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貨文案用上這3點,催眠用戶馬上下單
首發:木土木木
hey,我是木土木木,又跟你見面啦,今天,我想和你聊聊銷售型文案。
不管你承認與否,文案,正在成為全民技能。
我們發朋友圈,通過精心編撰的文案,來傳遞自己的人設;商家通過賣貨文案,促進銷售。
這就好像外行看懂了內行門道,具備了識破文案技巧的能力,打動一個人,變得越來越難。
最近,我一個賣潮服的朋友阿k,就被這個問題困擾:
這一屆消費者不行,太難伺候了,以前我一條朋友圈,平均有10來個訂單;
現在發朋友圈,給他們做普及,講道理,擺數據,轉化就是上不去。
他現在很氣餒。
我聽完很心疼,但立馬覺得沒毛病。
毫無疑問的一點,他的業務能力沒有下降。據我所知,很多賣貨人現在都很拼,報名各種付費課程,混跡于各種社群,讀了許多廣告生都不一定讀過的《影響力》、《吸金廣告》、《爆款文案》。
李笑來老師說,鑰匙掉了,一定不會掉在門口,鑰匙在別處。那阿K的鑰匙,到底丟在哪?
如果說,手機的變化是因為黑科技的出現,那么營銷的變化,一定是因為消費者的改變。
消費者是你精明的妻子
嘿,小白鼠們,我來給你們投食啦,快張大嘴巴好好吃下去吧。
太多太多商家,習慣性把消費者當“傻瓜”,自夸式的叫賣,結果,文案一時爽,下單全冷場。
據權威報告統計,現代人每天要看近150條廣告,用戶對廣告的免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而且,互聯網原住民成為消費主體(90后已近30歲了),他們更具叛逆和質疑精神,這是當下營銷人,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另外,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用戶的接收環境也更加復雜。
信息的易得性(百度、淘寶、小紅書),用戶所處環境的多干擾(刷抖音、開著電視、聊微信多任務并行)都對用戶注意力,進行不間斷分散。
看看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
用戶A在逛街、刷朋友圈看到一條褲子,突然被擊中了,立刻保存圖片,點擊淘寶識圖,一大堆同款迫不及待的跑出來,都喊著PICK ME PICK ME UP,最終,A選了一家性價比高的,價格便宜了20%。
恩,細心的你也發現,這個A,就是你自己。
奧格威說:
像對待你的孩子妻子一樣,對待你的消費者。
他們不好糊弄,所以要真誠以待,我們的廣告說到底,只是給消費者提供一個選擇你的理由。 伴隨著用戶G點的提高,營銷環境的錯綜復雜,在老套路逐漸實效的情況下,我們如何通過文案,催眠客戶下單。
我總結了幾點方法送給你,這是80%賣貨人很少注意到的,快把它加進你的武器庫吧!因為很新,不要被旁邊的人看到。
一、尋找決定性瞬間
決定性瞬間,是現代新聞攝影之父——布列松的觀點,指攝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時刻,將形式、設想、構圖、光線、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給了我啟發,決定性瞬間,同樣適用于文案賣貨。
我們都知道,文案要描述場景感,讓客戶靠想象體驗產品,這一招很好用,客戶也被吸引了,正要下單,一個彈窗卻跳出來,說當紅小鮮肉出軌人妻,消費者的注意力,立刻被轉移了。這太令人奔潰了,我們把客戶的購買欲望推到了8成,卻在臨門一腳時,被別人給收割了。
問題出在哪?是的,我們差了一個決定性瞬間。
看看別人的示范吧,一般的男士內褲品牌,會強調穿著舒適,騎車、登山、上班通通搞定,穿著它,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能帶貨,但5個人可能只能轉化1個。這時王者段位X品牌內褲出現了,看看它是如何尋找決定性瞬間。
嘿,各位男同胞們,今晚是你離成功最近的一次。
你花了800元帶她吃了北海道日料,花了1000元住進了一家高級酒店,氣氛和情緒的調配,是如此恰到好處……
直到,你那該死的20塊一件的花格子內褲出現,把這個本該完美的夜晚,徹底攪翻。
OMG,這太嚇人了,規避損失的情緒,瞬間沖昏了你的頭腦,一個聲音不斷在你耳邊回響:我剁手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啊。
如果你稍微冷靜一點,就會明白,大多數人遭遇這種情況幾率很小,但人類總是擅于把負面情緒放大,并且一廂情愿不是嗎?
