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11:怎么過就是什么節
如果說,2009年是天貓創造了雙11。那么,
到了2021年,創造這個節日的,是所有過雙11的人。
11月1日,天貓雙11進入第一波開賣階段。一直希望將雙11打造成真正節日的天貓,也通過一系列的創意以及傳播,正面回答了雙11到底是個什么節——「怎么過就是什么節」。
節日的本質,是情感連接
與其說「雙11怎么過 就是什么節」是一個新的廣告主張,不如說是對用戶行為的誠實總結。
在雙11,很多人都已經形成了給愛人、父母、寵物、朋友買禮物的習慣。買一雙鞋是消費行為,但很多人送給爸爸,是希望他過個暖和的冬天??此坪唵蔚南M行為,顯然已經成為現代人情感連接的重要手段,而這也正是節日的意義。
事實是,13年,雙11早已被大眾過成了一個具備「情感」屬性的真正節日。正因如此,視頻沒有講天貓「造了一個什么節」,而是結合送禮時爸爸的口是心非、媽媽愛炫耀等洞察,通過幽默化的創意表達,讓大眾意識到:「是我們把雙11過成了節」。
配合視頻發布的,還有正經的劇照海報,在幽默的基礎上,進一步傳遞「買買買」背后的情感。
節日的氛圍,來自儀式
冬至要吃餃子,春節要吃餃子,情人節也要吃餃子,在互聯網上,不管過什么節,都要吃餃子。既然雙11是各種節,天貓也順理成章借用吃餃子的儀式感,為節日營造氛圍。
魔性的視頻,加之吃餃子本就是互聯網語境中的經典梗,關于雙11過節吃什么,也成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畢竟有人實在,認為過雙11應該吃土,也有南方人不服,認為湯圓不應該被冷落。
除了借用儀式,雙11本身也存在不同用戶行為與儀式。例如,等快遞、湊滿減、付尾款等等。天貓將所有雙11的標志性動作,包裝成新民俗,讓節日更有識別度。同時,海報也務實地傳遞著一些天貓產品功能,像「一鍵互曬購物車」就是今年新增方便用戶相互“抄作業”的功能。
過節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笑,也是營銷的解藥。事實上,大眾對廣告的接受程度并不在于能不能偽裝成「不像廣告」,也并不想在廣告里學到些什么,而是看有沒有新意思,哪怕只是會心一笑。天貓此次發布的物料,也一直堅持幽默,把每一個觀點,變成笑點,讓人們更易接受。
預熱海報沒有故弄玄虛,只是列出11月一些奇奇怪怪的日子,誠實地說出消費者的心里話:11月好想過個節啊。畢竟,10月有國慶,12月有雙旦,11月只有想過節的心情——和雙11。
主題為「一年過兩次節」的海報同樣如此。過節沒什么不好的,爸爸媽媽會開心,還可以趁機討好女朋友,既然這樣,不妨就過兩次。視覺也采用套娃的形式,更有趣地表達出了「過兩次」的信息。
在「怎么過就是什么節」之下,天貓根據真實的用戶行為、狀態,發布了各種節的腦洞海報,展示雙11能過成什么節,打開定義的邊界,引導更多用戶參與討論。讓雙11是個什么節,真正成為一道開放式問題。
回頭再看,從一開始只是部分品牌的特價活動,到全民參與的節日,雙11見證、塑造了線上消費的興起、消費升級等重要變化,也在時間里、消費者的真實行為以及行為背后的情感中,沉淀出成為一個真正節日的要素。也正如開篇所說,是所有過雙11的人,創造了這個節日。
此外,以上創意,均由pawpaw木瓜完成。他們在總結此次項目時也談到:“希望建立雙11=節日的認知,是天貓一直希望做的事,我們一次當然也做不完。但是也希望通過一些有趣的東西、新的風格和表達,幫助品牌能夠慢慢建立起這一認知。”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PAWPAW 木瓜創意 北京,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近年來,隨著各大品牌的造節熱潮,似乎什么節都正在變為購物節,而年輕人們也隨之對 過節 越發的 無感 了。天貓作為電商行業的引領者,一直希望能夠將 雙11 打造為一個 真正的節日。
【洞察與策略】
1.改變固有認知
本次傳播期望轉變大眾對天貓雙11固有的認知,讓消費者對雙11認知不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購物節,而是更具人情味的溫暖節日。從而讓消費者在形成好感之下,產生愉悅的購買行為。
2.建立新的節日概念連接
在生活節奏不斷加速的當下,我們往往會通過消費這一行為,對親人或自己進行情感的補償??旃澴嗟纳钭屓藗儾辉傧駨那澳菢?,有時間去籌備每一個節日,于是我們將雙11打造為一個契機,滿足人們情感代償心理的同時,讓每個人都能把想過的節再過一次。
【創意闡述】
「雙11怎么過 就是什么節」打造專屬自己的雙11
對于天貓雙11來說,這個項目是極具 顛覆性 的,我們從情感補償心理入手,在透傳「雙11怎么過 就是什么節」這一心智的同時,從情感動機出發,通過一系列傳播來重新定義天貓雙11。
預熱海報,一年可以過兩次兒童節、父親節...告知大家十一月有個節,因為#雙十一怎么過就是什么節#
通過品牌tvc《怎么過就是什么節》為此次天貓雙十一奠定情感基調。
魔性的動畫《餃子成為雙十一節指定食品》,通過吃餃子進行節日氛圍渲染。
過節也少不了傳統民俗,創造雙十一購物節的新民俗,發布民俗海報進一步加深節日氛圍。
【結果與影響】
視頻播放量3100w+;
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2.8億;
總討論數159w+。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