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超市年貨節,就一個“好”字
又是一年“年貨節”,又是攜手熟悉的“京東超市”,面對CNY眾品牌的各顯神通,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年貨節期間,大眾對于年貨最看重的維度就是品質,根據這一核心用戶需求客戶給到了命題作業「過年帶個好」,該如何用好這個“好”字,變成了我們抗衡CNY其他品牌沖擊的關鍵!
在越來越早被點燃的年貨節戰場,京東超市的“好”,從跨晚就開始了。明星效應的“借題發揮”,跨年狂歡的“娛樂精神”,都成了我們的“好有料”,帶來了年貨節開胃菜。
銜接跨晚流量,進入到京東超市年貨節的主線節奏,“好”有了更多含義,是年貨品質,更是新年期許——“好頭彩”。無論是好前程、好生活、好財運等等大家希望變好的方向,還是陳建斌送頭船帝王蟹祝大家職場橫著走等具體頭彩年貨的關聯,都在我們與客戶的共創策劃中打造成一場場營銷事件。好,在京東超市年貨節中,成了一次大眾向好情緒的滿足。
頭彩過后,年味漸起,“好”便成了對年味的評判標準,年味越濃,年過的越好。
年味,一個老生常談但又永遠繞不開的話題,而這次我們聊的年味,不再是對變淡的追思,而是一次追問。人們總說年味變淡,是因為物質豐饒了,是因為我們長大了,但究其根本我們發現另有其因。
“我們的角色從小時候單純享受年味的人,變成了如今需要制造年味的人”,身份的轉變讓我們對年味的感知變了角度,年味沒有淡只是變了,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增加了更多新的味道。就像一零后的小朋友,對他們來說年味可能是一盆4J的車厘子或年夜飯桌上的帝王蟹,無論是啥新味道,絕不再是一年才能吃到一頓的餃子。
《年味都挺好》
我們用圓圈,把老的年味聚焦,就像是在回憶的框框里,如“指甲縫里泛著黃的砂糖橘味”細微具體。
但當圓圈打開,新的年味撲面而來,年味不再被限制,不與老年味對立,而是并肩且傳承。
年味本不該被刻板化,一直停留在我們童年,一直是老輩所說“應該的樣子”,可時代的車輪不會停下,年輕人們也在創造者自己的年味,腦洞大開的對聯,和好友相聚,想吃什么吃什么,給毛孩子都加上儀式感...在傳統新年的文化積淀下,年味變成了當下該有的樣子,也就有了這些新老年味對比的場景,從回憶代入,從新意代出。
這份傳承不僅通過鏡頭語言和場景遞進來表現,更邀請來了游本昌和小林棟哲的演員孫思程這對爺孫組合給予加持。游本昌老師講傳承再合適不過了,50多歲造就了熒幕上的濟公,但他沒有選擇躺平在我們的記憶里吃老本,而是在將近90歲的時候,又一次締造了國民愛戴的爺叔一角,沒有固步自封,而是一直接受新的事情,一直往前走!
這次也有一個遺憾,就是濟公爺爺因為身體原因沒有辦法出演,我們只能應用其有辨識度的聲音,而正是濟公爺爺的聲音一出來,整個片子就對了,在新年期間滿滿的治愈感。
再加上孫思程的點睛之筆,順著游本昌老師把新年味順勢帶出,兩段punchline一起,讓傳承感沒有說教味,而是在年味中自然流露。
“好”是我們都能找到屬于我們的年味,“好”是我們都能有個濃濃年味的新年。
越來越臨近新年,在有溫度的年味討論中,絲滑過度到了對“年貨”的關注上,而此時我們早已準備好了如何迎接年貨銷售的高爆發期。“好”在此刻具像化成了京東超市年貨的最大特色,好有品質+好有意思,最大程度的抽象種草。
《這貨好有意思》
為了展現“好”有意思的貨品特色,我們選用了較為病毒的短促爆梗形式,加上人物夸張的表情和表演、紅色背景+偏紅的光感和調色、超大的SUPRER包裝,4支實拍4支動畫將8款特色產品極致風格化的展現出特色點。
魔性、諧音梗、反轉、網梗、重復等不同的內容展現角度,讓統一的視覺表達看上去并不疲憊,每一個“好”都統一出自京東超市,卻又都各有各的“好”!
除了特色明顯的年貨外,更多更全的年貨則一直在平行的促銷線中持續呈現,和頭彩事件、情感篇與特色篇形成組合,在各個節點,各司其職的同時相輔相成,完成這次年貨節的整合營銷。“好”不是只有一面,而是方方面面的“好”才是真的好。
年貨節臨近尾聲,新年將至,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從京東超市買到好的年貨,我們更希望大家能從京東超市的年貨節找到些溫暖和歡樂,「過年帶個好」不只是一個口號一個SLOGAN,更是我們與京東超市的真切愿望,希望大家的新年都能“好好地”!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