一款牙齒美白儀的文案,也運用了這個技巧。
終于要和男神見面了,你提前半個月準備了晚禮服,照著教學視頻擼了明星級美妝,Dior最新款口紅讓你魅力倍增。
男神主動走過來和你搭訕,他的風趣幽默讓你忍俊不禁,你以為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上演了,男神卻一臉陰沉的走了,你傻眼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哦,親愛的,難道沒有人告訴你,你那米黃色的牙齒配上大紅唇,就像西紅柿炒雞蛋一樣難看嗎。
從消費者感興趣,到取得信任,我們投入了如此多的心血,現在,用上決定性瞬間,終于能夠引導客戶馬上下單了。
就像出入于5A寫字樓的白領,喝一杯瑞幸咖啡,真的僅僅為了口感和提神嗎?
這杯咖啡,會被拿在手里,或者放在桌子顯眼的地方,告訴別人,我的生活很小資,這可能就是被你忽略的,決定性瞬間。
二、破解更大焦慮
賣房要塑造幸福的家庭生活,開汽車的人,永遠是散發著男性荷爾蒙的歐美金領,廣告通過樹立幸福榜樣,激發了消費者對產品的向往。
但我要告訴你,這招成功率不高,更多時候,只是一個品牌曝光而已。
為什么樹立幸福榜樣難奏效,因為人性如此,我們可以不得到,卻無法忍受失去。
未得到的東西,可以靠想象意淫,而體驗過的快樂,一旦抽離,那就是真真實實的失去。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必須尋找焦慮。
你可能會說,木木你騙人,尋找焦慮,我也試過了,但是消費者并不買賬啊。
不,任何事件,不能光看表象,恐懼背后,往往有更大的焦慮,你要做的就是順藤摸瓜,找到那個更大的焦慮。比別人多想一步。
看一下山葉鋼琴是如何破解更大焦慮的。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為什么山葉不講孩子學鋼琴的優點呢?比如開發智力,陶冶情操。
上世紀90年代,臺灣經濟一片繁榮,許多家長為了賺鈔票,沒有時間管教自己的孩子。
相比于孩子出人頭地,怕小孩子會變壞,這是父母更真實的心態。
最終,山葉從學鋼琴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長的角度,解決了父母的難言之隱,將購買合理化(學鋼琴比好好管自己的孩子,容易執行多了)。最終,造就了山葉的順銷。
防彈咖啡,在我國還是個新物種,主要打減肥和提神賣點,因為咖啡中含優質油脂含和膳食纖維,能提供能量,還有乳清蛋白,帶來持久的飽腹感。
但也因為新,咖啡愛好者習慣了喝傳統咖啡,不愿意改變。
我見過一個品牌,將焦慮從職場和體重,提升到了生存級別。
大約90%的咖啡愛好者,在飲用咖啡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跳加速,原因是咖啡因提高大腦皮層微興奮性突觸后電流的頻率,同時具有興奮心臟、舒張血管等生理特征。
這意味著,喝咖啡會讓小心臟“突突猛跳”、血壓升高和肌肉震顫,就像油表見底的車,不斷的狂轟油門加速,不可逆的耗損了身體機能。
而這款防彈咖啡,不僅口感好,提神效果明顯,和傳統咖啡相比,防彈咖啡中的優質油脂,可以有效減緩80%咖啡因的吸收,以更柔和的方式,幫助你提神和果腹。
許舜英經典文案《我害怕閱讀的人》,也是典型的運用落后心理營造焦慮,不讀書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文化水平低。
但是,這還不足以擊中他們,往后多想一步,更大的后果是,不讀書讓你在社交中像個小白,傻子一樣干笑,心儀的女神會被同桌的男人吸引,原本崇拜自己的孩子,向其它人投去崇拜的目光……
我們可以通過落后心理、放大后果、可怕真相來尋找更大的焦慮,但我要提醒你,焦慮不是越大越好。
正如《吸金廣告》作者德魯·埃里克·惠特曼的觀點,不要為了恐懼而恐懼,嚇壞了消費者。
就像得了絕癥,你還叫我吃那么苦的藥?沒有人肯吃的。
三、提問
在文案方法論大航海的時代,所有人都在遠航尋找one piece,我為什么要撿起沙灘上的貝殼給你?
