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塊廣告牌,都是我們讓世界變好的機會
LxU 一年一度的自發項目「新春制造」,今年來得比以往晚了一些。
因為我們思考下面這些問題,想得出了神……
世界上有無數個廣告牌。
但在這么難的年月里,還需要廣告嗎?在每一筆預算都要萬分慎重的時候,
品牌為什么仍然選擇相信我?
我的每一個決定,
是選了更輕松的那個,還是堅持了專業判斷?
為什么無數次自我否定之后,
還是認定「下一個想法會更好」?有時思考在夢里繼續。
但想得越多、越深,
是不是離消費者反而越遠了呢?
站在廣告牌前,消費者會看到什么?
是焦慮?需求?還是信念?
我在意的、不斷優化的每一處細節,
他們感知到了嗎?一塊廣告牌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嗎?
我的創意拓展了廣告的邊界嗎?哪怕是一點點?
多年以后,我的廣告牌會依然挺立,
對品牌、對某個人和這個世界產生影響嗎?十年里,我常常自問:
我抓住每一塊廣告牌、每一條推送、每一種聲音、每一秒故事,
我抓住每一個機會,讓世界變美好了嗎?每一塊廣告牌,都是讓世界變好的機會
愿我們都能把握并善用這個機會十歲的 LxU
問過很多為什么,所以有了這樣的我
01
新年立什么 flag?
我要立一塊廣告牌
廣告牌,是大眾最常見和熟悉的廣告媒介。一塊廣告牌,就像是廣告的一個微小單位。
品牌為什么需要立起廣告牌?消費者怎樣體驗廣告牌?如何讓信息在廣告牌上呈現?一塊廣告牌,是廣告行業方方面面的縮影,也是幕后從業者功力與理念的反映。
廣告的投放媒介不止廣告牌
你能認出這些圖形代表的媒介嗎?
視頻中,我們塑造了很多「廣告牌」,它們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現,有著不同的表情,歡喜、感動、悲傷、憤怒、焦慮……這取決于我們傳遞了什么,也關系著消費者會接收到什么。
在每一筆預算都要萬分慎重的時候
品牌為什么仍然選擇相信我?
制造焦慮、創造需求、樹立信念,這是廣告常用的手法,它們抵達不同的目標,對人和世界產生著或大或小的影響。正因為相信廣告的力量,我們珍惜與敬畏每一塊廣告牌的機會。
站在廣告牌前,消費者會看到什么?
是焦慮?需求?還是信念?
「抓住每一塊廣告牌的機會,努力讓世界變美好」,就是我們的新年 flag。
02
我是怎樣的我?
問題也可以回答問題
2020 年底的一個項目,客戶最后提出了一個簡單的 feedback:把海報中一部分的白色改為藍色。
真的再容易不過,設計師幾個快捷鍵,分分鐘搞定。但設計出身的老板 Levi 從專業判斷,認為這樣的調整并不是更優的選擇,他親自給客戶打了一個長長的電話,解釋為什么不建議這樣修改顏色。
客戶被說服了,最后甚至有點無奈地說:「明明一分精力就可以完成的修改, 你們花十分精力來勸我不要改。」
這也是 LxU 給很多客戶留下的印象 —— 有點軸,認真地軸。
我的每一個決定,
是選了更輕松的那個,還是堅持了專業判斷?
正在認真和客戶溝通的 Levi
「每一個決定,是選了更輕松的那個,還是堅持了專業判斷?」我們的答案是 —— 盲從或許很容易,但通過專業判斷的決定,更心安理得。
有人說「腦中總有疑問,是廣告從業者的共性」,因為總在解決問題,總在接受評判,被無數股審美與偏好勢力拉扯,很容易偏離自己的立足點。
我在意的、不斷優化的每一處細節,
他們感知到了嗎?
在 LxU 常見的圍觀設計師名場面
提問,是另一種形式的思考與表態,它來自根植于心的理念。
問,是我們的自我校正。從哪里出發,往哪里去,偏了,可能會讓價值也歪了。
這一次,我們把曾經或現在依然困擾著 LxU 的問題分享出來,在這份檢測「LxU 是怎樣的 LxU」的試卷上,以問作答,用十歲少年稚嫩但真誠的發聲,交出我們的答卷。
03
每一個每一天
匯集成我們的十周年
「我昨天在夢里想了兩個創意,大家聽聽看。」創意 Group Head Dean 實行 24h 工作制,夢里也持續高產,有什么好 idea,就用意念讓自己醒來,在手機上記錄一下,然后繼續入夢腦暴。
有時思考在夢里繼續
常常到了深夜,貓還陪著我們
2018 年新春制造,我們鼓搗出一套可以掃 AR 動畫的「狗年布狗袋」。這種互動技術通常都需要配合 APP 使用,但為了更加方便舒服的用戶體驗,我們嘗試鉆研 WebAR 技術,最后成功地在網頁端 H5 實現了這個功能。
許多細心的人為之驚呼,甚至不乏技術領域的朋友前來取經。這算廣告嗎?不重要,不斷嘗試新的突破才重要,「哪怕只有一點點」。
我的創意拓展了廣告的邊界嗎?
