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來臨時,我們總會問自己——
「是不是只有我會這樣?」
2021年,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珀萊雅說「不必對情緒感到羞恥」。2022年,我們希望和更多人一起找尋情緒的出口。
2023年,在世界精神衛生日來臨之際,珀萊雅想要堅定地對你說「情緒面前我們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在和情緒周旋,也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式——此刻開始,和情緒____握手。
青年心理健康公益片《此刻,和情緒____》
今年的回聲計劃公益短片《此刻,和情緒____》,圍繞焦慮、愧疚、抑郁三種情緒,洞察了我們與這些時刻周旋的時刻:
焦慮時「會花時間去擔心來不及」;
愧疚時會不停地反芻「說出口的話、沒做到的事」;
抑郁情緒來臨時,會感覺到世界「上下左右都是墻」,失去行動的動力。
在原本的情緒之上,現代人還需要面對「怎樣處理情緒才是正確的」的外界規訓,在「情緒穩定」「情緒管理」等社會聲音下,不斷反思「是不是只有我這樣?」「別人也會嗎?」「我這樣正常嗎?」擔心自己成為異類。
而「被看見、被理解、被告訴原來我們不止一個人」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包含著力量。因此在三支情緒短片結尾,珀萊雅給出了答案:
「我們」 如此不同,卻也相同
都被情緒經過,與它周旋過
沒關系,「我們」永遠有選擇
如何與情緒相處的?由
試試——
此刻開始,和情緒握手
《此刻,和情緒____》
「一兜·回聲書」活動
今年的回聲計劃,珀萊雅還聯合了多抓魚及9家出版機構,心選 11 本情緒之書,用 10000 個情緒軟軟兜,打包成「一兜·回聲書」送給讀者。
在多抓魚活動現場,讀者領走「一兜·回聲書」,在回聲墻前和情緒握手,帶走回聲書簽。
此外,珀萊雅還準備了一份「情緒療愈書單」。希望和你一起,此刻,從一頁紙一本書開始,和情緒握手。
「回聲計劃」心理傾訴公益專線
情緒這件事,說出來與被聽到,或許會有比我們想象中更強的力量。
這是珀萊雅搭建心理傾訴公益專線的第二年,在過去的一年里,珀萊雅「回聲計劃」心理傾訴公益專線為想要傾訴的人提供一個包容的樹洞。
這一年我們傾聽了1177次「情緒來電」,在23893分鐘的陪伴里嘗試為每一位來電者提供善意、溫暖的回聲。珀萊雅「回聲計劃」心理傾訴公益專線仍在這里,等候你的來電400-606-1010-1
如果能為正在和情緒周旋的朋友,提供我們的微小「回聲」,那就太好了。
*公益支持: New Sunshine CharityFoundation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
和情緒,軟軟握個手
此刻,你正在被哪種情緒經過?
我們「抓住」了情緒劇場的5個瞬間——愧疚、焦慮、抑郁、憤怒、喜悅……
哪個瞬間,會藏著你的影子?
