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懂這些混亂不已且支離破碎的文字嗎?是不是對于大腦來說過于抽象了?但對于佩戴人工耳蝸的聽障者來說,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承受著如此混亂的噪音的干擾。
全球約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損失風險,約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我國有聽力殘疾患者2780萬人,占全國殘疾人的30%以上。對他們而言,聲音是渴求而不得的生活和生存需要。他們有些花費高昂費用安裝了人工耳蝸,但在機場、商場等嘈雜環境中依然面臨“聽不清”的困擾。
9月27日是國際聾人日。騰訊多媒體實驗室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等召開發布會宣布發起“天籟行動”。通過向公益開發者、設備廠商和公益行業等免費開放騰訊天籟AI音頻技術,“天籟行動”旨在幫助解決人工耳蝸的降噪難題,改善人工耳蝸佩戴者的使用體驗,進而呼吁社會關注聽障人士身心康復,構建信息無障礙環境。
騰訊公益將聽障者聽到的聲音以視覺的形式呈現,讓人們直觀的感受到聽障者“耳中的世界”。點擊朋友圈廣告,通過360°環繞的全景探索體驗,了解佩戴人工耳蝸的聽障者的日常生活。
掃描二維碼,一起關注聽障患者!
(數英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長按識別)
真實體驗如何呢?新一代人工耳蝸的早期試用者、15歲的女孩曉婷的經歷提供了一個鮮活的例子。兩年前,她植入了人工耳蝸,世界有了聲音。但很多時候聽到的聲音嘈雜,沒有細節。例如她無法聽出每個人之間的聲音差別。
用上AI降噪技術后,她不僅能夠聽清鳥叫,還能辨認出是兩只鳥的叫聲;坐在媽媽的摩托車上回家,她能在摩托車巨大的轟鳴聲中,辨認出微弱的手機鈴聲,甚至能聽到風的聲音……點開視頻,了解聽障者曉婷的故事。
掃描二維碼,立即體驗!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