哪怕是一點點?
提交方案日當天,協作 keynote 上多人同時在線,大家分布在不同的頁面,一遍遍審視幾十上百頁的方案,深耕細作,不斷優化。創意總監 TZ 習慣把頭腦風暴持續到最后一秒,要是有驚現的好 idea,迅速安排調整方案。
為什么無數次自我否定之后,
還是認定「下一個想法會更好」?
頭腦隨時在風暴的 TZ
創新必定很難。大多數時候,不是被客戶的需求難倒,而是心里那股「還能更好」的勁兒,總能把我們逼到墻角,掙扎出一個更強大的自己。哭鼻子也是常有的事,但哭完繼續干,是在更多人身上都發生過的故事。
創新必定很難,
那我在困難中成長了嗎?
這個過程,或猙獰或平靜
這樣的一天,在 LxU 都是再尋常不過的一天。
回首來看,面對任何一個 campaign,我們從不敢放松心情提前交卷,總是把神經緊繃到最后一刻。因為我們認一個理兒 —— 好的作品永遠沒有 final 版,我們只能一點一滴努力再努力,交出在 deadline 時間的最優版。
LxU 在 2011 年 5 月成立,馬上就要迎來十周年的生日。借著今年的「新春制造」,我們想重新向更多人做一個鄭重的自我介紹,講一講我們關于客戶、消費者、信息及世界的那份使命感。
04
使命往大了講
誰讓我們還年輕
這是 LxU 寫下的使命:
為信任我們的品牌創造更高效益
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體驗
為有價值的信息傳遞更加高效
使命,是我們無數個問題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無數次提問的最終答案。
使命,聽起來有些大。但再大的事兒,也得從每一塊廣告牌開始。
我們相信,每一個 campaign
都是讓世界變好的機會。
多年以后,我的廣告牌會依然挺立……
對品牌、對某個人和這個世界產生影響嗎?
絕不敢輕視一塊廣告牌,因為它可能成為一個品牌屹立不倒的旗幟,可能是鼓舞一個人勇敢地披荊斬棘的軍旗,也可能是我們在美麗新大陸做下的標記,等待著越來越多的人前往這里。
身為有機會用創意去填補廣告牌的人,我們愿意用十歲的肩膀,扛起這份擔當。哪怕力量還很弱小,沒關系,肩膀還會變寬,很能扛!
2011-2021 年的 LxU
05
STYLEFRAMES
06
BEHIND THE SCENES
07
幕后故事
1、Liz 的可愛弟弟與 LxU 同歲,為視頻傾情獻聲。弟弟遠在長沙,寒假期間,Liz 每天遠程陪著他錄音。為了找到最自然、真實的狀態,從第一次提交的 04 版錄到了 108 版,直到弟弟本人和我們都認定「就是它了」。
可愛的弟弟
2、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想去哪畫就去哪畫。
圓圓在木工坊封閉作畫
3 、最后的噴嚏由創意總監 TZ 貢獻。隨便摸摸鼻子就交出了四版不同的噴嚏聲,稱之為專業噴嚏配音演員完全不過分。
自帶音效的畫面,令人直呼「牛鼻」
08
入伙通道
歡迎有肩膀有擔當的你加入,一起立很多廣告牌
招聘職位:http://www.sh-jinniu.com/company/jobs/11144
創作人員名單
Project Director:李雨、魏婷婷
Art Director:魏婷婷
Planning & Creative:高蘊、張不藍、劉惠
Copywriter:張不藍
Illustration & Design:華原媛、劉子航、柴娜、姜帆、孫亞楠、徐茗如
Animation:魏婷婷、王英飛、岳昕宇、鄧銳、汪子健、劉子航
Voice:劉崇予、田振
Sound Design:左耳工作室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LxU 北京,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LxU「新春制造」這一傳統的自發項目系列是我們做探索實驗的機會,也是為自己做的廣告。在LxU即將迎來十周年生日的機會,借著今年的「新春制造」,我們想重新向更多人做一個鄭重的「精神上的自我介紹」。
【洞察與策略】
這一份自我介紹,我們想講一講我們關于客戶、消費者、信息及世界的那份使命感:每一塊廣告牌,都是讓世界變好的機會。愿我們都能把握并善用這個機會。
【創意闡述】
我們把曾經或現在依然困擾著 LxU 的問題分享出來,在這份檢測「LxU 是怎樣的 LxU」的試卷上,以問作答,用十歲少年稚嫩但真誠的發聲,交出我們的答卷。問過很多為什么,所以有了這樣的我。
【結果與影響】
作品在官方自媒體平臺發布后,引發了關注者的熱烈討論與點贊,并被廣告行業內外的媒體自發傳播。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