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何同學畢業季:尋找平行世界的自己
用一個無法更改的結果
去做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
高考,其實是一次決定命運的選擇。
披星戴月,寒窗苦讀,為的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數字,而是這個數字背后所意味的選擇權。選志愿的本質,是用一個無法更改的結果,去做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而此時做出決定的人,只有十八歲。
面對這一切,他們顯然是茫然的——他們不知道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他們不知道什么才是適合自己的、他們不知道自己還能怎么選、他們不知道該前進還是該后退。
在這個大多數年輕人第一個可以自主選擇的決定中,他們是被動的。
一個怎樣的角色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接到夸克高考季brief的那一刻,大家都回想起自己選志愿時的場景——過程各有差異,但最后都異曲同工:選個差不多的就行了。(反正最后都會一起熬夜一起做廣告)
那些各有差異的過程,不外乎就是你要聽爸媽的話,我對某個領域有點小興趣,他有個見多識廣的親戚。
但正如我們開頭所說,選志愿其實是很矛盾的。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它的重要性和嚴肅性超過了這個年紀的承受能力。所以考生們會彷徨,會迷茫,會聽很多人的意見,想去彌補信息上的缺失。
當然,現在的考生比我們當年要幸運,他們可以用夸克這樣的軟件,基于他們的分數,興趣,地區等信息,為他們提供專業免費的志愿填報服務。起碼在信息缺失這個問題上,通過夸克的高考服務,是可以被解決的。
但信息以外的那些彷徨,無措,和焦慮呢?我們希望為考生們帶來真正且完整的幫助。
尋找平行世界的自己
一支大硬廣,固然可以把我們業務說的很明白。但我們不希望今天的考生,依然重蹈我們的覆轍——隨便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在彷徨和焦慮中糾結,最后隨便做決定。
所以我們找到了“浪漫理科生”何同學,并和這位充滿浪漫初心,擅長用硬核手段解決問題的up主,一起完成這次創作。
我們與何同學一起,創造出「平行世界」的概念——找到和你同分(同排名),同地區,但不同年份的人。當年他們拿著和你一樣的“籌碼”,有著同樣的情緒,面對同樣的選擇,但都作出了不同的決定。
在選志愿這件事上,沒有比他們更像你的人。他們,就是「平行世界」的你。
沒有選擇是完美無瑕的。無論考得如何,我們都希望你能找到「平行世界」的自己,通過了解他們當時的選擇,當時的心情,當時犯過的錯和做對過的事,獲得最真摯的建議,和最珍貴的勇氣。
這個功能已經在夸克app上線,作為過來人的大家可以去填一填玩一玩,看看那些「平行世界」的自己,現在都在干什么,同時也給未來的“自己”,留下最真實的建議和寄語吧。
最后,將一支“戰歌”送給大家
除了考后與小何的共同創作外,在考前我們也小小地出街了一支“燃”片。
什么是高考生的戰歌?那一次次地重復,一次次地拉大聲量的背誦聲,就是他們的戰歌。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感謝oookini為考前視頻提供的創意思路*
最后的最后,祝各位考生都能報上理想的學校和專業。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