因為里面藏著一顆明珠。
提問,是被營銷人忽視的技巧,提問的本質,是將消費者深信不疑的觀點,或對慣性思維提出質疑,從而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追問。
提問,就像特種兵藏在靴子里的尖刀,不引人注意,卻能帶來致命一擊。
臺灣中興百貨系列經典文案的【書店篇】,就運用了這個技巧:
到服裝店培養氣質,到書店展示服裝
但不論如何你都該想想,
有了胸部之后,你還需要什么?腦袋。
有了愛情之后,你還需什么?腦袋。
有了錢之后,你還需要什么?腦袋。
有了Armani之后,你還需什么?腦袋。
有了知識之后,你還需要什么?知識。
或者,你也可以看看我順手寫的幾個示范:
1、你是否經歷過以下情景?下班路上肚子餓了,想買路邊烤腸解饑,卻擔心肉質差,不敢吃。
2、如何寫出一份價值10萬的提案?X老師曾為100家世界500強做過商業提案報告,奪標率高達95%,現在,他總結出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準備送給你,開啟你的晉升之路。
3、你真的會減肥嗎?那么多人天天喊著減肥,健身,過五不食,為什么一年過去了,還沒瘦身成功?因為,她們還沒搞懂這一點,這個方法,讓許多明星保持了曼妙身材。
我們不喜歡自己無知,這些標題用提問來抓取你的注意力,讓我們又了一種,每一個提問背后,都有一整個宇宙的答案,不看就會損失。
但他們的技巧是如此簡單:
你是否經歷過以下情景?(篩選式與你相關)
如何寫出一份價值10萬的提案?(以消費者愿望做引導)
你真的會減肥嗎?(對固有認知提出質疑)
如果上面只是開胃小菜,那我接下來我要送給你的才是大餐:提問+預設人設
你是個稱職的媽媽嗎?你是個合格的戀人嗎?
我們給消費者安排了一個人設,消費者出于自我證明的需要,通常會點開你的文章。(開玩笑,老娘當然是個稱職的媽媽,等等,是不是哪里還沒做到?點開看看)。
消費者點開的過程,相當于給出了一個承諾,是的,我是那種人。接下來,就輪到你制定標準了,給他們一個假定情景,引導他們的邏輯,這時候你在要求他去做符合該承諾的事,他就會迫于壓力去執行。
沒錯,你是好媽媽,所以我要做到第一點,第二點……
再看個例子吧:
A:你是個渴望社區安全的人嗎,請幫我在請愿書上簽名、幫助降低周圍地區的犯罪、讓我們的街道更安全,好嗎?
B:我愿意
A:太好了,謝謝你,現在能否請你捐款3美元,因為我們需要購買若干對講機用于社區聯防隊?
B:(倒吸一口涼氣)好的。
我們可以不斷的提問,讓消費者回答:是的,對的,就這樣!然后在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不管用什么技巧,都不能讓潛在顧客意識到你正在試圖影響他們,要讓他們以為是自己做出的決定,這樣就不會傷害他么的自我意識。
小結
在老套路逐漸失效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利用文案賣更多貨,我總結了3點:
1、尋找決定性瞬間,喚醒損失規避心理;
2、破解更大焦慮,利用落后心理、放大后果、可怕真相。
3、提問,篩選式提問、以消費者愿望做引導、對原有認知提出質疑、提問+預設人設。
消費者是如此聰明,具備獨立思想,飽含質疑精神,在家國大事和娛樂頭條上發表毒辣見解;
但他們又是如此透明的一群人,只要找到他們心中的按鈕,就能夠讓你的單子賣到爆。
就像關老師說的,好的文案,就是印鈔機。
我們竭盡全力書寫的文案,就是那根導火線。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木土木木(mutuyumumu)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