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克谷雨微電影:倉頡穿越到現代都市
“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薄痘茨献印け窘浻枴?/p>
從傳統的紙筆書寫到計算機發明后的鍵盤敲擊,文字,人類溝通的媒介橋梁,從被創造之后就一直作為工具傳承文化、溝通情感、記錄歷史。經過千年的演化,從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到金篆隸楷再到簡體字,變得是字形,不變的是傳情達意的作用。
4月19日,快克上線了“快超12克”系列谷雨篇微電影《語》,作為項目第二季的首支影片,本集一改前2支文藝片類型風格,主要講述了一個都市奇幻故事:在開發“古體字翻譯器”項目上屢敗屢戰的程序員陳維,在谷雨前夜獨自加班跑程序時,因程序的意外bug導致時空扭曲,使倉頡誤打誤撞來到了幾千年后的時空;期間新舊文化交融碰撞,陳維帶倉頡去體驗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并在倉頡的幫助下修復了程序,從而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與價值,而倉頡也功成身退回到了他來時的世界。
《語》
相傳,倉頡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發明者之一,他在觀察大自然時發現,每種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形態特征、自然屬性和音響感染力,于是便有了制作象形文字的構思。而又據傳,倉頡正是在谷雨這天成功創造了28個文字,后世文字均在此基礎上演變而來,從此中國便有了獨特的文字體系。
傳說中倉頡造的28字
雨生百谷,谷雨時節生機勃發,沉睡在地下的嫩芽破土而出,寓意著堅韌與生機,也寓意著土地上勤勞的們連綿的守護與不絕的希望。此番快克選擇在谷雨時節上線一支與“文字”有關的影片,正是為了表達普羅大眾躬身傳承中華文化的尊重與敬佩,文明生生不息,精神代代相傳。
造字的最大意義在于清晰的記錄和長久的傳承,記錄證明發生過,傳承讓后來人知曉這些發生過的人事物,如果沒有記錄,許多人事物只能被時間的長河湮滅,如同從未發生,我們如今的文明、科技等一切事物都不會像如今這般存在。
倉頡創造了象形文字,文字的誕生讓人類有了更好的交流記錄方式,讓文明有跡可循。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記錄文明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程序員便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倉頡,他們通過一行行代碼敲擊出人與人在線交流的載體,讓知識以觸手可及通俗易懂的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我們不是一定要像倉頡一般有流芳百世的文化成就,世間的每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每一份工作都有能為他人帶來幸福的閃光之處,正如本集金句所總結的那樣: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用自己的方式書寫這個時代,你就是超人
海報
本篇在前期劇本創作與拍攝過程中均預埋了一些小巧思,如果大家在第一遍觀看影片時沒有注意到,希望在第二遍觀看時能夠讓你會心一笑:
「花」
本片片頭和片尾都出現了放在窗旁的花用以點題,倉頡在谷雨前一天的雨夜來到現代社會,那時的花還未打苞,被風雨捶打得左右搖擺,而等到倉頡在谷雨當天的清晨離開時,那盆花已經怒放。
這花既是谷雨時節的表現,暗含著人們連綿的守護與不絕的希望,也包含著陳維找到意義與價值后充盈的內心世界,不用擔心遭受一時的挫折,只管春雨中靜待花開。
「照片」
陳維帶倉頡換衣服時用服裝店的拍立得拍了一張合影,之后在陳維家的劇情中,提到了如果沒有倉頡的文明,后世或許就不會有如拍照這樣的東西存在,陳維在回公司加班時將照片放在了電腦旁,但在倉頡走后,照片上只剩下陳維一個人的身影。
頡與陳維共度的這段奇異時光,沒有在世人面前留下任何的證明,但陳維永遠都會記得這個教會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人。
倉頡就像他創造的文字一樣,雖然在日常生活里已經沒有它們的身影,但它們卻無處不在,我們常用的文字就是由那些最古老的文字演變而來,倉頡或許變成了漫天繁星中的一員,默默守護著后世的孩子們。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