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美女辭職“不務正業”,一盞紙燈賣出8萬元,驚艷馬云!
作者:聽夢田,來源:藝非凡(ID:yifeifan)
心若向陽花自開,人若向暖清風徐來。
花燈
2018年的淘寶造物節上,路過非遺“文市”時,馬云被一組作品吸引住了目光,目不轉睛地盯了半餉都挪不開腳步:這些魚燈看起來很獨特啊!
鏈接:https://weibo.com/2145291155/GzbtD98V6
旁邊的工作人員忙提醒:這些可不是普通的魚燈,都是紙雕作品。他不禁感嘆到:誰說中國制造沒有希望,只是因為創意不夠。誰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努力,他們的作品讓人看到未來的希望。
能讓馬爸爸發出這樣的感慨,還親自發微博的這組作品,出自于這位85后的姑娘:現居廣州的紙雕師溫秋雯之手。
與傳統大紅大紫的魚燈不同,她的魚燈選用粉色色調,清新夢幻,美輪美奐。
在這片靜謐剔透的世界里,不經意間又有幾分神秘和輕柔。
她的花燈作品看似普通,在光影的配合之下便煥發活力動感,置身之中的帶入感讓人拍案叫絕。
“美的一發不可收拾。”
“看照片時就覺得不可思議,親眼看到時更加震撼。”
“很牛的創意,讓傳統變得更有活力了。”
如果現場近距離看到這些萌物,誰舍得徑直走開不拍照呢?
《QQ新春游園會-年味匠人館》劇照
溫秋雯1987年出生于貴州。小時候的溫秋雯,只要一有空就往奶奶家跑,僅僅因為奶奶家有本可以做剪紙手工的書。
沉迷于手工的溫秋雯,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她的小心思早就被溫媽媽看在眼里。
在家玩耍鬧騰,拿出手工工具;看電視看太久,拿出手工紙......
只要面對這些,小秋雯就會瞬間變得安靜,不打擾的話可以乖乖地自己玩一下午。這個妙招,溫媽媽可謂是屢試不爽。
到了初中,溫秋雯的手工特長被老師發現,于是她便成為了航模班的一員。做手工、計算、建模,樂不思疲。他們的建模還參加過比賽,拿到一等獎的好成績。
因為對藝術的摯愛,她考取了華南師范大學油畫專業。在這個開放自由的象牙塔里,她腦子里對自己和生活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想象和創意。
當她滿心欣喜地向老師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師的話卻給了她當頭一棒:“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但你的油畫沒辦法幫你實現這些。”
她有著滿腦子的奇思妙想,只是想通過簡單的形式,表達自己內心對于創作的騷動,卻沒想到在專業里遇到瓶頸。
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常常會讓人措手不及、迷失方向,但是不要著急,心中的熱愛會讓人認清自己。
有時候選擇理想,并不是因為喜歡冒險,而是不愿意以后的某個瞬間,因為之前的選擇而后悔。
因為喜歡看電影,溫秋雯在大學專門為情侶拍攝電影海報主題的照片,還別說,她做得有模有樣。有個服裝設計專業的朋友看到她的作品后,主動聯系到她,簡單交流后兩人一拍即合,閑余時間就共同做些小場景,搞點小創作,她與紙雕的不解之緣也就此開始。
這個古靈精怪的姑娘,在這里盡可能地釋放自己的熱情和創意。而便宜又容易處理的紙,便成為她的想象與表達之間的載體。
畢業后的5年里,她在不同領域擔任美術指導。這段時間,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還拓展了自己的人脈。
她的作品也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認可,不僅被邀請展出,還登上過《時尚cosmo》、《周末畫報》、《精品生活》、《coco薇》等知名時尚雜志。
因為工作的性質,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摻雜了太多意見,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創意想法,將自己的“孩子”一次次整容成符合要求的模樣,這是溫秋雯最為心痛的。
她在這份工作中,獲得金錢、經驗、良師益友,卻感覺少了種完全釋放自我的成就感和認同感。
“賺了錢,卻慢慢失去自己,這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
為了能有更多時間專心于自己創作,溫秋雯在一次深思熟慮后選擇辭職,將場景設計的工作轉為兼職。因為之前在業界的口碑,讓她為了追逐理想少了一些后顧之憂。
2014年,她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毛胚紙雕工作室,回歸零點,一切隨心而動重新出發。
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一次取舍。選擇了那種活法,就要舍棄這種活法帶來的安逸穩定,同時也要清楚將面臨什么挑戰,需要承受什么壓力。世上本沒有兩全其美的事。
《二分之一show》
這是辭職之后她的第一個作品,這個作品是她為了一個展出專門設計的。為了能按時完成這個作品,她每天從早上9點做到晚上9點,忙了2個月才將這個作品完成。
