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上海的「嗲」哲學
說到魔都上海,「美食」是一個詮釋這座城市最好的維度。然而外賣,恰恰又是這豐富、多元、全球化美食之都的縮影。所以說最嗲的上海味,不止在張愛玲、沈宏非、美食KOL大V口中……而是此時此刻數千萬在上海打拼生活的人們口中,來自湖南人江西人河南人蘭州人潮州人香港人臺灣人美國人法國人……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口中。而外賣,也恰恰是拉近全球化生活的最便捷、最實惠的手段。
以此為切入口,LPi Shanghai為美團外賣創作了「外賣不嗲不上海」這一IP第二波的Campaign,強化美團外賣有眾多優質供給這一心智,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在一頓頓美味的煙火外賣中,體驗這座全球化都市的美妙,生活方式和口味的「嗲」。
如何理解這個「嗲」?一份「嗲」的外賣絕不只是體現在食物本身。
首先,它體現在美團外賣的商家「嗲」。在上海,你可以點到國際一線大牌的招牌美食,也可以點到本地老字號的經典風味;你可以點到奢華的高檔酒樓,也可以點到備受好評的街邊小店;你可以點不同國家不同菜系的美食,也可以點咖啡、水果、精釀……
再來,它還體現在點美團外賣的人和他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嗲」。年輕DJ愛經典的黑膠唱片,也愛正宗的黑咖啡;周六叫上一群姐妹在家微醺幾杯,比出門蹦迪還high;住在弄堂里的小姑娘,冒著被父母罵的風險也要點份宵夜解解饞;還有金發碧眼的外國帥哥嫻熟地掰開筷子,蘸著姜絲醋吃著小籠包,范兒比上海人更正……外賣對于他們來說,絕不是用來敷衍、湊合吃的,而是一種對美食的態度、生活的態度。
所以在60sTVC和地鐵平面中,我們用群像的方式,將不同商家和不同生活方式結合起來,表現美團外賣所代表的「嗲」。
項目出街后,微博上的小伙伴們也紛紛曬出同款外賣的打卡照。
1.0是老上海的「嗲」,2.0是魔都的「嗲」,3.0的「外賣不嗲不上?!褂謺娉鍪裁葱禄??不妨一起期待一下。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