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給你CBA的一分鐘,任由你秀
我們都知道,當降本增效成為市場運轉趨勢,如何用有限的預算與權益,為客戶帶來最大的傳播效果,成為每個乙方必須回答的問題。
在對齊伊利×CBA此次項目的需求時,我們發現伊利的CBA賽事贊助權益真的是五花八門,十分豐富。
那如何從萬花叢中,挑選到最適合本次CBA全明星賽熱點傳播的權益,客戶和我們一起,找到了一個有趣的方向:全明星賽的一分鐘,有且只有一分鐘!
用戶本位的思考:CBA的一分鐘?彼之雞肋,吾之蜜糖
一分鐘的權益,對品牌來說,十分尷尬,你可以看到以前某品牌的一分鐘,就是領導握個手,發布個什么計劃。
那我們如何高效利用這一分鐘權益,讓其物超所值?
TEAM中的籃球愛好者和他的意難平,帶著我們回歸用戶的真實需求,找到了破題點:中國的籃球“科舉”制度,讓很多真正熱愛籃球的草根,缺少機會站上更大的舞臺。
那相信熱愛力量的伊利,能不能讓渡品牌權益,把職業賽場的舞臺,共享給業余籃球愛好者,用伊利一分鐘的廣告位,幫草根實現一分鐘的夢想?
Big idea:伊分鐘秀熱愛
ip價值溝通:用你熱愛的籃球,引爆CBA的中場秀。
通過建立品牌活動與消費者的直接關聯,集結大眾力量,最大化傳播效果。
通過支持大眾籃球熱愛,call back“品質源于熱愛”品牌口號,強化品牌社會責任感,升華傳播意義。
明星的反向利用:把明星作為配角
基于此種策略,我們對已有的資源進行了整合,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保守、傳統的“明星本位”打法,比如找明星拍支片子在現場播一播,找明星排個節目在現場演一演之類的。
反其道而行之,我們選擇將明星作為配角,為真正的主角——用戶、基數龐大的草根籃球愛好者——發聲。
將四位CBA球員作為真正的“媒介載體”而非“媒介內容”,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向所有草根籃球愛好者喊話,發出#伊分鐘秀熱愛#的邀請,去撬動那些沉默的大多數力量。
媒介資源的篩選:感受廟堂和江湖間的張力
把明星作為配角,然后呢?
CBA全明星賽現場的這一分鐘,到底找誰來秀?是我們面臨的又一大問題。
從茫茫人海中、街頭巷尾間生生拉出幾位籃球愛好者,顯然不甚合理,也有違我們“真正惠及草根籃球愛好者,讓盡可能多的人得到曝光與機會”的初心。
找明星也不是,找素人也不是。最后還是那位籃球魂熊熊燃燒的小伙伴,帶我們走出了僵局。跟著他盤完籃球場內的廟堂-江湖譜系后,那個平衡點變得很容易捕捉——找草根天花板來秀。
3月26日,伊利邀請瓷器廠球員曹巖、曹芳、李和旭閃現CBA全明星,用伊利的一分鐘權益,挑戰一分鐘跨越100箱伊利扣籃,秀出自己的籃球絕活,為草根籃球愛好者們熱愛打樣。
創造時空延展:線下線上聯動,搭建無阻熱愛通路
一分鐘倒計時結束,全明星賽場清場。
線下的時空實在有限?那就向線上無限的時空延展。
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品牌曝光、IP活動曝光,以及草根籃球愛好者的機會曝光,在線上,我們同步發起#伊分鐘秀熱愛#抖音全民任務,最大化活動觸達范圍,盡可能多地召集草根籃球愛好者,邀請他們展示自己的籃球絕活、秀出他們的籃球熱愛,公平爭取通往CBA總決賽現場#伊分鐘秀熱愛#的機會。
最后,在本次伊利×CBA campaign中,我們利用品牌在CBA全明星賽現場的一分鐘權益,撬動了線上21億曝光+的傳播效果,同時幫助客戶建立了可持續使用的品牌IP,實現了品牌資產的沉淀。
帶著來之不易的結果,內部認真地盤了一盤,希望我們的經驗,也能對大家有點兒幫助。
回顧項目執行過程:
四名球星、四個拍攝地點、多名草根球員的多地追蹤……
雖然增加了拍攝的成本,但也為最終的視覺呈現豐富度增加了熱愛的樣本。
從執行結果來看,不論是向內成功克服了brief難題、向品牌為其建立了可持續利用的IP,還是向大眾為草根搭建了一條通向職業賽場的熱愛通路,我們都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也做好了自己能做的。
如果真要抽象出一套方法論,那可能只有兩個點:因地制宜,以及熱愛可敵萬難。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