這是一件大型全手工紙雕,從上到下沒有一個骨架,完全靠紙的力度支撐。這就需要周密的計算、精密的切割,以及毫無誤差的搭建。
這個耐人尋味的作品,卻對她意義非凡。因為紙雕中的每個細節、每個設定,沒有摻雜任何人的意見,完完全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出來的。
之后,她也開始嘗試不同形式的紙雕。2016年溫秋雯為了完成客戶的雞頭紙雕,在佛山花燈廠定制了骨架。沒想到那位老板很欣賞她的作品,于是把幾只剩余的獅子花燈送給了她。
一路坎坎坷坷,好不容易將這幾只獅子從佛山運回廣州,卻發現它們體積過于龐大,工作室竟容納不下。輾轉幾處,才找到一個朋友的工作室,最后,她還不得不忍痛割愛,將獅子砍去一半才搬進去。之后她便開始了對獅子花燈的大改造。
每只獅子需要兩千張左右的紙片,紙片要根據位置的不同剪成不同大小、各樣的造型,粘貼、定型,聽起來很簡單的操作,一頭獅子也要花費一個月時間。所以迄今為止,她一共只完成了4只紙雕獅子,還取了一個特別夢幻的名字--《少女南獅》。
少女南獅1號,是只2m*2m*2m,先后參加過奇點藝術節、廣州大學生藝術博覽會的萌獅子。
少女南獅2號,曾為了淘寶造物節的官方宣傳片,獻出了自己的處女秀。
少女南獅3號,有著2.5m*2.5m的體格,是其中最有度量的一只。從別有心裁的小門進入獅身,里面是一座花園,光景別有洞天。
少女南獅4號,擁有著獅子的整個身形,延續著整個系列的少女清新,造型靈動,創意十足。
除了一些博覽會、藝術節,你可能還會在某個商場里偶遇到它們。
其中,她的少女南獅3號,以8萬元的價格被一位私人收藏家,收藏在梅州的“現藝術館”里。
除了這些,她還用一張張平凡無奇的白紙,演繹出一個個夢境。
展翅飛翔的小鳥,高傲挺拔的火烈鳥,憨厚可掬的大熊......她甚至還伸向了存在于神話故事里的神獸,世界上已經或者瀕臨滅絕的動物。
每一次的造物,都讓她重新認識一次世界。翻閱資料、觀察圖片,仔細揣摩每只動物毛羽的細節,每次做完一個作品,她都會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生活賦予她靈感,創造出藝術的獨特美感,藝術又反饋給生活無限樂趣。
創作之前,溫秋雯一般都沒有草圖,她將自己想要表達的畫面,在腦中呈現后才動手實施。當作品完成后,她也不會為作品做任何注釋。她說,要為人們創造了一個“造夢空間”,任由大家發揮無限的想象。
《QQ新春游園會-年味匠人館》劇照
所有人都贊嘆她作品的驚艷,但她為了展覽的順利展出,熬夜剪紙、貼紙的艱辛卻鮮為人知。
每年悶熱的夏季,大家都貪戀一場大雨之后的清涼。但對于溫秋雯來說,下雨就是場災難。紙不防水容易潮,在雨中跑著轉移紙雕,成為了溫秋雯的常態。
在沒有靈感時,她也會焦慮。當身邊人常常抱怨:“壓力好大,我不工作了,我要回家追逐我的夢想。”她總是會說,你肯定沒想過創造不出東西之前,壓力更大。
世人看到的是作品,但創造過程中的艱辛,或許也只有溫秋雯才能真正體會。
成人世界里沒有容易一說,但選擇自己的熱愛并將它做到極致,美好終會在未來與你不期而遇。
溫秋雯說,當燈亮起來的時候,就好像夢想和未來被照亮,之前所有的疲憊和辛苦便也消失殆盡。
與此同時,溫秋雯的作品,也受到很多傳統手藝人的關注。看到溫秋雯的作品后,不少人就將她稱為“非遺傳人”。對于這個稱謂,溫秋雯卻百般推辭,不肯接受。
南獅和大良魚燈的工藝是我們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她認為自己只是基于傳統骨架,創造出了自己的風格,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喜歡。但對于博大精深的傳統工藝,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摸索前進。
對于溫秋雯進行的花燈改造,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傳承,應該是將每個工藝細節一一復制,這么改造完全沒了原來的模樣。
對于這個觀點,很喜歡一位網友的解答:不管是集體還是個人,能夠延續下來的,都算是我們的財富,我們要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斷地前進。
對于文化傳承,除技藝,更重要還有精神的傳承。傳承和創新本就不是相互獨立,在不斷前進的歷史車輪里,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審美,或許在一百年之后,這種創新也會被認為是一種時代印記。
創作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不斷自我懷疑、不斷重復的過程。世上也永遠都不缺有想法的人,但最后成功的都是行動起來的人。
愿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盞燈,燈亮了,遠方的路也亮了。
文章根據采訪編寫
圖片來源:溫秋雯提供以及微博@SmallD閃光劇場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藝非凡(ID: efif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