念,讓讀者覺得接著往下看可以解答一個疑問。
我們稱為給讀者下一個“鉤子”,這個“鉤子”上的食物要足夠吸引人,讀者才會上鉤,才能讀的下來你的東西,讀到你的內涵,才會喜歡你。
13、我看到您的爆文常會涉及一些社會小人物的故事,除了在網絡和書籍上面尋找素材,你會像記者一樣親自去接觸他們,挖掘更深入的故事嗎?
烏鴉:我有點社交恐懼癥,不太擅長跟人接觸,所以不會像記者深入去接觸小人物。
烏鴉:我一般通過電影或者文學書籍去閱讀小人物的故事,最喜歡的電影跟書籍,也是這類型較多。
我看很多這類型的紀錄片,很多紀錄片真實的還原了各種小人物的生存現狀,比如徐童的《游民三部曲》,還有我特別喜歡的一部低成本紀錄片《自行車與舊電鋼》,如果可以,很希望他們能被更多人看見,更多人喜歡。
鴉鴉的讀書心得:遇到靈感枯竭,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補充自己,我是基本上把所有能調動的業余時間都調動了,能有一點空閑,就盡量多去書店,能看就多看,看不進去的就聽,花半個小時聽一本書,沒有其他的捷徑。
14、接下來這個問題我想問很久了,為了長期輸出電影內容,你們上班時間是不是可以看電影?
烏鴉:當然會在上班的時候看電影,看電影就是我們一天的工作之一。所以很多人會覺得我們很幸福,就連上班都可以看電影。
柚柚:哇!好羨慕啊!!神仙工作!
烏鴉:但是工作的時候看電影,跟平時在家看電影不一樣。我們一般會準備一個筆記本,在看的過程中把有意思的情節、細節通過筆記的方式記下來,所以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經常暫停,也會將某個有意思的片段重復看上兩三次。這樣才能保證在寫文章的過程中記得電影里有意思的細節,當然除此之外還要查很多資料。
選題會
鴉鴉富有藝術感的選題筆記
15、一般都怎么找到好電影?
烏鴉:找電影的方式,豆瓣、淘票票、雜志、其他公眾號,可以獲取到最新電影資訊的平臺我們都會瀏覽。一般先由團隊的小伙伴看片,我也會挑選我感興趣的電影,我們再統一開選題會,挑選出可以打動我們的電影,再開始寫。
16、如果一個電影開頭特別爛,你們還會繼續往下看嗎?會不會好不容易看完了,才發現這是個爛片?
烏鴉:一般看20分鐘,我們覺得沒什么信息量,也沒啥意思的話,就不會接著往下看了。但是如果爛的很有意思,值得吐槽,我們還是會看完的。
17、爛的很有意思這話就挺有意思哈!話說第91屆奧斯卡電影節剛落幕,國內的熱度很一般,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烏鴉:前幾年,有位職業影評人對我說:中國觀眾真的很膚淺,對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這些牛逼獎項不感冒!反而對水平不咋樣的奧斯卡趨之若鶩!我對他說:你錯了!我們普通觀眾比你想象的還要膚淺!我們固然對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不感冒,對奧斯卡也沒啥興趣!無論是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還是奧斯卡,沒有幾部觀眾熟知的電影入圍。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中國院線只愿意引進好萊塢商業大片,在正規的渠道中,幾乎看不到任何藝術價值高的好萊塢電影!除非我們以后能看到更多國外的藝術電影,否則奧斯卡還是會這樣不溫不火,沒多少人關注。
18、柚柚:有道理!經常有人說國人電影品味差,您認不認同?
烏鴉:國人確實看電影的品味差。
但這點不全怪國人,大家能獲取到的優秀電影的渠道太少了,看的少,也就容易認為差的就是好的。如果要提高國人觀影品味,得有更開放的渠道,讓更多國人看更多優秀的電影吧。雖然我覺得這兩年國產電影一直在進步,但跟成熟的歐美電影、日韓電影相比,還是落后了一截。
19、您曾說過“封號”是您不能承受的。可對大號來說,一個表達的失誤都很容易被無限放大,你會因此格外謹慎的做內容,不再去表達任何敏感的、有爭議的東西嗎?
烏鴉:當然要走的更加謹慎,十幾個小伙伴等著我開飯呢。
這么說吧,兩年前,我或許會因為被刪帖感到憤憤不平,會因為偶發的社會事件感到氣憤。但兩年后的我,變得溫和變得成熟,看問題也更通透。不愿意像不少同行一樣,為了抓眼球,去蹭有關無關的熱點;也不愿意片面的看待問題,去傳播憤怒的情緒。我更愿意靜下心來,給大家推薦一部值得花兩個小時去看的電影。
我希望給「烏」的讀者輸出不偏激,不激烈的價值觀…希望更多人能通過它看到更多默默無聞的好電影…
20、既然如此……最后就給大伙兒推薦幾部冷門但精彩的電影吧!
烏鴉:想推薦的有點多,是枝裕和導演的所有電影,我很喜歡是枝裕和,《莫娣》、《自行車和舊電鋼》、《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還有最近剛上院線的《綠皮書》。
21、我看的電影,果然是太少了……聽說烏鴉電影在2018年完成了六百萬元天使輪融資,今后烏鴉電影會變得更加商業化嗎?還有什么別的打算?
烏鴉:會有一些商業上的嘗試。但會在盡量保證讀者的閱讀體驗的前提下,適當的進行嘗試,會開拓新的模塊的。會嘗試與電影產業發生更密切的關系,產生更多合作,孵化新號。
New Office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腦洞運營(ID:DDYY5555)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