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青桔畢業季短片:要啥自行車?
還記不記得那句經典小品梗:“要啥自行車?”
小時候我們以為只是一句笑料,長大后卻發現它貫穿了人生。
夏日微風中,畢業的鐘聲溫柔敲響,宣告著一段青春旅程的收尾。
走出校園,我們覺得手握人生的所有選擇,可真到選擇時,又總有人會提醒你,“差不多就行了,還要啥自行車?“
此刻的你,是否又會陷入迷茫?就像童年騎上第一輛自行車那樣,手握車把,卻不知道騎向何方。
在這個畢業季,滴滴青桔準備了一支短片《要啥自行車?》,想和每一個畢業生一起,聽聽心里的答案。
《要啥自行車?》
文案
小時候,
總著急擺脫束縛,
現在想想應該是呵護;
但不重要,
在自行?上,
我感覺掌控了自己的方向。他們說別多問,照著做就好了,以后就懂了。
他們說你不珍惜,一定會后悔的。
他們說成熟點,別當那個吃螃蟹的人。成長的路上,總有太多聲音,
但其實哪有對錯,
我,就要自行車。我想要握在手里的生活。
我想肆意地走,
走彎路,小路,沒人走過的路。
我想自在地停,
紅燈停,綠燈停,想停就停,走走停停停停停。
或許我還不能描繪出清晰的未來,
但此刻心里的聲音就不重要么?
我就要自行車!
騎下去未來會到。
官宣海報
1、一個天然和共享單車很搭的梗——“要啥自行車”
在夢想與現實之間,“要啥自行車”的干擾聲就像人生中刮過的颶風,而我們就像路上那搖搖晃晃,頂著風雨騎著車,奮力向前的人們。
在畢業季這個特殊的人生節點,這支小小的短片在大家匆匆又“茫茫”奔赴未來的時候,陪你放慢腳步,聽聽內心的聲音。
童年的第一輛自行車,帶給我們自由與掌舵的初體驗。
在高考志愿表前,面對“熱愛難抵面包”的默默抵抗。
畢業了,面對未來的每一次深思熟慮……
2、一個很青桔的年輕感態度——我就要自行車
好像每一次堅持,都會有人說“算了吧,要啥自行車?”好像世界上有絕對正確的選擇。
可分明不是的。每一個決定,都沒人能預知對錯,而未來,總會有安排。
我們心中,其實都有一輛特別的“自行車”。
無論是童年的溫室、少年的小天地,還是成年后的暴風雨,這輛自行車都是那股推動你我前行的力量。
畢業季,不過是人生的一個節點,或許會被用來作為成長的標志分界點,但是人生漫漫,這條名為「成長」的路或許才剛開始。
走出校園的這一刻,有了更多的選擇,也有了更多可能性,下個路口會有怎樣的風景,只有騎到那里,你才能看到。
騎下去,未來會到。
創作人員名單
徐賽賽、蔡宇、吳瓊、王春福、孫大賢、阿查、柴小雨、陳浩、王詩淼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滴滴青桔,品牌/廣告主
【背景與目標】
背景:校園與職場通勤,是使用共享單車的兩大場景,學生與上班族是共享單車的兩大目標人群。畢業季見證了學生向上班族身份的轉變,銜接了校園與職場,對共享單車品牌來說,是持續占領用戶心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用戶基礎的重要營銷節點。滴滴青桔作為一個希望和年輕人站在一起,玩在一起的品牌,也希望能在這一特殊時刻,輸出既符合年輕群體態度又具有品牌個性的獨特表達,陪伴年輕用戶一起,面對畢業季的種種困惑與選擇。
目標:在畢業季的特殊節點,通過創意短片加強品牌與年輕人群的聯系,提升年輕群體用戶對滴滴青桔的好感,持續占領年輕感心智。
【洞察與策略】
臨近畢業,畢業生們普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著多元而復雜的選擇。一部分人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決定,而另一部分人則可能仍在踟躕不前。做出選擇的學生很難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與接納,而尚未明確方向的學生更是時常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催促與壓力,被質疑“還要啥自行車?”
這樣的情境下,畢業生們需要更多的理解、支持與鼓勵,以幫助他們更加從容地面對未來的挑戰。滴滴青桔作為陪伴畢業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共享單車品牌,希望可以在這個時候給予他們最深切的理解和堅定的支持。
我們了解到一個古早網絡梗“還要啥自行車”時常出現在外界對畢業生的質疑聲中,意為人要更切實際,不要空求理想。在“996福報”和“工作難找,有活就好”的當下,“要啥自行車”時常被用來質疑年輕人的理想生活。可畢業生需要的往往是肯定而非質疑,于是滴滴青桔決定用“就要自行車”和畢業生一起回應外界質疑,力挺他們追求心中的理想生活。
【創意闡述】
短片以第一視角講述了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遭受的各種質疑,從高考選擇專業、畢業擇業到步入職場,當別人一次次向「我」拋來這個問題“要啥自行車?”,「我」都能用自己的勇敢和沖勁給出回應。每一個人心中可能都像片中的「我」一樣有一輛特別的“自行車”,無論是童年的溫室、少年的小天地還是成年后的暴風雨,這輛自行車都是推動你我前行的力量。希望畢業生們在匆匆又“茫茫”奔赴未來的路上,都能聽聽內心「就要自行車」的聲音,勇敢騎向屬于自己的未來。
【結果與影響】
①低成本高曝光,短片視頻微博單平臺觀看量超600萬,全網總曝光量超2000萬。
②收獲95%以上正面用戶輿論,為品牌帶來顯著正向聲量影響。
③短片發布后引發全網共鳴評論,受到多個行業大號自發傳播,包括首席市場官、中國公關網、TOP創意廣告等。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