我們還準備了一份「情緒軟軟握手」捏捏玩具,無論你在經歷哪一種情緒,找到它,和它軟軟握個手吧。
有聲音,就會有回聲;你的聲音,回聲一直在聽。
「讓情緒發聲」校園音樂公益企劃
為鼓勵更多青少年學會和情緒相處,珀萊雅聯合騰訊音樂公益,在全國多城30所高校開展長達一個月的「讓情緒發聲」校園音樂公益企劃,以30場校園快閃、1場音樂會的形式,用音樂作為陪伴,引導大家找到和情緒相處的方式。
官宣海報
現場活動返圖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PROYA 珀萊雅,品牌/廣告主
【背景與目標】
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2021-2022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指出,近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心理健康風險上升為全球十大風險之一。在此次報告調查中,國民抑郁風險檢出率為 10.6%,焦慮風險檢出率15.8%。心理健康正在被越來越多人關注且了解。
面對這一課題,2021年,珀萊雅提出「不必對你的情緒感到羞恥」的品牌態度;2022年,珀萊雅繼續開展回聲計劃,鼓勵大家嘗試打開情緒的出口。2023年,珀萊雅更進一步,鼓勵大家找到調節情緒的機制,和情緒好好相處。
【洞察與策略】
后疫情時代,環境依然在下沉,壓力不斷疊加,沖突愈發明顯。我們越來越重視「自我感受」,也因此發現更多「自我」和「外界」之間的矛盾。青年人在「發瘋文學」中找到情緒出口,但如何不停留在短暫的情緒出口,而找到和自我的長久相處方式,是會伴隨一生的漫長課題。
情緒來臨時,我們總會問自己——「是不是只有我會這樣?」
除了要應對情緒本身帶來的困擾,現代人還需要面對「怎樣處理情緒才是正確的」的外界規訓,在「情緒穩定」「情緒管理」等社會聲音下,不斷反思「是不是只有我這樣?」「別人也會嗎?」「我這樣正常嗎?」擔心自己成為異類。
而「被看見、被理解、被告訴原來我們不止一個人」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包含著力量。
2023年,在世界精神衛生日來臨之際,珀萊雅想要堅定地對所有人說,「情緒面前我們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在和情緒周旋,也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式——此刻開始,和情緒____握手。珀萊雅啟動了一系列整合營銷活動,通過推出青年心理健康公益片、「一兜·回聲書」線下活動、校園音樂公益企劃等形式,呼吁公眾「此刻開始,與情緒握手」。
【創意闡述】
1、推出青年心理健康公益片《此刻,和情緒____》
- 公益短片圍繞焦慮、愧疚、抑郁三種情緒,洞察了我們與這些時刻周旋的時刻,并嘗試傳達「我們」如此不同,卻也相同,都被情緒經過,與它周旋過,此刻開始,和情緒握手的理念。
- 視覺呈現上,珀萊雅與插畫師合作,巧妙地將復雜的情緒象征化為反芻的胃,上漲的海水和形影不離的小狗,通過視覺語言增強觀眾通感。
2、開展「一兜·回聲書」線下活動;延續「回聲計劃」心理傾訴公益專線
- 聯合多抓魚及9家出版機構,心選 11 本情緒之書,用 1萬個情緒軟軟兜,打包成「一兜·回聲書」免費送給讀者,通過書籍傳遞情緒療愈的力量。并推出情緒海報與周邊,捕捉不同場景下的情緒痛點,與用戶產生情緒共振。
- 延續「回聲計劃」心理傾訴公益專線,為來電者提供善意、溫暖的回聲。
3、創意延展 ——「讓情緒發聲」校園音樂公益企劃
- 為鼓勵更多青少年學會和情緒相處,珀萊雅聯合騰訊音樂公益,在全國多城30所高校開展長達一個月的「讓情緒發聲」校園音樂公益企劃,以30場校園快閃、1場音樂會的形式,用音樂作為陪伴,引導大家找到和情緒相處的方式。
【結果與影響】
珀萊雅「回聲計劃」通過一系列創新和情感驅動的活動,鼓勵大家找到調節情緒的機制,和情緒好好相處。這些活動也加深了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情感聯系,為品牌帶來積極的社會影響。
