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河南博物院出品“失傳的寶物”創意周邊,通過當下喜聞樂見的“盲盒”形式,把仿制的“珍奇寶藏”埋藏其中。盲盒的款式有青銅器、元寶、小銅佛、銅鑒、銀牌、銀元、玉器、紀念牌、刀幣、陶器十種,以及不定期的隱藏款和彩蛋。
體驗者可利用內贈的迷你版“考古工具”來體驗考古過程。通過發掘探索,對“土壤”分析判斷,來確定埋藏“寶物”的位置,通過對器物的材質、工藝、造型等方面來判斷該類型寶物的時代特征,學習歷史文化背景等知識。十二月,這套盲盒火出考古圈,在網友中引發討論和搶購熱潮。
十二月初,一位豆瓣網友在小組內分享了自己購買考古盲盒及開盒的全過程,相繼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吸引了眾多網友下單搶購。
圖源 淘寶評論
圖源 淘寶評論
圖源 淘寶評論
河南博物院的微博也迎來巨大關注,“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及“盲盒玩出考古快樂”的話題獲得了千萬的閱讀量和3萬多的討論,將關鍵詞“河南博物院”送上了同城榜的熱搜首位。
對于大家提出的“為什么是考古盲盒”、“拆盲盒這種魔性的快樂,有了考古挖掘的加持,真就變得讓人更加難以自拔了嗎”等問題,河南博物院給出自己的解答。
Q:為什么是考古盲盒?
1、是著迷盲盒,更是因為對考古心向往之。
2、在“求補貨”的呼聲里,這個曾經不被看好的學科背后,藏著當下年輕人發自內心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3、考古的重大成就中展示了中華民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蘊涵著豐富知識、智慧、藝術的無盡寶藏,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讓文物動起來、活起來,讓冷門偏門的考古熱起來、被公眾熟起來。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2條)