1、公益短片《此刻,和情緒____》全網播放5250w+。在抖音端,視頻短片拆成了《抑郁》《焦慮》《愧疚》三個小單元,其中《抑郁》短片在抖音上的互動量達到17.5w,轉發量1.8w,評論區成為了用戶相互提供安慰和分享情緒的 空間。在B站端,TVC發布當天便沖上了B站熱門,直觀體現了內容的廣泛吸引力和觀眾的強烈共鳴。
2、項目聯合騰訊音樂公益,在全國多城30所高校開展長達一個月的「讓情緒發聲」校園音樂公益企劃。以1首引人共鳴的原創公益歌曲《回聲》、4場公益講座、30場校園快閃,陪伴青年人關注心理健康、找到和情緒好好相處的方法。該系列活動直接參與人次3w+,公益音樂會現場人次1000+,總曝光超5000w。
3、「一兜·回聲書」線下活動聯合多抓魚及9家出版機構,心選 11 本情緒之書,用 10000 個情緒軟軟兜撫慰讀者。「一兜·回聲書」活動,成為上海安福路的人氣打卡點,每天吸引超過500人參與,小紅書上的關聯曝光量更是超過6200萬,通過用戶自發的筆記發布實現了有效的二次傳播。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營銷單元-整合營銷類
-
立意明確,通過情緒象征化帶出信息點,讓情緒發聲,有溫度產生大眾共鳴,透露出品牌的情感細膩,滲透用戶心智。
-
用情緒關懷打開品牌進入年輕人心里的新路徑
-
情緒有共鳴
-
情緒是一個不應該被忽視的話題,現在販賣焦慮的太多,真正看到焦慮,幫助解決焦慮的太少了,希望這個案子可以幫到更多的人。
-
從生產經濟到物質消費經濟到當下的情緒消費經濟之下,該品牌準確洞察當下社會情緒之下的細微瑕疵,并能做可愛化轉變呼吁個體情緒共存。
-
與公眾建立情感共鳴,鼓勵大家正面認識和處理情緒,實現了品牌與社會責任的深度融合,展現了企業的社會價值和品牌溫度。
-
促進了社會對青年心理健康的關注。
-
把情緒的出口變成多種通道,很完整
-
希望國產美妝品牌都能向珀萊雅學習,認認真真做品牌,做用戶溝通,做企業社會責任
-
樹立了品牌人格,與潛在用戶的情緒,狠狠共鳴了一把
-
“做情緒”已經見到雛形,離完美形態還有很大的升級空間。投一票,建議繼續堅持這個主題。
-
情緒洞察不錯,與品牌相關性不高
-
青年公益項目,以書為載體,傳遞更多關懷,線下活動收獲也頗豐。
-
珀萊雅回聲計劃,溫暖人心,情感共鳴
-
整體感覺很棒!
-
以情緒管理為切入點,展現品牌人文關懷,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成功深化了品牌形象與社會影響力。
-
無
-
珀萊雅通過「回聲計劃」系列活動,成功地將心理健康議題帶入公眾視野,鼓勵大家找到調節情緒的機制,與情緒和平相處。活動通過公益短片、線下活動和校園音樂公益企劃,多維度地傳遞了品牌對心理健康的支持和關懷。
-
有一定的共情,描述了女性情緒,不是洞察 是現象,與品牌關聯度不強
-
讓情緒發聲,情感營銷引發大家的共鳴
-
品牌情感價值輸出,有消費者鏈接,品牌力可再加強
-
執行不錯
-
世界精神衛生日現在也成為了珀萊雅的重要活動IP
-
這個敘事邏輯一般,沒有太多沖擊力。
-
立意很好,內容也很多。
-
不見得有共鳴 不是會讓人留意,去駐足停留的案例,不能激發大家思考
公益單元-公益類
-
回聲書的這個設置是點睛之筆,厲害
-
相對簡單的項目,但有意義
-
寓意深遠,與特定人群結合具有特殊意義
-
聚焦當代人的情緒問題,為受眾提供了榜樣和力量。
-
讓情緒發聲,情感營銷引發大家的共鳴
-
很容易引起共鳴,切合當今快節奏的生活,為情緒找到一個出口。
-
關注青年大學生情緒狀態
-
關注到當代年輕人的情緒問題,整個項目很能體現品牌溫度,但創意部分不算突出。
-
做品牌就是做價值觀。珀萊雅的品牌力也隨著價值觀的樹立,從1.0逐步進化到3.0。
-
將青年人的情緒納入公益選題就已經往前走了一步。
-
所有公益都值得銅獎
-
有溫度,有行動
-
-
一個只能“指出問題”的洞察,卻急于給出所謂「握手」的“答案”,最終只能用好聽叫詩意難聽叫零碎的表達掩蓋中間部分的空洞
-
珀萊雅的回聲計劃通過公益片和心理支持服務,關注青年心理健康,滿足了年輕人對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的需求。但可以設計更豐富的互動形式和傳播話題,擴大情緒關懷項目的影響力,關注情緒關懷服務的可持續性。
專業評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